浮生漫记(3551—3600)
张 鹏

3551.高中时代,一个姓宋的女同学借我一本厚厚的《台湾小说选》去读,后来,她转学了,不辞而别,把这本书也顺手牵羊带走了,此事令我极度愤恨。十几年之后,在上海大学西门旧书摊上买到同样的版本,方才遂愿。一本旧书,一把旧水果刀,一枚老书签,一具旧订书机,所有我使用过的旧物件,都让我深深依恋,一旦丟失,都想方设法寻找。恋旧,深深依恋我曾经倾注心力神思的一切。
3552.除了新闻、重要会议现场直播和极少数的纪录片如《航拍中国》《舌尖上的中国》,我与电视的绝缘,已有二十多年。叽叽喳喳的电视剧,吵吵嚷嚷,于我而言,只是噪声污染。我相信,鸡肋般的电视机,许多家庭都想弃之如敝履。
3553.一种人人皆可一夜暴富的虚幻欲望,让空气中荡漾着不安和躁动,几乎每个个体,都被欲望激活,又被欲望折磨,狂热而疲惫。走在人群中,我很想寻找几个安静而清新、淡定而释然的灵魂和面孔,却总是失望而归。
3554.过于伟大的事物,无法点赞,也不屑于被点赞。例如太阳,人类有史以来接受和使用的阳光,不及太阳一秒钟散发的能量。这种玄远巨大的差异,让任何歌颂和点赞失去了意义。伟大是对伟大之事物的终极回报,发散和奉献,是伟大之物的天之所赋。
3555.孩子的成长,需要参加各种具体的社会活动。大概在1983年前后,每个周三下午,泗水城关中心校的小学生打着“学雷锋小分队”的红旗,十人八人一小组,常活动在泗水的大街小巷。刚从樊家庄小学转学到城关中心校,我在那里从1982秋读至1985夏,没少参加了这个活动。我记得,最喜欢去老汽车站,打扫卫生之余,可以近距离观察汽车和旅客,这让我这个乡村长大的小孩大开眼界。多少年过去之后,打扫卫生的活动印象不深,深刻的是汽车和旅客,以及旅客们的行李和各种首次见过的水果,芒果、菠萝、香蕉、荔枝,它们第一次进入我的法眼,皆有可能是在泗水汽车站。
3556.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中谈及“鲁迅先生喜欢吃一点酒,但是不多吃,吃半小碗或一碗。”这是文人喝洒的真实状态,花看半开,酒饮半醺。喝酒喝到酩酊大醉乃至凭栏一吐不觉箜篌,既是对酒的亵渎,更是对健康的不负责。最妙的,应在一小杯之内,细咂慢品,思绪万千,谈古论今,微微眩晕之间,适可而止。
3557.在同学聚会的场合,如果有当年的老师,借着酒劲,老师和学生的互夸非常常见,学生夸奖老师为人师表传道授业解惑,老师夸奖学生勤奋聪明好学志存高远。这种场合,有时我觉得挺富有表演性。真实的情况可能并非如此。老师和学生,双方并没有回忆中那么美好动人。只是,出于自夸和互夸的需要,双方同时改写了那段并不遥远的历史。
3558.某村特产黄豆,村民多从事与黄豆有关的产业,内部竟然也产生了鄙视链。据说,做豆腐皮的看不起做豆腐的,做豆腐脑的看不起做豆腐皮的,收购贩卖黄豆的看不起做豆腐脑的。小小一个村子的居民,入乎其内,竟然有那么多相互鄙夷的村民。其实,有人群和江湖的地方,鄙视链就无中生有了。
3559.太多时候,才华恰恰是在尘世捞取功名利禄的阻力和障碍。这是太多家长容易忽视的地方,单兵突进似的增长才识,忽略了人情世故的谙习,最终,孩子卓尔不群郁郁寡欢,与无才识的孩子在“混得不好”这一点上殊途同归。
3560.平庸的传染性,不亚于任何一种病毒。如何守护好自己的理想,不受平庸的侵袭、浸染和伤害,是需要内心强大的力量。多结交不甘平庸的人,多暗示自己要矢志不渝追求卓越,把目光自觉投向辽阔的历史时空,抵御得过且过的平庸思维。整体上看,物欲、房价、鸡零狗碎的日常俗务,天天在侵吞理想主义者的情怀。挺一杆长矛,刺穿一地鸡毛的俗套,拥抱属于自己的生活。
3561.建筑物、节气、花木、云朵、食品充斥于微信朋友圈,唯独思想和情感是匮乏和缺席的,人们似乎在小心翼翼地躲闪着什么。以表达和交流作为本能和天职的微信,已渐渐退化成“今天天气哈哈哈”之类的无厘头。
3562.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向天下的女性,以及地球文明诞生以来的所有女性致以崇高的真诚的敬意。女性与男性一起,生死疲劳,生儿育女,共同谱写了人类文明的乐章。女性更不容易,太多太多中国历史上的女性,在族谱上留不下名字,无论娘家的族谱,还是婆家的祖谱,她们仅仅留下一个“张王氏”“李赵氏”的符号。但请记住,今天我们的身上,仍流淌着这些无名的平凡的女性们的血胤。
3563.学霸的父母们的焦虑,并不见得少于普通家长。在子女一路高歌猛进于本硕博名校的征程中,不少父母仍然忧心忡忡,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担心一心向学的子女耽误了婚育,担心他人凭借社会关系谋利并捷足先登,担心子女太沉醉于学业忽视了体育锻炼,担心子女毕业后不谙熟社会潜规则而吃亏。总之,没有哪个当父母的心里没有悬着的石头。一次,我遇到一位六十多的女性,其女儿在国外一等一的名校做博士后,她竟因三十四五岁的女儿的婚姻问题夜夜失眠。她的一句话,让我震撼之极,“学术,学术,无底深洞,以长寿百岁计,竟有三分之一活活被学术耗去。”天底下,恐怕没有几个父母真希望子女忘乎所以地搞学术。
3564.这样的青春。今晚散步于大操场,看到刚开学的学生在锻炼身体,其间,一个三十多名男生和一个二十多名女生组成的跑步团队尤其引人注目,他们步伐铿锵有力,口号声声,颇有阵势。我喜欢这样的青年,生龙活虎,风生水起。不可否认,大量的青年,蜷缩在宿舍里玩手机,空耗时光,不读,不写,不运动。多运动,少玩手机,向青春致意。步行两个小时,返,耳畔仿佛仍萦绕着跑步声和口号声。
3565.写作的敌人,是内心的犹豫、迟疑和忐忑,一种情感和思想,哪怕再深刻睿智美妙,也会在你的犹豫徘徊和束手不写中烟消云散。天天提醒自己,及时动笔,定格情思,因为,形不成文字的情思,严格意义上讲,只是自生自灭的情绪而已。
3566.许多学生、同事、邻居、亲友问过我,你为什么如此喜欢提着纸袋子来来往往呢?我喜欢纸袋子的朴素与简便,不怕碰蹭,不怕灰尘,尤其去上课,粉笔末飘扬的讲台讲桌畔,纸袋子最相宜。久之,我甚至远离了真皮与假皮、帆布与人造革,拎着纸袋子,来来往往。一个用坏了,另一个闪亮登场。这种状态,不经意间,快二十年了。学术会议的材料袋,买茶叶、月饼的包装袋、宾馆酒店房地产订制的纸袋子,逮着即用。因怕袋底开裂,先用透明胶带粘糊加固之。拎着书本、期刊、U盘、笔、填好的表,走过春夏秋冬,出入会场、课堂、农贸市场、车站、码头、酒店,各种场所。
3567.阅读《吴宓日记》,深为他的痴迷坚执所叹服。吴宓从不到弱冠之年的青葱少年,硬生生写了六七十年的日记,直到耄耋之年仍一日不辍。这种脾气和性格的人,不在世界上留下名字,天理不容。持之以恒,坚执痴迷于一件上瘾的事,仿佛天然,感天动地。
3568.沉迷和陶醉于激情澎湃的讲课,是一种非常飘逸潇洒的状态。那一时段,填表不再,世俗潜规则不再,人间烟火气不再,唯有文学、审美、作家、文本、词汇和即兴的演说,教室内回荡着激扬的声音,学生们全神贯注倾听。一种忘我的亢奋状态,流荡于讲演的全程。如果说教学的魅力,大抵是一种凝聚了自信的驾轻就熟的滔滔不绝。
3569.太多太多可怜的成年人,非但没勇气表达自己的愤怒和憎恨,连自己的喜爱和赞赏、拥戴和崇拜也无力表达,天天象空气一样生存,可有可无。
3570.人生在世,不存在彻彻底底把所有事情都办妥的时候。各种事情,相互粘连,相互纠缠,相互叠加,相互消解,如滚动的大雪球,一天天让人无法淡定和闲散。人本身是事情的生产者,推动者,解决者,受益者或受害者。天空之下,大地之上,庸人自扰,是非纷争,片刻不曾消停。
3571.每个个体,早晨都怀抱美好的期待和如意小算盘离开家门,到熙熙攘攘的社会上企图捞一把。至于具体捞了多少,捞到与否,黄昏回家时,自己最清楚不过。自我意识越强,越会深切感受到自己在尘世中遭受到的刮、擦、蹭、撞,一种少皮无毛,遍体疼痛之感,才下眉头,复上心头。
3572.走在人群中,常注意芸芸众生的脸,绝大多数的脸,都写满了纠结、压抑和忧郁。没有几张脸,春风得意,灿若煦阳。普天之下,江湖之上,没有多少个体在尘世不被折腾,精疲力竭之余,仍要仰望星空,抚慰内心。
3573.矛盾。对包括自己在内的熙熙攘攘的芸芸众生,有时我如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有时,我如叔本华,目之所及,“人是一种无用的激情”,充满冷漠乃至嘲弄;更多的时候,则如幽州古台上的陈子昂,孤零浩叹,怆然涕下,顿感个体的弱小与迷惘。谓我心忧,谓我冷傲,谓我多情,谓我善感,皆执君之手,惺惺相惜。
3574.我成长的童年及青少年时代,人们还是相当崇尚读书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学有所成,游于人群,倜傥自喜,自信丰沛。而今,似乎感觉,哪怕高级知识分子扎堆的大学校园,师生对纯粹的求知和智慧也丧失了尊重。不能兑现为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荣誉称号、专业技术等级的阅读和写作,仿佛身体的赘肉,自感羞涩无比。
3575.你与生活。吊诡的是,很多时候,你很想真诚地对待生活,与其谈恋爱,与其结婚过日子,生活却老是调戏你,猥亵你,甚至强暴你,让你处于被动和屈辱之中。
3576.幸福的植物。没有哪个时代的植物如同今天一样幸运,它们一年四季频繁现身于人类最发达的通讯手段微信的朋友圈里,枝叶花果,尽情亮相。在谈论任何话题皆有可能不妥的情况下,植物扮演了朋友圈图文中的大众情人,成为一个时代的共同话题中的最大公约数。植物不敏感,一般不会成为禁忌话题。
3577.坚信好运气会或迟或早、或密或疏地出现在一生中,因为人本身即是好运气的产物。如此,某个时段运气平平时,不妨聊以自慰。看花开,看流水,看云朵,看芸芸众生的熙熙攘攘,看各色人等的命运浮沉流转,在看的过程中,兼顾自己手头的具体事务。
3578.六时下楼,游步于小区之内。太阳一直到七时一刻未升,昏昏沉沉,阴阴郁郁,空气微黄,轻雾盘桓。花椒和香椿,已冒新芽约一厘米左右,杏花渐谢,桃花欲开,玉兰怒放,花瓣冰清玉洁。上楼早餐。愿我们在并不天朗气清的一天,依然激情澎湃,心旷神怡。
3579.对待工作,对待填表,主动去办,主动去完成,提前做好预案和准备,积极投入其中,比临时匆忙应付,心态更从容。表格到手,立即填写,宁可填完的表最终不了了之,仍坚执于填写。填表不是外在于人生,而是生命的题中应有之义。乐观对待,从容静等结果。
3580.昨夜九时半,离开教学楼回家之前,我刻意把手机舍在学校。这是近些年,手机第一次在夜中距离我数华里之外。今晨七时多见到手机,发现并未错过什么重要信息,只有一个并不重要的电话,回复之。手机对人时间和精力的损耗巨大,不可不察。近日,逐步尝试每天至少十个小时不碰手机,让手机从物理距离上远离我。让阳台、储藏室、办公室成为手机每天大量时间段的栖息之地。
3581.近几天,尝试新活法,竭尽全力远离手机。昨晚九时左右,去大操场散步,见学生打网球,艳羡,自己看得入迷。学生邀我尝试,果然试之。看着人家打得轻松潇洒,自己上场,手忙脚乱,老是接不住球。玩了半小时。毕竟玩过了,第一次,慌乱,不得要领。四十七岁,第一次,网球。
3582.致手机。你是我曾经的情人、鸦片、仇敌、蜂蜜、挚友,你攫取和吮吸了我太多太多的眼神、时光、精力、睡眠甚至命运中的组成部分,让我凝视你,抚摸你、玩弄你、陪伴你。而今,梦醒时分,我开始渐渐疏远你,摆脱你,抗拒你,与你分庭抗礼。怀念手机前时代,怀念手不释卷,怀念清风明月,怀念郊游远足,怀念仰望星空。
3583.手机本是一种工具,却让人类渐渐异化为它的工具。
3584.矫枉过正。近四、五日,我每天使用手机浏览微信的时间已降至三、四个小时,更多的自由和解放,翩然而至。从2015年夏天以来,最剧烈的改变,已悄悄发生。愿这种改变,成为新常态。手机远离,如获新生。
3585.平安无事的日子,切记努力工作,认真做事,积累业绩。每个人总会在自己的人生中捉襟见肘,一旦处于自己的兵慌马乱中,只靠风平浪静时积蓄的粮食和银两了。珍惜风平浪静,并用勤奋回馈之。
3586.深夜,手机与我相隔六层楼板以及楼板和楼板之间的罅隙,如此,我俩相安无事。你和我,构成了远远的垂直,我在六楼读写酣睡,你在储藏室的黑暗中充电。为了抗拒你的引诱,我不得不每夜将你置于黑暗岑寂的储藏室。
3587.在语言和文字的世界里,我是自由的,也是自足而逍遥的。文思泉涌之际,心手协调合作,共同塑造了短暂而清浅的自由。这样的美妙是细小短暂的,宛若流星之于暗夜。大多数时候,我是无助而悲哀的,填写上交的表如箭入海,大声的诉求没有回音,卑微的身影无人注意。也因此,我格外珍惜文字中的自由。写作,已经内化为我生命中的呼吸与心跳,捍卫这种精神的自由,如同飞鸟捍卫羽毛和翅膀。无法想象,假设有一天,我放弃了写作,生命会是怎样一种状态和色彩。
3588.每天,希望充满款款的深情,用遥想天外的玄心超越尘俗,准确洞见世道人心,妙赏风花雪月,过一种相对雅致从容的小日子。
3589.填表导致劳累、厌倦、无奈,还是填表的初级阶段,填到一定程度,自卑感、虚无感挥之不去。填表之痛,估计是知识分子在当下最大的难言之隐。
3590.元宵之后,又逢三五之夜,花好月圆,只是我与手机,不再亲密无间。此刻,楼下草坪,仰望圆月,清风拂面,谨记下身处天地之间的清欢。顷刻之间,手机进入储藏室过夜,我上楼夜读。
3591.偷偷摸摸,躲躲藏藏做饭。在上海念书时,宿舍管理员严查在宿舍做饭。尽管如此,因为不喜欢吃伙房,我还是坚持做了近一年半的饭。每一餐,我都用小米、绿豆、麦片、大米、黄豆掺杂在一起煮粥。这一顿吃完,刷锅之后,随即用清水泡好下一顿的米和豆,泡过的粮食,煮起来省时省电。那时,竟然把能光明正大地做饭当成伟大理想。
3592.一个人如果既能才高学富,睿智渊博,又能心平气和,温文尔雅,则一定能成大气候。遗憾的是,二者不易兼具。才气和智慧往往让人傲骨嶙峋头角峥嵘,尤其是无法心平气和。这是才气的局限,也是才气的无奈。
3593.常常用李白的诗句为自己壮胆,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每一个不甘沉沦和平庸的人应该每天暗示自己的诗句。对得起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对得起自己兀兀穷年的煎熬,对得起上天赋予你的禀赋,必须让自己强大起来,在仅有一次的生命历程中,尽力灿烂辉煌。人到中年,体力似有衰退,但雄心不应稍减。寻回初心,风雨兼程,披肝沥胆,拥抱彩虹。
3594.正常的学术应该发自内心的兴趣和激动,本乎健康鲜活的生命体验,同时,也应促进人的个性自由和思想解放。学术不应该是硬着头皮牵强附会和生拉硬扯,更不是言之无物的无病呻吟和填表编造。一切妨碍人的健康、充实、快乐和幸福的学术,都值得警惕。
3595.中国的几乎所有传统节日,都与祭祀祖先和追怀念远息息相关,对成人而言,没有纯粹娱乐的节日,每个节日都是沉重严肃的。天地人神浑然一体,默默地与远去的祖先对话,怀古慰今,是节日的题中应有之义。
3596.“然后”过敏。在公共场所,会场、车站、餐厅、公园、马路、公交车上,我常常为了躲避那些满口“然后,然后”的人而四处迁徙。我始终弄不明白,他们衣冠楚楚,为何内心和语言却如此拖沓、混乱、不修边幅。每次听到“然后”二字,我的耳朵被骚扰和羞辱了。
3597.楼再高,车再多,物质生活再丰富,只要人的内心不纯净,不自由,不轻松,不雅致,我们离文明和发达,仍遥不可及。
3598.内心有一个世界的人,眼前的世界,只是他的参考文献。
3599.再次确认,高校是人间难寻的洞天福地,无论环境、秩序、舒适度还是文明程度,都是高校之外的各处难以企及的。尽管高校自身也有过度填表之类不完美,但高校之外的不完美更多。栖身高校,一生一世之中,一定多赚了不少幸福舒适安稳。知足常乐,天天提醒自己。
3600.人的沉默寡言,都是被压迫和规训的结果。没有人天生喜欢不说话。一次次表达的失当,一次次个人的遭际,一次次无人问津的自我言说,一次次被自我压制的表达欲望,终于让绝大部分人失语了,成了中年闰土,成了放弃言说的哑巴。
张鹏,泰山学院副教授,上海大学文学博士,山东作协会员。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红门艺术馆
《都市头条》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