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漫记(3501—3550)
张 鹏

3501. 比刀剑、炮火、枪弹更猛烈的,是无处不在的人与人观念、格局、胸怀、性情的冲突。你只要在公共场所听一听陌生人气急败坏接打手机的声音,不难领略,每寸空气中弥漫的戾气、冲突和愤怒。
3502. 上趟大街,从人们接打手机的表情和语气,到表达的内容,几乎不外是租房、讲价、催帐、讨债、学车、逼婚、补习班、办证、保姆等等了无幽默感和诗情画意的老话题,他们的肆无忌惮的大声喧哗,让我上一次街憎恶一次。
3503. 对世界、人生、生命的爱意和温暖,是写作者的原动力,这是我长期的信仰。一颗冷漠、冰冷、麻木的心灵,如何能产生写作的内驱力呢?从这一点上讲,也衍生出一个问题,热爱写作的人,多是良善慈祥之辈。心狠手辣之徒,对写作是嗤之以鼻的。
3504. 哪怕全世界仅仅只有一个读者认真阅读你的文字,你仍要一字一句认真写。你的文字,首先抚慰了你自己的内心,让你自得其乐,仿佛一块飞翔的石头落入湖面前,自己的飞翔、翻转,与空气的摩擦,水面之下的倒影,无不令你自得而欣喜。其次,才是击中水面,具体引发了几圈涟漪,那已不是石子能左右的了。享受写作过程的快感,庶几忘却太多世事纷扰。浮生苍茫,紧紧抓住自己的癖好,追寻欢乐的时光,几十年来,寻寻觅觅,唯独择取并坚守了写作,幸欤?
3505. 城市不仅从乡村虹吸劳动力、资本和年轻貌美的女性,甚至也天天在掠夺乡村的树木。城市从无耐心播下树种,让其自然萌发成树木。城市喜欢用卡车和起重机移植树木。移植来的树木,让僵硬的城市变得柔情似水,让人心的坚硬和板结,稍稍获得软化,让诗意有了些许寄托。
3506. 植物与人类一样,富有生机和活力。有时我们会厌恶人流的汹涌和喧嚣,但一般人类会喜欢植物,植物平和坚韧,不攻击,不索取,不赊欠,不狂躁。城市一方面挤占自然,硬化路面,矗立摩天大楼,一方面移植花木,回归乡村风光,哪怕再高的楼房,居住其间的主人,一定不忘购买绿植,在花木葱茏中安妥灵魂。
3507. 每个城市居民,内心深处还是怀念山林的,只要条件许可,客厅、阳台、书房中,少不了花木相伴。去一个城市居民家中做客,最吸引我们目光的,往往不是装修和家具,不是家电和灯光,不是地毯和沙发,而是绿植。生命与生命,总是惺惺相惜。
3508. 散步的少年。散步一词的主语似乎与年龄有关,我们很少说某个儿童或少年在散步,散步似乎总是与成人相关。说实话,我是个较早沉迷于散步的人。以前在乡村过年,大约高中时代,我很喜欢到冬季的田野中踱步,有时也用打火机点燃田埂上的枯草,听干枯的野草焚烧的声音。更多的,是眺望远山和地平线,遐想未来的时光。喜欢上散步的年龄,开始于十五岁左右,从此,散步似乎成了与喝茶和读写一样的终生性的爱好。有一次填表,我在兴趣爱好一栏郑重填写了散步,之后,我看到了收表的人的不屑与轻蔑。
3509. 博雅之士。博士培养过程中,除了精深的专业知识之外,理应还要施以通识、人文、博雅和社情、国情、民情教育。如此,才不致于让一个个博士虽学有专长但性情刁钻冷僻、不通人情事理、缺乏与大众的共情能力。优秀的博士,理应更加见多识广、睿智博雅、擅长沟通、态度温和、性情真挚,而不是偏执一端、冷漠封闭、古板乖张。
3510.钻挤,泗水方言,意为擅长投机取巧,擅长削尖脑壳投机钻营。这个词,常常令我想到生育科普视频上的“小蝌蚪”硬生生追击卵子的细胞壁的场景。钻挤,在泗水方言中略含贬义,但仔细听,又能听到言说者对“钻挤”之人的妒羡。年龄渐长,才慢慢看到诸多钻挤之人,他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准备扑向各种稍纵即逝的机遇。拉关系,傍权贵,乱插队,请托行贿,排斥异己,他们永远立于时代潮头,赢得赚得盆满钵满。当然,人间之事他们多谋善抢,老天爷却并不一定也天天照顾他们。这类人,忙着建高楼,忙着宴宾客,又红又紫,往往撑不几年,楼塌树倒猢狲散尽,人走茶凉。
3511.无论如何乐观和自信,我们的人生,都难免成为另一些人心目中的笑话。自己如何对待这种人生的笑话性质,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人生,竟然在鄙视链中被分成千百种级别,一脸严肃兢兢业业的人生,却是他人茶余酒后哈哈大笑的谈资。幽默之极,也恐怖之极。
3512.只要有心情和时间,每晚坚持仰望星空,只有向永恒投去目光时,现世的一地鸡毛才微不足道。
3513.任何乡村、学校、工厂、机关、公司、社区,只要人上一百,势必形形色色。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直来直去,活在自我的世界里,不喜欢套路,厌恶转弯抹角,不喜欢社交和热闹,他们自己心直口快也渴望世界明明白白,他们不屑处理人际关系,鄙视人情世故,他们有一套不可妥协油盐不进的理论体系。这类人,广泛分布于芸芸众生中,也是一个个的小炸药包,一遇事情,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的往往是他们,他们对人对事的态度,比新华社的反应还迅捷有力。
3514.子女有真才实学,家长固然高兴,但高兴之余,必须提醒子女,在社会上,天大的才华敌不过无处不在的人情世故的力量。更多的情形是,拥有真才实学而不屑人情世故的人,最终在名利场上败于没有真才实学却精通人情世故的人。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铁律,不可不察。
3515.穿行于芸芸众生,行走于仆仆风尘,能与真性情、大志向、有见识、富才情的人邂逅相遇的机会并不多,务必珍惜这种机会。否则,你的人生中,可能永远与名士、高士失之交臂。能照亮你的平凡人生的人,茫茫人海有几人欤?
3516.好的文字,让你读一段,仍想读下一段,欲罢不能,望眼欲穿。我喜欢的优秀作家和学者,总是希望他的文字源源不断进入我的视野。甚至,希望他一天24小时不断地写,以供我浏览。这样的文字,有思想的深度,有情感的体温,有人心的洞见,有出世的玄远,有入世的随俗,有大地的辽阔,有天空的浩瀚。
3517.八、九十年代的故乡正月,村民过完春节,便开始忙于把猪圈中的粪肥用铁锨铲挖到圈外,晾晒数日后,把整块的粪肥用小铁化整为零,之后用小独轮车或地排车运到田间,再用铁锨撒均匀。这套农活,几乎占去了村民大半个正月的功夫。而今,绝大多数的村民早已不养猪,不种田,运送粪肥的农活,也基本销声匿迹。偶尔返乡,村外的田野中,四处可见速生毛白杨挺拔的树影。在我的回忆中,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依然在远去的岁月中来来往往。
3518.烀猪食。幼年时代,故乡泗水农村,几乎家家养猪,烀猪食则是天天需要给猪加工食料。印象中,地瓜干是猪食的主料,在碾上轧碎的碎地瓜干,倾入沸腾的大黑铁锅中,反复熬煮成粥状,冷却至温凉,加入泡好的豆饼、盐,用半大盒子端给嗷嗷待哺的猪,它们如获至宝,大快朵颐。
3519.若干年前,春节时满屏的返乡体笔记,让我们获得了阅读的快感。今年,似乎没有产生巨大影响的文字,人们没有情感的交集与共鸣?还是文字本身的魅力无法征服读者?还是其他原因?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人人各自关怀各自的时代,各自在各自的心灵深处顾影自怜无暇他顾?
3520.生性热爱自由的我,每天均需要大量的时间与自己厮守。无论晨曦中的散步或投篮,书房中的读写,午后的休憩,夜晚的仰望星空,还是夜宵后的浏览时政新闻,我伴着自己的身影,度过了太多时光。亲人,熟人,邻居,同事,友人,同学,都很需要,也都不时讨教和畅叙。但勿庸讳言,真正自由的美丽时光,永远属于独处。对于性格外向、喜欢表达、渴望交流的我而言,独处是充电,是自哺,是反思,是沉淀,是遐想,是倾听,更是飞翔和奔跑。我习惯了这种不被打搅的独处,如同习惯了面对风花雪月的亲切自然。
3521.写作是什么?写作是介于充实和虚无之间的情感和思想的分泌与结晶,骨子里,喜欢写作的人是顾影自怜的。喃喃自语的每一句话,都是一种广义的自我抚慰。不存在喧嚣之中的写作,写作可能发生于闹市或广场,茶馆或舞厅,但写作者的内心,一定自我营构了一片旷野,非如此,他难以凝聚全身的力量进行创适性的精神产出。
3522.不好意思、羞怯、尴尬等等感觉,一般而言,产生于对当下瞬间的过于执着,凡事如果都站在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中去审视,则一切不好意思皆有可能被克服。夜晚仰望星空的时候,我在想,对于月亮,对于星星而言,地球上所有的人的喜怒哀乐,如同我们看大地上一群蚂蚁一样,蚂蚁们内心的波澜壮阔,我们人类何时在意过?
3523.常常记起幼年时代在奶奶蒸馒头的火炉旁等待馒头出笼的情形,那时,新麦刚刚收获,面粉刚刚从电磨机中打出来,奶奶亲手和面,揉面,亲自烧锅。我目睹了馒头来到世间的每个细节,雪白的馒头,带着麦子的气息,那是大地、阳光、植物的气味。泗水山区,产麦极少,但新麦收获后,奶奶蒸馒头给我吃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那时,馒头本身既是食物又是菜肴,吃馒头是天大的享受。今天,五毛钱一个的馒头,想吃几个吃几个,还有肉和青菜相佐。但很少体味到馒头的美好了。如同买不到好吃的西红柿,今天,似乎每个馒头,也变成了西红柿。
3524.永远不要高估作家和文学的魅力,即使鲁迅先生突然复活并莅临泰安讲演,估计也引不起太多市民的关心。
3525.我是个不可救药的执着狂,因为读《苇岸日记》,专门用卫星高清地图查找了苇岸的故乡,北京昌平马池口镇北小营村。作家的村庄,如磁铁一样吸引着我的目光和心思。同时在想,喜欢我的文字的友人,是否在地图上凝视泗水樊家庄?
3526.正月十三,八九第三天,距离元宵节还有两天,今天黄昏的雨飘飘洒洒,自天而降。处于雨水节气的泰安被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所笼罩,远山、树木、河流、丘陵、校园,万家灯火都沐浴在春雨的洗礼之中,让我禁不住想起杜甫的《春夜喜雨》,人与人的情感是相通的,古人对春雨的感受,与我们的感觉穿越千年,同频共振。喝茶,读写,都对不住如此甘霖飘飞的夜晚,撑着伞,在大操场上散步,呼吸沁凉滋润的夜风,让携带了云天之灵的雨丝,抚慰我久居干旱冬春的粗糙的心灵。
3527.现实(包括天气)永远高于我的想象和期待,让我惊叹和喜悦。昨夜还是杜甫的春夜喜雨,今晨变成了“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正月十四早晨,北国风光,大地上千里雪飘,微信朋友圈银妆素裹。热爱生活,热爱大地,惊喜无时不有,奇迹无处不在。
3528.栖居的小区刚刚安装的路灯有福了,白天刚安装,当晚灯光皎白,春雨淅淅沥沥为其洗尘,深夜白雪霏霏为其盛妆。
3529.才华如利刃,如手枪,如汽油桶,如巨额金钱,总之,具有相当程度的危险性。这种危险性,使得拥有才华的人常常擦枪走火,误伤自己的可能性很高。历史上最有才华的屈原、李白、苏轼,曹雪芹、鲁迅、徐志摩、海子、顾城等等,个人生活和幸福指数并不高。惊世之才,无妄之灾,常常相伴而生。
3530.沉默的大多数。据说,有九亿人天天使用微信,却从来不在朋友圈发出一行文字和一个表情,这是耐人寻味的事情。一部分人陷入表达的痴迷,另一部分人用沉默无言来表达。有时,我常一厢情愿的认为,表达作为一种情思的释放,应该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一种情思,久久在内心发酵,如同一个没有排气孔的高压锅。
3531.审美与隐喻,这是文学语言与日常话语的最显著区别。我们判断文学语言与非文学语言,这两个标准,应该是精准稳妥的游标卡尺。
3532.常常梦想进入一个拥有十四亿或七十亿人口的巨大微信群,那样,寻找到知己和朋友的机会将大大增加。有时,你寻找不到知音,只因为知音虽可能有,但暂时不在你的社交半径之内。
3533.瞬息之间,偶然之间发生、产生的结果,却铁板一块坚硬,无法改变。在偶然面前,人类瑟瑟发抖。最重要的事,人的生命和性别,竟然也是偶然的。向伟大的偶然致敬。
3534.辛丑元夕,前天雨雪,今晚黄昏的时候月朦胧,树朦胧,空气非常湿润清爽,我在郊外散步赏月。近九点时,空气清新,夜空如洗,月光皎洁。澄碧的天空,一轮圆月,仿佛为春节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正月十五过后,时光从过年的氛围中冲荡开来,马上恢复按部就班的常规生活。
3535.总是会有朋友问我,一年到头写随笔,感觉疲劳不疲劳?我的回答是,做自己开心的事情是不会疲劳的,在做的过程当中总能够感受到一种心灵有所皈依,情感有所释放的轻松愉快的状态。对我而言,写作就是这样一种开心、快乐、放松,愉快的过程。整体看来,哪一天如果不产生文字,反而是疲惫、焦虑的状态,有文字产生的日子,时光总是充溢着幸福和愉快。
3536,词汇量基本上等同于思想力,一个人的思想贫乏,首先表现在词汇贫乏、老旧、粗俗、浅薄上。深刻的思想源于词汇的创新。某种意义上,思想家的重要成就,即是在词汇、短语和句子上不断推陈出新的尝试和努力。钱理群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说法,立刻令天下学人耳目一新。平常的词汇,经过新鲜组合,立即光彩照人,振聋发聩。
3537.北方广大区域内的地级市和地级市的二本院校,由于鼠目寸光和急功近利以及观念保守,并非都如今天一样引进和善待博士。大约2007至2013年左右,不少地级市和二本院校甚至怠慢、漠视和消极对待博士的引进。真正达成共识大力引进博士,甚至有些饥不择食地引进博士,始于2013年前后。这就造成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屡考屡败但一直坚持,最终迟考中的博士的待遇,可能高于早早考中毕业的。人的一生,成败利钝,炎凉冷暖,非仅缘于个人的聪明和奋斗,天时地利,诸多因素,合力铸就了一个人在尘世的具体待遇。
3538.因为真理、真相、真情是无法穷尽的,只能无限接近和追求,写作时反而相对轻松了。一件事,你即便让北大清华的博导去陈述和表达,同样无法臻于绝对完美正确。所以,身处下位,身份低端,反而更容易从容自信地去面对真理、真相、真情。位卑者的忧思,更见一种胸藏丘壑、心系天下的情怀
3539.风霜雨雪、花鸟虫鱼、树木亭台、日月星辰、天空大地等等景观,是微信朋友圈的主要内容,有时,半天甚至一两天,想在朋友圈中寻找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文章,总是找不到。扑面而来的春花秋月,扑面而来的雨雪冰霜,很有美感,也很有一种无语之感。
3540.我喜欢的文字,如果硬要说有什么共性,确实有。我喜欢直抵人心畅快淋漓的表达,我喜欢深刻洞察了历史和现实的睿智之语,我喜欢揭示了人情百态的普遍规律的文字,我喜欢在第一时间对新闻动态作出个人化反响的文字,我喜欢在大自然怀抱中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之后的清新记录和鲜活感受的文字,我喜欢记录了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悲欢喜怒的文字,我喜欢旅行见闻和回乡之思。另外,语言要隽永深情,表达要清晰透彻。
3541.夏志清先生说,《围城》是一部探讨人的孤立和彼此间的无法沟通的小说。岂止《围城》,人世间的一切场景和语境,皆在显示一个严肃问题,人与人本质上是彼此隔膜的,人的悲欢并不相通。共情与理解,只是一种美好的梦想。城墙的厚砖,不足以形容人与人心灵的隔距。为什么喜欢独处,独处减少了人与人争执和误解的时空交集的可能。
3542.牛年正月,泰安雨水充沛。前几天的雪,这两天的雨,让大地滋润酥软,草木渐次开花,碧桃、杏、连翘、玉兰,在早春的恻恻轻寒中,花苞绽开。柳树的鹅黄的柔枝和新芽,在河畔拂波轻曳。物候逐渐呈现出春的气息,每天散步,都觉得上苍在慷慨大方地发福利。三月第一天,正月十八,今晚月亮升起较晚,但目之所及,仍浑圆清朗,皎洁的月光下,春天的气息氤氲开来,这样的夜,干什么似乎都是多余的,我忽然想起古人的词句,“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唯有清悠的笛声,才是春江花月夜的绝配。
3543.日常生活中,几乎人人都乐于展示自己吃肉、啃肋排、喝大茶、赏花望月的一面,而把挨骂、被打、被勒索、被羞辱、被罚款的一面悄悄隐藏起来。或许,只有在骨肉至亲面前,我们的悲哀和泪水,才会滚滚滔滔。
3544.经常刻意走一走那些未被水泥、柏油、塑胶、地砖封严的大地,泥土、砂砾、野草都是地球的真容,所谓地气者,应该是从这些大地的裸体的肌肤中散发出来的。树木是大地的毛发,我喜欢倚傍在一株大树的主干上发呆,忘情地回忆人类的童年。每天,让地气驱逐俗气,让真实的大地哺育我荒凉的心。
3545.从21岁至26岁,五年的中学英语教师经历,是我人生的重要起步。后来的种种经历,都与那五年关系密切。我常梦见自己提着双卡收录机走向讲台,给学生放磁带,示范学生朗读单词和句子的情景。英语是一个桥梁,敲门砖,我掌握的每一个英文单词,在改变命运的过程中,都是一枚金币,甚至比金币还有价值。
3546.富足导致斯文,不要嘲笑吃相难看的人,他们饿急了,穷怕了。
3547.思想是尘世最异质的力量,因为,一旦拥有了独特而系统的思想,人就不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模棱两可、驯顺阿谀,也就不再甘于充当河床中的鹅卵石和随风摇曳的墙头草。所以,一群人聊起某个有思想的人,语气宛如谈论羊群中的一头驴子。有思想的人,不受欢迎,不受待见,人们如同躲闪电焊条发出的刺眼光焰一样躲闪他。骨子里,人们不希望自己的身边,生活着一个思想者,尽管,思想者并不是尘世中巧取豪夺的阴谋家和匪徒,他们甚至不屑于争吃打闹和多吃多占,尽管他们文质彬彬谦逊有礼。思想者带给尘世的是不安全感和不舒服感,让人如同芒刺在背。
3548.鲁迅的日记,郁达夫的日记,朱自清的日记,吴宓的日记,叶圣陶的日记,苇岸的日记,只要能找到,哪怕零散篇什,总是让我爱不释手。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和窥视欲,总希望借助作者的切身记录,了解他们的生命质地和喜怒哀乐。读他们的日记,那些遥远的日子,仿佛被文字的闪电照耀,显出隧道中的一览无余。夜深人静,长驱直入,进入写作者的生命历程,与他们一起歌哭。
3549.仅仅按照自己的性情和意志生活,不趋时,不迎合,不扭曲,不压抑,不憋屈,不凑合,竟然也是很难达到的目标。
3550.路遥的友人陈泽顺回忆说,路遥是一个善良、智慧、具有超常幽默感的人,一个有些孩子气的人。这个评价,几乎适用于任何一个作家。善良,智慧,敏感,幽默,赤子之心,这是作家的共性。
张鹏,泰山学院副教授,上海大学文学博士,山东作协会员。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红门艺术馆
《都市头条》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