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
作者:赵彦伟
朗诵:丝语
编辑制作:冰清

11月10日,在家里刷“学习强国”。突发奇想!搜“崔健”会有什么呢?嘿!还真有,好几条呢!
最新的一条是:《昨夜的武汉琴台属于狂欢的中年歌迷,崔健上新歌了!》,出自11月1日的《楚天都市报》。
写的是10月31日,“飞狗2021崔健保利院线巡演武汉站”的演出盛况。
崔健唱了今年刚刚发行的单曲《飞狗》。歌词大致是:“坐在电脑前,像一条狗,数字世界大草原,信息糊口……”
真是意外之喜!
前阵子,看到网上和朋友圈,出现一些怀念甚至缅怀80年代的帖子。感到一种莫名的感伤氛围。而曾经作为那个年代,一个强烈符号的崔健,居然还在舞台上,还在唱新歌!
心底突然莫名的感动!

60岁的男人仍在唱,仍在摇滚,这《飞狗》还“唱出了这位摇滚老炮儿对网络时代的思索”。于是,在早晨6点的公交车上,我这样一个按部就班赶车上班的中年男人,又带着耳机听了一遍,崔健的十年精选专辑(1986-1996)。《解决》、《假行僧》、《花房姑娘》、《新长征路上的摇滚》……
一首首老歌响起,我的嘴虽然没有跟着出声,但脚还是忍不住随着节拍抖动。那熟悉的旋律依然那么带劲儿!

曾经以为崔健已经老了,听崔健的歌的人也老了,这回看到老崔依然在创作,依然在现场,依然在真唱!
又顺手搜了几篇关于崔健的文章。《环球人物》9月21日发了篇:《崔健六十,把自己活成一曲摇滚乐》。其中特别提到:崔健曾把摇滚乐给人的感觉概括为三个“自”。
自信--别丢掉自己;自然--别勉强自己;自由--解放你自己。
别丢掉自己,别勉强自己,解放你自己。说得好啊!

生活快节奏,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2021年立冬的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
一年即将结束,进入21世纪都21年了。
老崔2002发起的“真唱运动”将近20年了。
震惊世界的911已经20年了。
中国加入WTO也20年了。
而我,结婚也20年了。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比起上世纪80年代的变化快,现在的世界是不是变化更快了?

女儿马上要18岁了,上高三,喜欢画画。正在画室参加考前培训,孩儿她娘天天晚上11点接回家,我能陪时尽量一起去接。
一家三口儿在车里听听音乐,真是难得的放松时光。女儿喜欢听摇滚,这点随我。车厢里经常滚动播放。石家庄的乐队万能青年旅店的:《杀死那个石家庄人》和《大石碎胸口》。
算起来离开石化企业已经5年了。
上班在东四,睡觉不是在石化区,就是在石景山的磨石口。似乎跟“石”有着不解之缘~~~
我们的言石读书会马上就要十年了!

十年,十年……
十年可以做什么?又经历了什么?
十年可以做什么?可以磨一把剑。“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可以种一棵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可以做一个梦。“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也可以坐冷板凳。“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半句空”。
十年会经历什么?经历离别。“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经历生死。“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十年来相伴的是什么?是酒还是灯?“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是灯还是经?“一卷离骚一卷经,十年心事十处灯”。
十年前,微信刚刚诞生,
2011年称为“微信元年”;
十年后,最新数据,微信用户数达12.6亿。十年前,言石读书会成立。
十年后,会员呢?我也不知道……
该整点什么。言石的根还在吗?书归正传,以上是引言。

我今儿要说的是:言石读书会马上就要成立10周年了(2011年12月10日第一次活动算起)。
记得在第一次活动时,我提出了读书会的理想状态:一是“自组织”;二是“成为每个人的美好回忆”;三是“培养一些读书种子”。
去年,言石9周年征文时,老朋友张岭这样写道:“ 言石是我梦想的摇篮”,当时迷迷糊糊,摇着摇着挺舒服,后来在这里练文笔,交朋友,一努劲儿还助力把我摇了出去。
几年过去了,好在,言石还在,人甩出去了,根留住了。”

言石的根还在吗?
关键是言石读书人的心还在不在?言石十年,是不是该整点什么?欢迎大家提提意见,或者一起聊聊。
说说我们一起走过的十年,或者说说下一个十年……
十年,你想起了什么?一本书,一件事,一个人,一个照片,一个物件,一段视频,一次活动……
下一个十年,你又想做点什么?
进入“元宇宙”元年了,大家还怎么一起愉快地玩耍?
预测明年。
【十年】会成为一个高频词。
我先写一篇搁这儿。
2021年11月14日(十月初十)


作者简介,赵彦伟,言石读书会会长,在燕山石化公司工作20年,2016年转型网络空间发展。

[朗诵者简介]丝语。(本名:殷建峡)北京燕山朗诵团成员,朗诵爱好者。希望用声音传播美好,让声音插上情感的翅膀飞翔!

编辑制作:冰清
图片提供:言石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