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鄱阳湖的鸟
文 /涂东云

日出喷薄,水染耀金,万只竞游的白天鹅在七彩斑斓的镜面上成了美丽的剪影,宛如水上一朵朵袅娜的白莲。它们时而挺脖昂首,神气如同将军,时而曲颈低头,闲雅胜似仙子。时而交颈私语,传递爱的信息,时而对鸣对话,同步旋转水上芭蕾。草地上的天鹅,像白雪公主那么美丽,双腿一蹬,跃出一个优美的弧度,身躯展现天鹅完美的曲线,我情不自禁与它们共舞蹁跹。“嘎噶”此起彼伏的叫唤声,犹如抖动的丝绸飘逸着轻柔的交响曲,极富艺术感染力。我将最精彩的旋律凝固下来。
仙鹤是芭蕾舞艺术之神。绰绰身姿,婷婷仙骨,纤纤细腿,在水上表演贴水飞翔舞。 时而衔水信步,时而展翼齐霞。当我醉心与它们共舞时,数百只灰鹤“欢呼良自适,罗列好相依”地一字排开,群起而飞,在没有指挥的前提下,能做到动作整齐划一,排成“V”形。还有数百只白鹤队高鸣而飞,发出的声音如清耳悦心的笙箫遏于云霞。以九天凤舞之姿,“翱翔一万里,来去几千里”。我似乎携着鹤的翅膀,蹁跹于云的超然。
大雁好像是经过特种训练,也许它们具备了天才的禀赋,先是小队形排成人字,再排成一字,再排成W字,再排成V字形,非常和谐统一。有“四海明月五湖风,飞冲直上凌虚空”之势。还有那成千上万只大雁突然从对岸的草丛中钻出来,领头雁会带领它们一面飞一面仰颈高鸣。霎时,天上、水中全是密匝匝一片。此情此景,我为之热血沸腾,飘飘然随之旋转狂舞,恨不得绑定大雁的翅膀飞向蓝天的空灵意境,达到真正的忘我。

千禽合韵生天籁,万鸟同弦送妙音
原来人间的舞蹈都来源于鸟类的动作模仿。人与鸟如此互通灵性。人与鸟融于鄱阳湖空灵妙境的舞台共同找到了舞的魂魄。跳《天鹅湖》的世界顶级舞蹈演员雅娜库洛娃,为了跳好《天鹅湖》,每天坚持模仿天鹅的每一个动作,杨丽萍每天坚持在树林里观察孔雀的每一个微妙的动作,一练就是十年,甄嬛跳《惊鸿舞》是模仿秋雁苦练多年,赵飞燕能跳出“燕余双舞轻,步能行幻迷”的《飞燕舞》也是与燕子一起苦练十年,她们都是通过细腻的观察鸟的习性和动作去探讨领悟,执著地追求,苦练本领,创作出美轮美奂的舞蹈,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可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在文学创作上也是如此,投身于大自然中去领悟、去感悟,无论是写好一首诗还是一篇散文及长篇小说。都要具备鸟和人练舞的坚韧和坚持不懈的毅力及刻苦精神。文学创作水平才能像鸟练成和谐统一的队形及完美动作那样炉火纯青。正如王勃所说“北海虽赊,扶摇可接”天下没有不可为之事。人生的舞台亦如鄱阳湖给予万灵诠释才能的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鸟翼系志,心中的志向有多远,就能“天高任鸟飞”多远。用空中升悟的心,获得一种向上的参悟。以声震万里,气冲宵汉之势,定格在最辉煌的时刻。

天人合一,人与鸟共同沐浴在大自然中,成为一家,天时地利人和,怡神逸然,陶醉在鄱阳湖天然的优美旋律中“沉醉不知归路”。当灵性的鸟轻柔地抚慰着我们的心舟时,我们就会不那么追名遂利,贪图虚名。我们的思想就不会在物欲横流的无奈中限于浮躁,做诗仙李白,离开高处不胜寒的皇宫,以霓为衣,以风为马,以傲为气。豪酒一饮,七分酿成月色,三分酿成诗。寄情于大自然的山水那样淡定的人。做苏轼手持青青盲杖:“荷笠斜阳,青山归去”那样豁达的人。做陶潜不为不为五斗米折腰,让心灵远离官场的污浊,享豁然开朗的“东篱采菊,南山饮酒”那样淡泊名利的人。
让我们望天息心,灵魂澄澈。一切都在鄱阳湖的澄明净化中得到升华,仿佛一切尘嚣和浮华都已经远去,心态也会早缓安定下来,心灵得到释放并注入我们体内新的内核和元素。让人身在浮世中却有朗照明月的清新之感。天地造物,自然造人,其实都因挚爱而成。故而《尚书》说:“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从黄帝炎帝到尧舜禹。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无论那朝皇帝无一不是对大自然的乳爱,爱江山社稷、再爱百姓臣民。从大禹治水到张衡发明地动仪,从四大发明到当今科学的发达。由此,人类就担当了天地间所有的责任和上天厚爱给予的神圣使命。拥有和赞美鄱阳湖是对一个时代的收藏,人与自然的和谐造就大自然中空灵妙境的舞台并赋予了我们幸福和安宁。对自然的护卫,就是对大自然的爱,就是对宇宙的大爱。我为之感动,为之感悟,作《七绝·人鸟天堂》一首:
玉宇仙湖似镜明,
天接水色碧纯清.
千禽动感三维画,
万鸟争鸣四季声.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4月7日第6版

本文作者涂东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