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哓璟,上海浦东新区,文学新人,从事儿童教育。
散文:我是一粒种子
文/晓璟
我是一粒种子,曾经住在一座无人只晓得大山里。一天,一只小鸟从我身边飞过,把我从母亲身上啄下,带到一个热闹的大都市里。被扔在一个绿化栏的角落里。
从此,我便和身边几位和我相同命运的姐妹们,陪着主人金边黄杨,每天看着路人来来往往,微风轻轻的吹着,阳光温暖的照着,几只麻雀飞来飞去,有时还会有喷泉喷洒着绵绵细雨为我们沐浴。啊!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好的地方住着。我开心极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又一阵春风吹来,我从一粒种子慢慢的变成一棵小草。幼嫩的叶子在晨露和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晶莹的绿,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啊!我也能和主人一样,为人们送去春的昂然和芬芳了!
奇怪的是,走过的路人总是赞叹着主人的美丽与芬芳,却没有人往下看我们一眼,我奇怪极了。
终于有一天,主人高傲的说话了;“嘿,知道为什么没人在乎你们吗?因为我们才是这座城市的主人。明天还会有专业的博士为我们修剪边叶,你们这些外来的野草只是我们的陪衬罢了。告诉你们一个更糟的消息,明天就会有人把你们从这里赶出去。虽然你们有那么点的绿和清香,这座城市也容不下你们的。”
主人的话如同晴天霹雳,让我惊呆了;“什么?怎么会这样呢?为什么当初我们来的时候可以容纳,现在不行要赶我们呢?”“哈,为什么?这个城市没有为什么?”主人慢条斯理的回答。
第二天,太阳没有出来,黑压压的乌云变成了泪,几声春雷过后,喷洒在整座城市里。一群养护工人排成队的把姐妹们一个个从地里拔起。我惊恐的蜷縮着身体,躲在铁栏的角落里。像做梦似的眼睁睁的看着姐妹们挣扎的被扔进车里,一溜烟的消失在未知的世界里。
天色渐渐的黑了,看着一个个养护工离去了,我终于松了口气,伸展一下蜷缩麻木的身体,忽然感到那样的恐惧!我该怎么办呢?我要找人救我,我一定要找人救我!那天我就这样想着进入了梦香。在梦里,我变成了主人,我和主人手拉手的为来往的过客们送去盎然的绿,和淡淡的清香!
又过了一天,太阳依然升起。一位小姐从我身边走过,我大声地叫着;“小姐,小姐请留下我吧?我不要施肥,不要喷泉,只要大自然的给予,我可以每天为您送去盎然的绿和淡淡的清香!”小姐用一种同情的目光望着我,她弯下腰,轻轻的为我拭去脸上的晨露,无声的摇摇头走了。
过了一会儿,一位贵妇人走来,我又大声的叫着;“太太,太太,请留下我吧?我不要施肥,不要喷泉,只要大自然给予,我便可以为您送去盎然的绿和淡淡的清香!”贵妇人蹲下身来,轻轻的抚摸着我幼嫩的叶子,哎叹的摇了摇头也走了。
我失望的焦急地等待着,终于又来了一位十五六岁的少年,我又大声的叫着:“先生,先生,请留下我吧!我不要施肥,不要喷泉,只要大自然的给予,我就能为你送去盎然的绿和淡淡的清香!”少年停住了脚步,他仔细的扫视了周围的一切,又望着高傲的金边黄阳,最后才把目光投向孤独蜷缩在铁栏下的我。
他轻轻蹲下身子,慢慢的把我从铁栏下拉出来温柔的说:“记住,你是野草,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的野草,连石头都压不死的野草,你的根已经留在这了,没有任何人可以把你真正的从这里赶出去!不用担心你的伙伴,他们的根已经留在这里了,要不了多久你的朋友会用一种崭新的姿态原地不动的出现在你的眼前。
我和你一样喜欢这座美丽的城市,我的梦注定也留在这里了。等我马上回到老家完成我最后的学业后,我要回来用我的学识来建设它,我要让所有喜欢这里的孩子都可以在这里读书,我要让这里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我今生都将为这个梦想而努力!”
“ 啊?尊敬的先生,真的会有这么一天吗?”“会的,一定会的。小时候我爷爷说百草都是宝,百草治百病。等我长大了,我要让更多的草民都有机会来到这里,我要为它们修建一座全世界最大的百草园!尊敬的小姐,相信我的话,我要走了,等我回来再来看你。”说完少年站起身来大踏步的走了。
我望着少年离去的背影,使劲的伸展着麻木的身体,心里又找回原有的快乐。麻雀依然在不远处跳舞,蝴蝶依然在不远处歌唱,春风依然轻轻的吹着,阳光依然温暖的照着。我带着那个英俊少年的梦睡着了。那一次我又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坐在小鸟的背上,飞呀飞呀,飞到了一座没有主人的城市,看见了一座美丽的校园,听到了孩子们书声朗朗,看见了姐妹们向我招手,看见了蝴蝶嗡嗡的飞着,看见了一座春意盎然的百草园!
今音(雍赓)评论:
喜爱文学,才能坚持下去
曹玲的散文《我是一粒种子》以拟人化的手法,注重的是创作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至少自己会被感动。这是业余作者从喜爱文学的角度,来给自己鼓励和取得愉悦。也是作者经过了独立思考之后的一篇文章。但是,在发表以后也会遇到不同的反应,首先是专家层面上要求来看,因为眼光不同,审美的意识也不同,所以没有可比和借鉴的余地。
这篇散文是作者自己的文学,她的文学观是没有经过理论修饰的,然而,现在要用评论的眼光来对它进行佐证。首先,作者写这篇文章没有依赖任何人,特别是专家。如果有依赖的话,这篇文章很难写好。其次是有关走心。一篇文章能感动自己或者打动别人,其中走心是必不可少的。
从所描写的“小鸟”的轨迹,发现作者的文学素养表现在段落的把握和细节的连接。这是文学的基本功,只不过这些基本功是在写作中体现的,而不是在课堂上有老师教会的。可见,写作方法变了,文章就容易写的好,至少自己能够喜欢它,这是关键的,只有自己喜欢它,就会坚持下去,至于他人说什么,就都不重要了。
2020.1.29

策划:关敏仪
审稿:萧潇
顾问:秋秋 胡晶清
评论:今音(雍赓)
202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