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詹珺羽,女,1997年3月出生四川旌城。毕业于四川绵阳师范学院,优秀大学生,有小说《生死由人》发2017年3月《青年作家》,有作品发《西南文学》《中国乡土文学》《成都故事》《东方作家》《金银滩》《楚江》《三星堆文学》《北国作家》《平原文学》等,和收进《四川散文作家选集旌阳卷》《当代文摘精品文集》等。小说《寻寿镇马戏团的末路》获全国野生动物保护征文一等奖。四川省青少年作家协会理事,四川省德阳市作家协会理事。

青藏天路3481
作者|詹珺羽(中国四川)
当火车行驶在宽阔浩淼的青海湖边时,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我原本以为高楼林立的城市就是最好的世界,其实我错了,湖泊、泥土、草地、羊群也是。
这下我知道奶奶带我走青藏线的意图了。我刚高考完,因很多的不顺心,有些失落,又因选校,父母之间发生矛盾,我一气之下,真想出走。奶奶提上行李箱,站在家门口,也不告诉去哪,说,“珺儿,想不想跟我出去散散心?”
此刻,奶奶正举着她的数码相机,拍摄玻璃窗外青海湖的风景,嘴里嘟囔,“这才是大自然,我的灵魂归位了。”
“奶奶,你来过青海湖几次了?”
“我很久很久以前来过,跟你爷爷一起,不过没从这个角度看过,那时,我们在湖边搭个帐篷,你爷爷每天拿着鱼竿,坐在湖边钓鱼,一条也钓不着,为了向我邀功,偷偷去买渔夫的鱼,被我发现了。”
奶奶非常甜蜜的样子,她那语气说明爷爷很爱她。
我叹了口气,心想我的父母曾经也是这样恩爱。
“您怎么会同意我爸妈结婚呢?”我看着外面望不到边的青海湖,这蔚蓝得像海一样的湖泊,镶在辽阔平整的土地上。见到它,我的身心都被融化进去了,难怪,来过这里的有情人,都幸福地成双成对了。
“唉,”奶奶优雅地坐在我对面,一边举着相机拍照,一边说,“因为他们相爱呀。当年你爷爷要娶我的时候,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她放下相机,看着我说,“你爷爷是个有知识的人,书香家庭,我是个农村野丫头,就是比别的姑娘漂亮点,机灵点。但尽管如此,他们家还是不接受我。”

窗外飞过一排小鸟,与青海湖和青色的草原构成了美丽的彩画,奶奶连忙举起相机拍照,拍完后,开心地把相机递给我看,“你看这一张,太美了。”
“真漂亮。后来呢?奶奶后来又怎么嫁给爷爷了?”
“后来,后来爷爷就带着我私奔了。”奶奶捂着嘴,她为了爱情而疯狂地私奔,乐得笑个不停,“不过,我们还没出城,就被他家人抓回去了。你爷爷发了毒誓,非我不娶,家人拧不过你爷爷,最终同意我俩在一起。”奶奶自豪地说。
“其实,最初你爷爷也是不同意你爸妈在一起的,但是你爸坚持的决心和你爷爷当年一样。”
“可他没有爷爷专情。”我瘪了一下嘴,说,“当初海誓山盟,如今为何老是争吵?”
火车与青海湖并肩而行,窗外的风景若不是偶尔路过的帐篷和电线杆,我真以为青海湖一直跟着我们走呢。
“不,你以为相爱的夫妻就没有矛盾?”奶奶的身体向后一倾,一副不认同的样子,“说不定我们回去他俩就和好了。珺儿啊,吃不吃苹果,奶奶给你削一个。”
奶奶转身回卧铺去取苹果。我拦住她,说让我来。
我拿出两个红苹果,穿过熙熙攘攘的车厢,旅客们有的躺在卧铺上休息,有的无所事事地坐在窗边,没有几个像我和奶奶一样感叹窗外的景色,估计他们是看腻了。我洗完苹果,回到座位上,突然发现窗外的青海湖不见了,褐色的土地衬托着艳得通透的颜色,没有层层叠叠高大险峻的山,凸起来的小山包就像一堆堆土石,它们身后好像藏着许多秘密或许是什么神兽吧。
“我们这次说不定可以看到藏羚羊。”奶奶接过我递给她的苹果,说,“不过,火车的声音太大,不知道藏羚羊会不会靠近我们,如果能看到,那真是太幸运了,可以炫耀一百年呢。”
“真的吗?什么时候?”我咬了一口苹果,甜甜的汁水在嘴里化开,滋润我的心情。
“路过可可西里的时候,明早就可以看见。”奶奶咬着苹果,举起相机,记录窗外的景色。
这里人烟稀少,但仍能看见山间的小村落,一幢幢白色的房子排在黄土地上,那里的百姓生活如何?他们的水从哪里来?他们如何去赶集?让我惊讶的是,如此偏僻的地方,依然有电塔相连,楼顶都飘扬着一面面鲜红的旗帜,像在亲切地呼唤我们,又像是一种守护,感动从我心里蔓延开来,我感到身为中华儿女的骄傲。

路过一座矮山,我看到成群的牦牛,灰濛漆的大地上只有零星的一簇簇灌木,远处的山是金褐色的,被云朵遮住的部分漆黑一片,山上是碧蓝的天和大片大片的白云,白云之上是大海般蓝得透明的天宇,山前的土地被太阳照得金黄,青草和微微隆起的沙石点缀其上,牧民们把牦牛、绵羊撒在上面,构成勾人心魂的风景。
望着无垠的藏北草原,我的心里越来越挂念藏羚羊,我是否能拥有看藏羚羊的万分之一的幸运呢?
天渐渐暗下来,车厢里的旅客拿上洗漱用品,匆匆到洗手池洗漱,再晚一些就拥挤了,我也打算趁人少赶去占一个位置,刚拿上牙刷,奶奶就惊喜地说,“快来,珺儿,你看!”
我把脸凑向玻璃,呼喊的旅客们也把目光投了出去,整个车厢响起了一片惊呼,一片雪白巨大的云弥漫在灰蒙蒙的大地上,像宫阙,像楼宇,像巍巍雪山,像巨轮,又似通往天堂的一扇大门,祥云飘绕,嘎嘎有声,它圣洁的光,把周围的空间照得澄碧耀眼,我感觉有强大的气场包裹着我,让我震撼。

“没想到,我能在这里看到布达拉宫。”奶奶喃喃道,她的眼神里透着信仰,还有一丝我说不明白的东西。一条细细的河流,从火车旁延伸向巨云,奶奶及时地抓拍到了,她庄重地对我说,“这像不像一条天路。”
我用神圣的目光望着被奶奶称作“布达拉宫”的云,它像在预示我,此行之后会涅槃,我的人生也会发生期望的改变。
天完全暗了,大家都静静地注视着那一大片云,直到它的最后一角消失在地平线外,旅客们才移动脚步,回到座位。
不久,我和奶奶怀着对藏羚羊的期盼睡了。梦里山峦叠翠,密密麻麻的牦牛与绵羊在草原上游走吃草,牧民们骑着马奔驰而过,嘴里发出“哟——喝——”的呼喊声。身着彩色曲巴服的姑娘,在溪边一边梳头,一边用爱慕的眼神注视着那些飞奔的小伙儿。突然,草原上传来震响,是藏羚羊和着矫健的羊群与马群一起飞奔,在山间留下一道道影子,牧民们愉悦地笑着,伫立山口,目送这些神灵般的动物远去。我呢喃着,希望它们能带着我的愿望飞向我期盼的远方,弥合我与父母的裂痕……
太阳开始露出它橘黄色的一角,把大地染成金黄。奶奶轻轻叫醒我,来不及洗漱,我便焦急地坐在窗边,等待梦里的藏羚羊。山是金山,一座比一座厚重,簇拥在一起;峰是雪峰,险峻的峰尖展开一条条圣洁的哈达。山下是浅浅的一层草地,有些地方裸露出大片的褐色,厚重而亲切,牛羊依然宁静地啃吃着青草。大地一望无际,沙石中一片绿洲,我被这种未经雕琢的自然深深地打动。
我有些耳鸣,现在的海拔已经到了四千米,火车里的氧气供应让我感觉不到海拔的变化,但身体还是意识到了,我捏住鼻子闭上嘴狠狠地出气,两耳“呯”的一声,恢复了听觉,这一瞬间,我仿佛听到了羊群奔驰的声音,我激动地抬起头来,一群黑乎乎的牛羊悠然而过,有的站在草原上望着行进的火车。
我没见到我向往的藏羚羊,有些失望。
我紧紧地盯着远方,害怕漏过期盼的场景,火车毫不留恋地驶过可可西里,乘务员推着餐车询问旅客是否需要早餐,奶奶礼貌地要了两份,叫我快去洗漱完吃早饭。
我有些沮丧,“我们看不到藏羚羊了。”
“不是的,孩子,”奶奶握着纸巾,打开餐盒的塑料盖子,一点也不遗憾地说,“它们只是还没到出现的时候,它们就在前方。”
洗漱完,我和奶奶一起坐在窗边用餐,窗外的景色突然变得索然无味,我就是为了看藏羚羊才坐火车来的,好不容易有了一份期盼,又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消失殆尽。我看着光秃秃的山露出岩壁,黑糊糊的灌木比牧草还多,这里是一片缺乏植物繁茂生长的荒凉之地。我突然想到一件事情,对奶奶说,“奶奶,我明白了,我父母的感情怎么才会好起来。”
“珺儿,命运让人们经历的所有事情都是有原因的。‘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比如看藏羚羊,那都是需要修炼的,没修炼到我们就再修。”奶奶紧紧握住我的手,她的坚定给了我力量,“谁也无法为别人的人生做主,人生都要靠自己努力,顺,要向前走,不顺,更要前行,不然有希望也会流失。我们只能尽力过好自己这一生。你爷爷曾经告诉我,藏族修佛的人只修来世,他们祈求来世健康、幸福,今世的遗憾就用今天的努力去弥补。只有努力,才能无限。做好今天,便是修来世,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人生态度。”
“明天,也是来世。”我说。
奶奶微笑着看了我一眼,又愣愣地看向窗外,用手拍拍我的肩膀。我转头,心里释然。
此时,一道最灿烂的彩虹,气势磅礴地横跨在雪山和草地之间,黑乎乎的牦牛在虹桥下悠闲地吃着草,有牧歌悠扬地飘来,一条长河清亮地穿过山川谷地,倒映出青稞和菜花的美丽。我趴在玻璃窗上,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身边都是旅客们兴奋的呼喊声,奶奶紧紧握住我的手,我对她会心一笑。我坚信,人生,永远不会放弃对明天充满希望的人。

本期荐稿:邓瑛(德国)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本期配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