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东香人,真名朱双顶,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以读书为乐,不时写点随笔、札记、散文、诗歌等,近一年多在数个微信公众号发文二百余篇,多次获奖。

《卷耳》中的怀人诗蕴
作者|东香人-朱双顶(中国)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一首汉乐府,引发人的不尽怀思,怀人也自古走向了世间情感的永恒,跨越了时空与种族,跨越了具体的人与事,成了历朝历代诗人吟咏的好题材,怀人诗也就成了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艺术奇葩。是谁开了怀人诗的源头呢?这自然离不开中国诗歌之源《诗经》了,它之中的《国风?周南?卷耳》就成了人们聚焦之篇,成了中国诗歌长河中蔚为壮观的怀人诗的滥觞,并因此而深远影响被泽后世。今天,我们就走进《卷耳》,来感受一下它耀眼的光环。
采采卷耳,/采呀采呀采卷耳,
不盈顷筐。/半天不满一小筐。
嗟我怀人,/想念我的心上人,
寘彼周行。/眺望路尽之远方。
陟彼崔嵬, /爬上险峻的山梁,
我马虺隤。 /马儿足疲神颓丧。
我姑酌彼金罍 ,/暂且斟满铜壶酒,
维以不永怀。 /慰籍不尽离别苦。
陟彼高冈,/登上高高山岗上,
我马玄黄 。/马儿累得毛焦黄。
我姑酌彼兕觥,/暂且斟满大杯酒,
维以不永伤。/慰籍心中长悲伤。
陟彼砠矣,/爬到泥泞山坡上,
我马瘏矣, /马儿累坏倒一旁,
我仆痡矣,/仆人精疲力又竭,
云何吁矣。 /无穷愁思聚心上!
由此可见,《卷耳》是一首典型的妻子思念远出征战的丈夫情歌,被称之为抒写怀人情感诗的名作。它开创了怀人之作的诗歌先河,更开创了一篇诗作之中俩人情感对白写作手法的艺术高地,是怀人诗作之中的一块丰碑。将一篇诗作,写作了夫妻两地书式的心灵表达,让人仰慕不已,对后世的影响之深之广也就成了自然。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翠峦蔓延,路向远方,一位憔悴的女子,手挎斜竹筐,在无心地采摘卷耳,怎么也采不满筐,原来是心早已飞向了出征在外的丈夫,哪里还顾得及采摘卷耳呀!女子的内心世界由女子的口吻与行为而出,将女主人翁思念丈夫的心情渲染得淋漓尽致。唐张仲素的《春归思》写道:“袅袅庭中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是如出一辙,依然是这样的遗忘与痴心。魏晋时的徐干《室思》“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更是在《卷耳》的原蕴上,创出了一个“自君之出矣”体而影响后世,像唐张九龄的《赋得自君之出矣》“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等等,无不表达了思君而无心顾及自己的懒作为之态,极富艺术感染力,只是少了《卷耳》朴拙本色而已,多了些纤巧流丽,但情意绵长却成了通性。
《卷耳》自第二章起,即换上了丈夫的口吻,用的却是妻子的意象,将这种怀思之情变成了俩人的情感对白,将笔意延展到丈夫一头,且三、四章采取了复沓层层递进的手法来强化夫妻间心灵相通的效果。这既扩展了诗的意境,渲染了相思气氛,又使诗在形式上具有两地情书、互相应答、相映相衬的艺术效果。思念中的妻子是“采采卷耳,不盈顷筐”,那么此时的丈夫是一种什么状态,人们自然很想知道。于是妻子就以自己对丈夫地了解而展开了想像,用丈夫的口吻向人们诉说:骑马奔驰,攀过高岗,越过山顶,累得连马都积劳成疾,仆人也病倒难起,又饿又累又彷徨,不禁想起家中的贤妻更加惆怅,于是借酒浇愁愁更愁,酒落愁肠化作相思泪,那就“云何吁矣”,痛就让它痛去吧,我们都把思念埋在心里!相思心里,情溢言表,愁苦泪酒,笔落诗中,让人嗟叹不已。此种笔法,被世人在怀人诗创作中不断发扬光大。

汉佚名诗作《古诗十九首之一》中写道:“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劳。”可谓是一脉相承,只是诗中的人与事不同而已。唐杜甫在《月夜》中写道:“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其手法相同,只是将夫妻之念拓展到对儿女之挂。元明之间的元好问在《客意》中写道:“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见归途。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也是与《卷耳》诗作写法上的一种承继与再创造,可见《卷耳》作怀人诗之源的影响之远之广,难怪明扬慎在《升庵经说》中评《卷耳》是“身在闺门而思道途”,可以说是对《卷耳》怀人诗意蕴的典型注脚。
世事沧桑,人间万象,变的是人所处的环境、所生的意境,不变的是怀人的情感与分处的无奈。在互联互通的互联网时代,今人不可能再有古人那种痛苦的怀人意蕴了,更没有了那种“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之切身感受,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再去钟情写那种传世的怀人诗作了。但为国戍边,仍是当代军人之职责,然而他们与亲人爱人之间的相怀相念,已插上了时代的翅膀,换上了新的形式与内涵,《卷耳》诗的怀人之念也就成了今日之文化传承之念了。
注:《卷耳》诗译文摘自安徽老年大学庞幸福老师讲课课件。
( 二〇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本期配图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