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的感动》
作者:陈志喜
编制:冰清
诵读:冰清
2021年的日历翻到了最后一页,总觉得有些该说的话,该讲的故事,还没有向朋友们叙述。
记得在2001年和2002年,我因患糖尿病综合症视网膜脱落,两次住进北京同仁医院。和眼科医生有了近距离的接触。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精湛的医术和优秀的品质体现了医者仁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网脱”需要手术治疗,当时负责给我做手术的是眼科医生张风主任和副主任医师彭晓燕医生。在两位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所幸左眼保留住部分视力,而且二十年后的今天,我还能拿着放大镜读写文章,生活基本自理。我真情的说一声:"谢谢!向您们致敬!”
更让我感动的是,有一次 我和爱人乘电梯下楼,同行的有彭晓燕医生和一名患者家属。在电梯里那名患者家属掏出500元现金,送给彭医生说:“我们这次住院您帮了很大的忙,这是点小意思您回去给孩子买点吃的。”彭医生推回去送钱的手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您不必客气。”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患者家住外地前一段时间来北京治病,正赶上彭医生接诊,根据病情需住院治疗。这位患者家属就去住院处办理住院手续,回来后面带难色。对彭医生说:"住院需要排队,不知道什么时间才能住进来。在北京等,吃住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彭医生听后安慰她说:"您留个电话,先回老家,什么时间有床,我打电话通知您。”数日后有了床位,彭医生及时通知了患者前来住院,这才出现了上述一幕。
无独有偶,跟我同住一病房的病友家属也对我讲:"刚住院时,为了让医生多对我爱人尽点心,在检查室没有其他人时,我掏出一个装有1000元的一个信封,送给彭医生,彭主任用手捂住白大褂的口袋,硬是不收。并且说你要是这样做,你爱人的病我就不管了。”
泪目!在某些行业不正之风盛行的年代,在一切向钱看的精神世界里,同仁医院的医生能做到这一点难能可贵!
有一天,我病床边加了一个床位,住进一位从鸭绿江边来的年近七旬的老人。他双目患白内障,在当地做了一只眼睛的手术后,效果不好。为了保住另一只眼的视力,他千里迢迢来到北京治疗。
手术后的第二天上午,给他做手术的卢海医生来到了病房。走到他床前,给他鞠了一个躬说:"对不起,昨天手术时我说话有点生硬,请您原谅。因为当时没打麻醉针,只是把麻醉药喷洒在眼球上,手术时,如果您头一动会发生意外。”这名患者当时热泪盈眶,站起来再三的说:“不用道歉,不用道歉,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三五天后,当纱布从眼睛上揭下来时,老人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大声说:"我看见了,看见了,而且看的真清楚!同仁医院的医生医术就是高。"
而当时给他做手术的医生海外归来的学子卢海,却能因手术时说话急躁了点。主动向患者道歉,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境界呢?
卢海医生在工作上严于律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把青春奉献给了眼科事业,2018年9月,因把医学当信仰,为患者送光明,入选中国好人榜。
二十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而这些往事,却让我始终记忆犹新,难以忘怀。每每想起都让我感动不已。她〈他)们是真正的天使;是治病救人的神医;是托起中华民族医学的支柱;是人民群众需要的好医生。
不忘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我真诚的希望,每一个医务工作者都能以他们为榜样,树新风、立正气,增强服务意识,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上。
新年伊始,我仿佛看到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雷锋式的先进人物。他们在阳光下春风里,微笑着向我们大踏步地走来。一个崭新的国度,必然会谱写出辉煌壮丽的历史篇章。
让我们伸开双臂,迎接美好的未来吧!
2021年12月31日于京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