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绝对文学 绝对文学 2022-01-04 00:00
绝对文学2022第2期(总第930期)

那年,我组织“诗赛”
任宝常
1985年,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我破格从482厂调入保定市群艺馆编辑部。这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如愿以偿后,我如鱼得水,下决心干出个样子来回报领导关怀。这年国庆,我组织了全市诗歌朗诵会,市委书记韩立成、市委宣传部长唐振景,市文联、保定日报社有关领导出席。接下来,我又策划、组织、发起了全国短诗大展赛,赛后发现了后来成为著名诗人的汪国真。组织发起全国短诗大展赛的目的,主要是发现新人,推介新人。同时解决诗歌发表难、获奖难的问题。我们先后在保定《学语文》报、《河南中学生报》《大千世界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杂志发消息,并给全国各省、市文联,群艺馆写信寄材料,各地市报也为我们免费发信息。消息发出后,参赛者非常踊跃,先后有1400多名诗歌爱好者参加,收到参赛诗歌作品4000多首。参赛者中,上有82岁的长者,下有5岁的儿童,从行署专员到工农群众,从大学教授到小学生,从武警战士到老山前线的将士,都寄来了热情洋溢的诗篇。他们中大多数是无名之辈,尽管光是微弱的,但毕竟是自己的光啊!那灿烂的星空不就是这些无名之星组成的吗?有了我们的选拔、奖掖和推荐,说不定会有耀眼的明星冉冉升起。

大赛依靠市、局和单位的领导作后盾,聘请了河北大学许来渠老师、韩成武老师,保定一中郑新芳老师,《保定日报》韩克定老师,市委宣传部赵昌治老师、诗人郑俊民老师当评委,有这几位大将为大赛保驾护航,我心里踏实多了。现在评委中仅剩下韩成武老师、郑新芳老师和我,其他成员不少已作古了。大展赛聘请了孟伟哉、丁国成、戴砚田、刘小放、顾少康、王儒宗、赵岩为顾问,陈连生、贾天然、吴双城、周建勇、郭成武、于振江、苑莎为组委会成员。邀请德高望重的领导高占祥(诗人、书法家、评论家,时任文化部常务副部长)、孟伟哉(作家、诗人,时任中国文联秘书长)、罗杨(书法家、启功弟子)等为大赛题词。高占祥的题词是“千家诗会,星光灿烂”。孟伟哉还为获奖者每人送了一本《孟伟哉诗选》。

要干就要合理合法,我们开介绍信到市公安局备案。官凭文书私凭印,刻公章“全国短诗大赛组织委员会”一枚,一切井井有序,顺理成章。

评奖
我们七个评委,每人选出二十名(首)优秀作品,得票最多的评特等,依次是一等二等三等奖,保证提名的140名均可获奖。工作人员可以发表作品,但不参加评奖,做到公平公正。我是评委和责任编辑,由我汇总,宁可得罪朋友,也会不徇私情。获奖人数占总数的十分之一,1400名作者每人发表一首诗歌,可谓皆大欢喜。

在147名获奖者当中,其中有个一等奖的获得者就是汪国真。我们见证了这颗诗星的冉冉升起。汪国真的诗歌参赛作品是《热爱生命》(《全国诗歌大赛作品集》上册306号作品),这首作品是沈阳的一位作者转来的,那时汪国真还没有名气,但几个评委认真讨论后,一致认为应评一等奖。此次获奖,极大地调动了汪国真的创作积极性,大赛后中国青年报刊发了这首《热爱生命》。汪国真获奖以后,还跟我通过信,聊了诗歌评奖的事。只是奖金太少了,实在有点对不住大家(此次大赛自筹资金,每人五元参赛费,还要印两本书发给大家)。“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 既然选择了远方 / 便只顾风雨兼程 // 我不去想是否赢得爱情 / 既然钟情于玫瑰 / 就勇敢的吐露真情 //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 只要热爱生命 /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热爱生命》是汪国真的代表作之一,2003年,《热爱生命》被选为九年级语文课本下册。 从这次获奖后汪国真火了,出版了16本诗集,全国出现了汪国真热……汪国真影响了不少青年,我们为他祝贺,为他庆幸,他创造了写诗人的奇迹,他是中国诗人的榜样。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我感谢各界朋友的支持。那时沟通信息都是靠写信,速度慢,工作量大,两三个人忙了一上午才写了七八十封信,装好后,贴邮票寄出。而且有的人有诗歌,没有汇款,两本账一个一个的核对,核对完了,他的汇款又到了。周六周日,我的几个诗友都来帮忙,那时几乎没有星期天。
当地驻军部队的焦云峰就是那时候我请来的,给我帮忙一年多。付出了很多劳动,他的文学写作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高。焦云峰很优秀,转业以后到现在立了21个三等功,写过一篇文章发到《绝对文学》和《38军子弟》公众号上。我戏称他为立功专业户。那时还有我的文朋诗友,有空都到我这里来帮忙,忙到中午买几张烙饼或烧饼,吃点咸菜,喝点开水……从不奢侈。今天看来有点对不起朋友。书印好了要寄给作者,获奖证书要寄给作者,获大奖的还得到了一对保定铁球。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印书要跑印刷厂,跑了多少次印刷厂已经记不清了。也因此和印刷厂的同志们处的很好。只是改错改得他们嫌我太麻烦了。那时是铅字印刷,每一页一个铅板盘。四五十斤重,改错得反复的搬弄铅板,我也成了搬运工……鱼过千层网,网网都有鱼儿过,有什么办法呢?况且规定印刷品错误要低于万分之五。

大展赛工作量太大,持续时间较长,保定作家邢卓(内蒙古事件“王亚卓”之一),他时任全国人大代表,到全国各地视察。回来告诉我说,到哪个城市都有人打听任宝常,打听诗歌大赛,他们担心是不是受骗了?邢卓告诉他们,这个人我认识,你们放心,他不会骗你们的,等等吧。就这样给参赛者吃了个定心丸。我每天收到几十个汇款单。不知怎么惊动了工商局,一天工商局来了两个科长,找我了解情况,听口气就是来兴师问罪,工商局两位同志听了我认真的汇报,看了我们的登记名单,知道我们是在干一件有意义的事,很满意地走了。还有不少作者等不及了,就给市领导写信,反映情况的人多了,就引起了领导的重视,市领导委托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连生处理此事。我到市委去汇报,认真地讲了我们的劳动强度和工作进度,陈连生副部长非常满意,一切疑虑都烟消云散。

在市政府的支持下,我们从保定制药厂,保定变压器厂,保定铁球厂,保定蓄电池配件厂,得到一点微薄的赞助,使大展赛获得圆满成功。诗友宗进宽、汪永年、王乃柱、刘景深、刘志军等也给予大力支持。苏东坡有云:“论事易,做事难;做事易,成事难。”大赛结束了,大赛做成了,我没有受到表扬,也没有被批评。当编辑就是为他人做嫁衣,倒是参赛者受益了。今天回想起来,那时候真是年轻,书生气十足,着实冒了一股傻气。事情过去30多年了,回想起来就像昨天发生一样。
名家简介

任宝常,著名诗人,1942年出生于辽宁北镇,现居河北保定,毕业投笔从戎,文革后首批入河北作家协会。在百家报刊杂志发表数千篇(首)作品,出版十五部诗集。代表作《花与刺》《万岁军兵歌》《凡人不凡》等。诗风受韩笑、贺敬之、公木,黄淮等影响,形成自己风格,数十次获各级奖励并在国外发表。作品两次被选入北京、天津五年级语文课本。组织全国诗歌大奖赛。发现和培养一批诗人。包括汪国真、徐竹影、苏敏、李勤、张海江、谢红旗、宗进宽、李益民,王存航、袁军、孙长利等。被誉为“百姓诗人”“军旅诗人”“诗坛伯乐”。作品被国内几大图书馆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