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坐标咏叹调
——地理坐标之一
原创 陈昌华
罗湖桥
一百多年来
很多人从此跨过
跨过耻辱,跨过悲伤
跨过深重的灾难
跨过背井离乡
一百多年后
很多人从此跨过
跨过风雨,跨过阳光
跨过回归的日月
跨过复兴的希望
桥这头连接深圳
连接中国改革的门户
桥那头通向香港
通向世界开放的走廊
车水马龙,流动着
从早到晚的繁荣
人如潮涌,奔腾着
一年四季的兴旺
罗湖桥,深圳
最古老的桥,架设着
祖祖辈辈的梦想
罗湖桥,中国
最早的通道,承载着
世世代代的向往
罗湖桥,历经了
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
罗湖桥,见证了
一个民族的百年沧桑
2016年4月24日
女娲补天
小时候,听妈妈讲过
女娲补天的神话,
我总是好奇总在发问,
女娲为什么那样神通广大?
下海后,在蛇口的海边,
我见到了传说中的女娲,
辽阔的蓝天在她的头顶,
坚实的大地在她的脚下。
身后,是蛇口的万家灯火,
眼前,是日夜奔腾的浪花,
她护佑着这片土地的神奇,
她注视着这个世界的变化。
她听见了开山炮声的轰鸣,
听见了追赶世界的回答,
听见了时间和效益的口号,
听见了蛇口风波的对话。
她看见了蛇口艰难的跋涉,
看见了征途上的风吹雨打,
看见了汹湧澎湃的大潮,
看见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古老的传说化为现实,
前进的脚步从未停下,
创业创新的汽笛再次拉响,
蛇口自贸区正在加快步伐。
新的战役,已经再次打响,
新的队伍,已经集结出发,
新的传奇,正在继续书写,
新的蓝图,正在重新描画。
抚今追昔,我终于明白,
女娲神通广大的答案;
此时此刻,我恍然大悟,
女娲补天不是神话……
2016年5月23日
二线关
一条铁絲网,
一道二线关。
横亘在特区周围,
隔开了两个空间。
汽车到此减速,
人员到此受检。
一张特区通行证,
把城市分为两半。
关内,点石成金,
一夜之城,沧海桑田。
天天生长着奇迹,
年年发生着巨变。
关外,发展缓慢,
望关兴叹,苦苦追赶。
一关之隔多少载,
关里关外两重天。
深圳,呼吁多年,
深圳,期盼多年。
终于等来二线撤关,
一家人终于团圆。
瓶颈终于被打破,
障碍终于靠边站。
关口从此畅通无阻,
发展更加快马加鞭。
大地,一样美丽,
天空,一样湛蓝,
山水,一样清秀,
鲜花,一样烂漫。
空气,一样新鲜,
阳光,一样灿烂,
月色,一样皎洁,
聚会,一样浪漫。
高楼,一样雄伟,
市容,一样壮观,
发展,一样同步,
道路,一样平坦。
来往,一样自由,
生活,一样方便,
约会,一样准时,
幸福,一样美满。
二线关已成为历史,
深圳人已告别昨天。
一只两翼齐飞的大鹏鸟,
正飞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2015年12月11日
老航母
——2016年4月2日,陪伴深圳人16年的明思克航母告别了深圳……
小雨霏霏,雾气沉沉
沙头角海滨风平浪静
老航母今天要出门远行
明思克从此要离开深圳
16年的岁月不算太长
16年的陪伴刻骨铭心
不管是员工还是游客
不约而同赶来为它送行
当年风华正茂的员工
都已不再年轻
当年登船的少年
如今长大成人
明思克却已风光不再
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
世事难料,令人遗憾
大海总有不测的风云
想当年,在深圳
老航母何等威风凛凛
甲板上人声鼎沸
船舱里水泄不通
俄罗斯水兵在列队表演
海面上飘荡着怀旧的歌声
明思克带来了多少新奇
明思克帶来了多少欢欣
如今到了分手的时刻
怎不叫人难舍难分
此一去天各一方
从今后各奔前程
沉重的锚链徐徐解开
驻泊的海域水纹渐息
辽阔的海面水天一色
渐渐远去了航母的背影
人群中是谁大声呼唤
我好想把你拉回来
人群中是谁不停拍攝
给航母留下最后的合影
命运就是这样残酷
市场就是这样无情
离去是无奈的选择
分手也许缘分已尽
青春的印记就这样消失
告别的苦衷一言难尽
多年的传闻终成现实
转身也许意味着新生
再见了,老航母
祝今后的航程一帆风顺
不管你今后驶向哪里
大梅沙见证了你的风雨人生
2016年6月14日
蛇口
——蛇口题记:1979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先念和国务院副总理谷牧接见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袁庚时,在他带去的地图上,画定了2.14平方公里的蛇口工业区。
开山炮声炸响了你,
改革试管试验着你,
袁庚出山构思着你,
中央领导圈定了你。
“三来一补”招商着你,
“时间、效率”呼唤着你,
“蛇口风波”争论着你,
“女娲补天”神话着你。
滨海大道快速着你,
跨海大桥架通着你,
蔚蓝海岸蔚蓝着你,
深圳湾畔美丽着你。
南油滾滾流淌着你,
港口座座吞吐着你,
中国平安保险着你,
招商银行储蓄着你。
海上世界停靠着你,
深大学子走出了你,
前海新区创新着你,
地铁二号线通达着你。
一面旗帜飘扬着你,
一个符号标志着你,
一段传奇精彩着你,
一场接力传递着你……
2015年11月7日
宝安咏叹调
没有宝安就没有深圳
宝安是这座城市
新生的摇篮
没有深圳就没有宝安
宝安是那位老人
最早的圈点
没有哪个区和深圳
如此一脉传承
没有深圳和哪个区
如此血脉相连
宝安的历史如此悠久
迄今已1600多年
公元331年的东晋
是宝安建县的开始
也是深圳历史的发端
古老的祖先不曾想到
那时的宝安是如今的深圳
如今的深圳是过去的宝安
宝安的河山如此锦绣
面朝大海,背靠群山
大海有招财的宝盆
群山有进宝的金山
祖先们祈望安居乐业
从此起名:得宝者安
宝安的地域如此辽阔
东莞东部,番禺南端
还有东方之珠的香港
还有一衣带水的中山
怎能不惊叹祖先的眼光
如今呼之欲出的
粤港澳大湾区,早已
被纳入一个地盘
宝安的命运如此多舛
经历了太多的沧海桑田
面对倭寇和海盗的侵扰
明朝万历年间改名新安
为了消除内忧外患
从此革故鼎新转危为安
宝安的传统何其光荣
抗英反清,屡掀狂澜
三洲田起义打响第一枪
东江纵队威震敌胆
白石龙营救文化名人
新中国的文化才薪火相传
宝安的转折如此迅猛
一部老皇历翻开历史新篇
小漁村杀出一条血路
一夜城崛起东方之巅
老宝安从来不吃老本
新宝安威风不减当年
宝安的未来何其恢宏
鹏程万里,任重道远
怎样挺起珠三角的脊梁
如何抢占战略的制高点
前途光明啊,道路曲折
不少机遇啊,更多挑战
在深圳质量提升的棋盘上
宝安如过河卒一往无前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蓝海上
宝安正扬起浩浩风帆
2017年3月18日
前海
——题记:位于深圳南山半岛西部,与香港隔海相望的前海自贸区,成为眼下举世瞩目的热点。
深圳的地标星罗棋布,
前海无疑处于后排。
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大有后来居上的气概。
外面的世界很大,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在二次创业的竞技场上,
前海该怎么继往开来?
排头兵该怎么争当?
小老弟该怎么把头带?
该怎么续写辉煌?
该怎么开创未来?
一大堆的课题,
一大把的好牌,
前海寄托着太多的期望,
前海负荷着太多的重载。
有深圳创新的基因,
有国家战略的安排,
在已经很新很美的图画上,
前海果然更加出彩。
吹来了,筑巢引凤的春风,
打出了,更加开放的王牌,
聚焦了,全球关注的目光,
吸引了,海外投资的青睐。
世界500强企业,
已有60多强捷足先登;
中国6万多家企业,
已在前海挂牌。
“一张证书”开快了深港直通车,
“一口受理”扫除了准入层层障碍,
“梦工场”的梦想就要成真,
“平行进口汽车”越开越快。
全国唯一的自贸区仲裁联盟,
业务已经展开;
三个国家级域外查询机构,
运作也进入常态。
兑现了,“一年一个样”的承诺
冲刺了,项目一个接一个剪裁
前海就象一个魔方,
变化之快让世人惊呆。
前海、南海、横琴,
亲密无间的三胞胎,
一个比一个后劲更足,
一个比一个迷人可爱。
命运就这样主宰,
气势就这样豪迈,
未来就这样定位,
历史就这样记载。
前海,深圳的后起之秀
前海,自贸区的表率,
按照中国拟定的剧本,
前海已登上世界的舞台。
2015年11月12日
龙岗大道
有一些深南大道的自豪,
有一些滨海大道的骄傲,
有一些宝安大道的满足,
也有一些攀比和仿效。
经过多年力争,
龙岗终于心想事成,
历史悠久的深惠路,
改名为龙岗大道。
尽管在深圳的几条
大道排行最小,
但龙岗终于有了自己的名片,
有了属于自己的路标。
36公里的大道不算短,
120米的路宽足够宽。
地铁在地下提速,
汽车在地上飞跑。
计划总赶不上变化,
也不用横向比较,
为了加快发展的速度,
各区都有各区的高招。
堵塞终于有所缓解,
拥挤终于开始减少,
区长不再那么头疼,
百姓脸上有了微笑。
一切虽刚刚开始,
但效果已初见成效;
大戏才刚刚上演,
远远还未进入高潮。
因此有人预言,
也并不完全是玩笑。
等到龙岗大道变成第二条深南大道,
特区一体化才算实现目标。
在深圳东进的战役中,
龙岗大道无疑处于最前哨。
正因为如此,龙岗大道
还需要升级,需要改造。
这不仅是龙岗的历史使命,
这更是深圳大局的需要。
龙岗大道只有继续向前延伸,
才能迎来更加美好的明朝。
面对压力山大的挑战,
紧盯那个远大的目标。
龙岗大道和另外几条大道正在竞赛,
争先恐后都已冲出了跑道……
2016年5月26日
布吉
远在外地,不少人
都听说过布吉的名字
近在深圳,更多人
都熟悉布吉的今昔
一个知名度极高的地方
一个人气旺得出奇的辖区
曾经,它是不少居民
牢骚滿腹的对象
时常会爆一些负面消息
一度,它是不少百姓
怨声载道的靶子
总被媒体的子弹射击
百思不解,作为罗湖
一步之遥的邻居
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天壤之别
难以置信,昔日的
广东第一镇
怎么就成了当年的回忆
布吉也很委屈
过去的一个镇
早就被切割为一分为三
布吉也很伤感
那道二线关
活生生隔出了两个天地
它离市区最近
栖身的门槛最低
如今窜上天的房价
多年徘徊的价格洼地
身处闯深圳的第一站
不少人都止步关前
作为深圳的门面脸
很多人从此认识了特区
本地人对它感情极深
靠出租屋
就最先富了起来
外来工对它恨爱有加
不管好歹,它是暂且
遮风挡雨的蜗居
不过谁都清楚,布吉曾
乱卖乱摆乱如麻
人滿为患不足奇
治安不好的代名词
脏乱差的口头语
但新的一页早翻开
过去已成了老皇历
乱如牛毛的违章建筑
搖身一变成高档小区
大街小巷的杂乱无章
开始变得井然有序
不堪回首的蜗居
已多被高楼大厦取代
家常便饭的拥堵
被地铁辗成了记忆
知耻后勇,布吉在
脱胎换骨,奋勇追赶
后来居上,布吉在
改天换地,日新月异
财源滚滚达三江
布吉是创业创新的源泉
生意兴隆通四海
布吉是商家云集的风水宝地
每一天,都生长着
白手起家的神话
每一年,都缔造着
乌鸡变凤凰的传奇
三联村的玉石
早就点石成金
大芬村的油画
引起了世界的轰动和惊奇
南岭村的求水山
求来了历史最好的机遇
文博宮的建筑群
崛起了一个崭新的布吉
刮目相看,布吉的老树新花
开得那叫如火如荼,蔚为壮观
众望所归,布吉的老兵新传
创造着深圳的又一个奇迹
2016年5月27日
(陈昌华:一个老三届和新三届。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历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宝安风》杂志社社长,深圳市企业报刊协会会长,现任深圳市文学学会诗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作品见于《诗刊》《解放军文艺》《飞天》《青春》《牡丹》《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等。出版诗集《印象与烙印》《旗帜咏叹调》《深圳编年诗》文集《企业常青藤》。主编《诗路花语——洛阳七十年诗歌选》《绽放的簕杜鹃——深圳新诗选》,创办《人间诗舍》《九州风雅颂》《永远的老三届》等公众号。五集电视剧《贴廓巷56号》编剧、制片主任,18集电视剧《白居易》制片,打进好莱坞的第一部中国电影《砚床》制片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