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绽放的簕杜鹃
——深圳新诗选/2010年代(之四)
李跃
著名媒体人,深圳报业集团《晶报社》首席评论员。
献诗:面朝世界,读懂深圳的时间简史
一
东经113°46′至114°37′,
北纬22°24′至22°52′之间。
这里是深圳
地球上的一个支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次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
请将这个名称熟练地背下来
就是这次会议
为深圳经济特区颁发了一张身份证
当然,也为时代下达了奔跑的指令
不过,要背下,不,要致敬的节点实在太多了
很少有哪个地方像深圳一样
历史的密度是如此之大
从蛇口的开山炮响
到那一根已成为国家二级文物的土地拍卖第一槌
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牌
到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密集的事件与刻度列队而出,汹涌而来
为时间赋予了从未有过的重量
当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拉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商业序幕
深圳也是这样一块新大陆呀
土地惊醒,价值奔腾
二
现在我们来铺开一张深圳地图
诗经说,“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这位无名氏诗人是一个伟大的预言家
深圳东门,就是一个商铺林立、有女如云的地方
不远处的国贸大厦、发展中心
作为上世纪80年代的网红
一边收获关注流量,一边支付人们关于城市的想象
华强北、蔡屋围、中英街
上海宾馆、荔枝公园、大家乐舞台
布吉、南头、大小梅沙
很多中国人,像熟悉自己的掌纹一样
熟悉这些大大小小的地名
它们,一定也曾出现在你的书信中
以邮戳为证,从深圳出发
它们可以抵达并覆盖哪怕再遥远的记忆
华为、中兴、大疆
万科、招行、平安
读书月、设计周、市民文化大讲堂
当然还有公园之城、志愿者之城
每一个名字,每一种称谓
都是打开深圳的一种方式
都是改革开放这本大书上的醒目标题
它们从不同方向定义深圳、临摹深圳
一起,构成了城市的骨骼、血肉与经脉
是的,深圳是坚硬的,也是柔软的、澎湃的
深圳是一首叙事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那么,现在,让我们将这张地图继续放大
大到足以看清一个人的脸庞、放下一个人的内心
这几天,“我们40”在城市流传
今天的晶报,大片大片版面被这一群特区同龄人占领
其实,每个深圳人
都是“我们40”的一部分、城市的一部分
正如泥土是土地的一部分、飞鸟是天空的一部分
当年的边防证,是否
还躺在你抽屉里的某一个角落
上面,是否还保留有当年的指纹和体温
在这个创造了一千多个“第一”与“率先”的城市里
你也拥有许多属于自己的“第一”
比如,来深圳后的第一张照片、第一份工作、第一次出游……
它们,是否已沉积为你时间河床上的卵石
不会轻易被流水冲走
甚至,其中一部分
是否已成为你记忆中的区块链
你与城市的最初交集,永远不会丢失
奔赴深圳,这是一次伟大的迁徙、伟大的遇见
因为,在城市这个巨大的App里
每个人的故事,都可以成为自己的首页
三
深南大道上的车流,依然如春汛河水般奔涌不息
风的手指,和往常一样从你的脸庞上滑过
40年前,深圳只有两条路
一条是人民路,一条是解放路,全长不到2公里
整个深圳只有7辆汽车
而今,你的身后是
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
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是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这是一部属于深圳的时间简史
不,未来简史
这个时候
成吨成吨的阳光
从时间的巨大容器中倾泻而出
每一缕阳光,都是一个琴键
弹奏胸腔里的心跳与远方的召唤
都是一张派往未来的请柬
让愿望准时抵达
掌声响起来,祝福的钟声敲起来
面朝世界,万物生长
奔跑的你和奔跑的城市
每一个足印里
都盛满了未来的海阔天空
——选自2020年8月26日《晶报》
l 阿翔
生于1970年,籍贯安徽当涂。1986年写作至今。著有《少年诗》《一切流逝完好如初》《一首诗的战栗》《旧叙事与星辰造梦师》等诗集。参与编选《70后诗选编》《中国新诗百年大系·安徽卷》《深圳30年新诗选》等。
旧岁诗
无数新生的水果,代替你发出嗡嗡声,
(这其中的此起彼伏无可掩饰)
它的戏剧,并不太合适于多枝。趁着我们还在旧岁,
不妨交由腊月选择,或在二十八日
再正常不过,看上去很光滑,
当然,抛开这些不谈,影子的空壳是个例外。
其实没那么奢侈,不是我不想获得平衡,
因为我无须像(面对腐朽的一面)那样,
可以巧妙地转换视角,或许还有更好的光亮,
积满了普遍的灰调子。但是诗,
绝不会混迹于水果的乌托邦。
你想想,我们的旧岁并没有充分的理由,
怎么可能预言必要的邀请?假如你
不想挽留,至少会经历召唤和漫游之间的
暧昧关系,(还不能一分为二)
即使外表的生活有些异样,按照虚构的逻辑,
榨取点辉煌的确不难,对我而言,
似乎来得不晚。此刻脚手架示范出具体
空间,(包含了水果的地理概念)
你会明白,旧岁仅次于我们的污染,
确认了腊月柔软的秘密,(比蔚蓝
还偏激),就好像能飞的独角马,
脱离了一首诗,足以让我们灵魂出窍。
——选自2014年第8期《草原》
立夏诗
这里,所有的新雨汇集于早市,
不曾疏远过旧生活。我们谈论的新闻,
其实从未取得共识,需要一个借口
解决星期一。重点是植物的礼俗
牵扯到被淋湿的本来面目,就好像冷空气
入侵你的人生,气氛明显下降。
不管你如何应付,我不跟你一般见识。
在这不算晚的日子,诗领先于
闪电,秒杀你的摄影术,这也许
不是你的问题。教科书合上立夏的湖水,
以同样的方式,从私人时间抽出
火车,与诗的旷野相得益彰。
除了我的洞察力,还有什么理由
联想到水泡冒出热气,嫩蚕豆
露出一丁点尾巴,随时一蹦一跳,体现
欢快的动物性。如果在原地转了
一圈,你身边拥挤着的脸谱学,
比起孤僻,更像诗的粘液性。
至于静止的灌木和精神,无须去承受
放到一件事里的诱惑。到了这个时候,
立夏的嘈杂,不同于一场游戏,
但不会太久。我几乎想收回
迈过去的脚步,仿佛从不远处,辨认出
绿色暗影中的清澈的雨滴。
——选自2018年第5期双月刊《特区文学》
l 王大块
本名王国华,河北阜城人,现居深圳。已经出版诗集《比这三年更安静》等二十余部作品。
时光
呵呵呵
裹着围嘴的婴儿发出单调的声音
呵呵呵
抱着她的那个人学她发音
婴儿被逗笑
发出更大的呵呵呵
我想象着多年之后
婴儿推着轮椅
轮椅上是当年抱她的人
正费力地试着发出声音
呵呵呵
婴儿逗他说话
见涎水从他嘴角流出
我跟在他们身后
走过这条林荫小道
身上各自斑驳
我一人分饰两人
——选自2019年4月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诗集《比这三年更安静》
变化
由尖锐到圆钝,很少由圆钝变尖锐的。
我亲眼目睹了一个人的变化
想到抵制自己变成这样
也不知力气够不够。
上万个方向,眼花缭乱
世界再也回不到过去。
如果站在面前
你能看到我这样说时
面部表情的平静。
连操纵的人都被操纵。
更后面还有操纵者。
所有运动的事物纠缠在一起
佩服从中可以找到清晰条理的人。
快刀斩不了乱麻
乱麻里包含着情绪
我曾为那个人的变化转变过三种情绪
最后都会离开。
用这个最低级的哲学安慰自己。
心里其实惦记着轮回。
而我在轮回中
也只经历一次而已。
——选自2020年9期《诗潮》
l 鲁子
本名曾运祥,出生于湖南省新邵县,广东省作协、全国公安文联作协会员。先后在《星星》《诗选刊》《诗歌月刊》《扬子江诗刊》等文学期刊发表作品,并入选《中国新诗百年精选》等多个选本。著有诗集《鸟宿时间树》。
致一只林中小鹿
循着雪地上梅花瓣一样的脚印
就能找到那只梅花鹿
你想象着它活蹦乱跳的样子
多么像我们的青春啊
在天光中,它挥洒着,是那样的
快活......远在枪手的射程之外
——选自2018年第2期《福建文学》
鱼刺
我被卡住了
——被一根鱼刺
骨鲠在喉不是一个词语
它是不吐不快的事实
我吐,我吐,我吐出泪
吐出悔,吐出黄疸,苦水
是谁提一杆长枪
扼住了我的咽喉?
其实,生活就是一碗酸鱼汤
命运是那一根鱼刺
一朵花不可能同时开满所有的枝桠
一个人一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命运
这句话
是那个擅于熬汤的老人告诉我的
他的名字叫历史
他熬的汤,叫现实
或者说,我就是一根鱼刺
你看时间那狰狞的面孔
就知道我卡住了谁
他的上唇是生,下唇是死
我一不小心就卡在其中
想吃了我,没那么容易
我要抽,我要抽
抽时间的大嘴巴
让他为我痛,并存在着
——选自2018年第5期《扬子江》
l 徐东
1975年出于生山东郓城,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出版小说集《欧珠的远方》《藏•世界》等,诗集《万物有核》。曾获新浪最佳短篇小说奖、第五届深圳青年文学奖,第十届广东省鲁迅文学奖等。
画中少女
她被抽象成线条的少女,
存在接近印象般大体的青灰。
微倾的身体在时间中悬空,
想象中的重量使沙发倾斜。
她被爱着,成为自己。
所有的人已不是她的未来,
她被定格,成为想象的花朵,
瞧她的眼睛,仿佛不用生活。
花瓣低垂的小嘴是美的重心,
有种淡香渴求向空中一吻。
有许多爱在悄然汇集,
有上千名少女朗读情诗,
有上万种美使双腿蜷曲。
她不再是模特,不再是她,
她不再是女儿,不再是情人。
她有背对墙壁的孤单嗜好,
她让空虚的钉子咬紧绳索。
看不见的是外部的城市,
看得见的静物如同时光累积。
看不见的森林狂热爱着湖泊,
看得见的灯光斜照究竟为何?
我要克制对美的欲望才能爱着,
要长久把她凝视才能喝上一杯,
我不知是苦咖啡,还是甜红酒,
不知道上千个夜对她说过什么。
——选自2019年7期《诗歌月刊》
你不经意间说起一个人的名字
你不经意间说起一个人的名字
我们曾经见过的人
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他的模样
有时我们谈论一个人
——我们曾经读过他的作品
有时我们说起自己
说起我们这个国家和人民
说起我们的这个时代
之后,你起身与我告别
我感受到某种源自外部的孤独
像雾一样,将我笼罩
——选自2020年5期《星星诗刊》
l 程华
中国金融作协会员。有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散文集《橘与橙》被誉为“当代生活的女儿经”,诗歌入选新中国成立70周年精品作品选及2018中国新诗排行榜,诗集《别在秋夜叫醒我》入选2020“全国十大劳动者文学好书榜.诗歌榜”。
深南大道7088
二十年前
你在深南大道分娩
拔地参天
竟仿佛在一夜之间
一个城市
从此有了新的地标
登高远眺
深圳多了一双慧眼
吐纳朝阳和余晖
把每一缕最温情的光
洒向大地
楼宇 街道 绿荫 华灯
创业队伍 建设大军
那些身影染进你的岁月
那些剧场翻拍你的华容
像不曾间断的呼吸
城市和你的身躯一起生长
每当春风拂面
你张开双臂拥抱四海芳华
承载不同使命与担当
意气奋发从这里出发
你助力一拨人指点江山
也成为一批人的青春驿站
百年基因坚实了基座
携手深圳湾的此起彼伏
你从容谱写太阳花的传奇
向上开花 向下生根
三尺柜台里绽放出中国红
23.5°服务诠释着金融梦
从改革开放策源地蛇口走来
在深南大道这条都市绶带上崛起
今天太阳花盛开大江南北
春天的故事唱响内陆腹地
太平洋暖流早把花籽播撒
在一带一路上生根发芽
你是金融市场优等生
几度直面全球金融风暴不眨眼
南海把你洗得如天空般坚韧
你是资本市场宠儿
荣辱不惊在骇浪中独领风骚
迷雾把南中国灯塔擦得蹭亮
你是科技的弄潮儿
利剑平添古老面孔的豪迈与英姿
让你长成一株会开花的树
你用不同言语 不同肤色
一起敲响世界共荣的钟声
听说一座新的地标孕育
时光铸造着新旧交替
我知道这是永续
难舍的是往昔
你二十年为我遮风挡雨
我二十年奉献青春花语
谁说你是美人迟暮
你是我眼中永远的太阳花
我会一直匍匐在你的胸膛
因为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二十年彼此的造就
深南大道7088号
这个城市记住了你
——选自2019年8月13日《中国文化报》
人在草木间
开汤 十年叶嘉
重端素瓷浅瓦
一轮旭日入杯中
轻呷红润
几丝风叶扶花
满口岁月与时光的味道
隐约中走进那片传说的天涯
枯藤 老树 旧屋檐
山峦 流水 绿荫下
茶室 阳光柔媚
窗外 春风催芽
小叶榄仁枝丫舒张
火红木棉倾情开花
川流不息 步履匆匆
你追我赶拥抱春华
茶汤在口中回旋
苦甘来 滤心尘 润时光
青丝在水的沸腾中升华
有欲语还休的沉默
是茶凝固着时光
还是时光缠绵于香茶
人在草木间 醉流霞
可茶说:我只是一杯水
给你的 那是你的春秋冬夏
汤渐淡 人将行
回首落叶 难忘红尘黄沙
收藏起春天的记忆
顿如初生 轻似霏雨飘下
呼吸 回甘 懂得
遥望远处的家
心灵倒映在清茶的涟漪中
一缕幽香挽救青春如花
——选自2018年5月2日 《深圳特区报》(读特)
l 李可君
女,作家,诗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深圳市作家协会组联部主任;深圳市福田区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红树》主编;《深圳航空》专栏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大海深处》《情逝》。
秋夜,想象你煮酒或焙茶
饱满由收获填充
从古至今
何事那么多的人悲秋
如果伤怀
如果将思念揉碎
都找不出理由
秋天的版本如此丰盈
还有上天的眷顾
让我在秋末冬初时分
在霜天红叶似火
在诗与诗的行间遇到了你
秋水秋光秋露秋声
毎一样都是最动人的那支短笛
在这个季节
在有月的夜晚
吹奏的欢歌和轻语
此时我正好临窗而立
想象你踏过落叶柔软的香径
想象你秉烛夜读
想象你,煮酒或焙茶
将一个有月色有星光有远眺的子夜
在欢喜的泪光中,绘成玫瑰色
——原载2019年第12期《当代诗人》
我是你的丁香花
我开了一世又一世
还是四瓣花开在人间
只为不愿错过
你走过我身边时的南北西东
南北西东啊,我守望了一年又一年
我知道,只有这样
你可以在远处,抬一抬望眼
就看见我的紫色
和我在四月才泛起的欢颜
可你还是错失了
错过了我在春浓过后
特意为等你,盛放的满满情意
错过了我,在去年雪花飞舞的冬天
就为你将要经过的小桥
蕾积的一池春水
我等了你几世轮回
你却从来都无法停留
我知道,你也在寻我
也在寻我的影子和一双渴望你的眼睛
我知道,你的行囊里
装着我与风捎来的喃喃轻语
我知道,你张开的双臂
是为拥抱我飞奔而来爱意
这一季我们相知相遇
丁香结写满轻柔的诗句
我和你在山高水长的岁月里相偎相依
我是你的丁香花
我渴望,成为那一树唯一
如果我可以开出五瓣
你双手合十的祈愿
就会搭成星光族拥的一座桥
渡我,走近你
让你胜过雪色的一袭白
银光为我划破寂寞
照我的生生息息,我的痴痴念念
照我,故囯山河间,长亭古道边
我与生俱来的,被岁月忧郁染成的丁香紫
我是你的丁香花
一枚弱小轻柔幽香的花朵
——原载2020年夏季号《泰山诗人》
l 胡笑兰
女,安徽人,现居深圳。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协会员、深圳市作协会员、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有散文小说书评散见于《散文诗世界》《散文选刊》《厦门文学》《海燕》《红豆》《三联生活周刊》《深圳青年》等报刊。散文集《拾花记》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东江的雾
东江的雾是用来遐想的
是奔月的嫦娥长袖善舞
是凌波而来的洛神,传递的风情万种
而我更愿意她是一幅水墨画
在我面前变幻
富春山居图
雾锁烟江
渔舟唱晚
东江还应该是最能诞生诗意的地方
庄子为她击缶
李白为她放歌
逆流而上,拨开雾团密集的躁动
更有秦观无计花间住的迷惘
而你还可以做个俗人
在她的鱼鲜里放逐
在满山的果子里贪嘴
当然也可以煮壶清茶
浅斟慢饮,品人生百味
——选自2020年10月14日《宝安日报》
秋色
像猜谜
东江秋色在雾里神秘的出没
群山存在又不存在
排闼而来,星散而去
巍峨、连绵,遥远又切近
一条小路曲曲折折,上上下下
把秋色引向幽深
太阳光下的秋色
不停地穿行,闪烁着永恒的光芒
群山清朗
像少女舒展了满怀的心思
秋色是竹间的一片黄叶
枫树上的火红洇染
丰盈的水也在酝酿
那挥洒的渔网
试图将秋色一网打尽
东湖的水也是起伏的
玉盘,幔带以及望不到边的浩瀚
湖水澄澈
能照见
那些深黄,浓绿的颜色
还能映照你中年波澜不惊的心
——原载2020年10月14日《宝安日报》
陈荣荣
笔名明月清風、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中教高级(深圳市中学退休),省级诗歌(词)协会会员、湖南、深圳跨省市县(区)两级作协会员,深圳市文学学会、诗歌学会会员,中诗社唯美诗刊副主编。有上千篇(首)散文诗歌作品发表于《辽河》、《文学百花苑》、《青年文学家》、《特区文学》、《特区教育》、《湖南日报》、《深圳特区报》、《宝安日报》等各级报刊以及个人公众号《荣府观园》、《都市头条》、《今日头条》及各种平台。曾多次获省市级征文大赛奖。
不尽的歌颂献给党
——谨以此献给建党98周年
看,红旗如海无边无际,
听,欢呼声响彻祖国大地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98周年
亿万人民欢欣鼓舞庆祝这伟大的节日
这欢乐的情景使人陶醉
把人们引向那漫长的回忆
不平凡啊 不平凡的98周年
党领导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南湖小船上
中国人民看到了东方地平线上的曙光
南昌起义
党把向旧世界宣战的炮声打响
井冈山上
是党高举起武装斗争的大旗
遵义城头
是党拔正了革命的航向
在那小米飘香的塞北平原
在那稻浪翻滚的江南水乡
是党 领导我们打败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
是党 领导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迎来了胜利曙光
鲜艳的五星红旗
飘扬在雄伟的天安门城楼
新中国如巨人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虽然我们历经无数艰难险阻
虽然我们也有过失败的挫折与彷徨
是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始终如一带领我们走在富国强邦的大道上
改革开放
吹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
一带一路
让世界看到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希望
啊
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跟着您 就是胜利
跟着您 就是希望
阳光多么温暖
神州卷起欢腾巨浪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不尽的颂歌献给党
原载2019年6月28日《湖南日报客户端副刊诗歌栏目》
我爱你 深圳
我爱梧桐山
我爱深圳河
我爱梧桐山的巍峨挺拔
我爱深圳河的荡漾碧波
我爱市民中心大鹏展翅
美丽的白云从头顶蓝天飘过
我爱深南大道高楼林立
国贸地王京基100赛格华润春笋
还有那平安中心高耸入云
那是一首首日新月异的建设之歌
我爱北环大道车水马龙日夜奔流不息
那是一首首永不停息的奋进之歌
我爱盐田港一排排集装箱堆积如山
还有那高高的如林塔吊
你看那深圳北高铁忙碌来往穿梭
宝安空港银燕翱翔飞往世界各个角落
我爱红树林湿地的鸟语花香
海岸共长天一色
落霞与白鹭齐飞
那是一曲美妙和谐的生态之歌
我爱深圳湾公园绿茵遍地树影婆娑
绿荫下人们漫步闲游
还有那恋人们一对对亲亲热热地走过~
是一首首多么和谐的幸福之歌
我爱腾讯的开放与包容,
QQ微信极大地丰富便利了我们的工作与生活
我爱华为的科技创新与进步
鸿蒙横空出世首开中国手机万物互联操作系统先河
我爱大疆的领先与超群
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军事
走出国门
出口到世界各国
我爱深交所宽大的显示屏
那上面一行行跳动的数字
如天际风云瞬息万变
那是一道道经济发展的强劲脉搏
我爱你,深圳
爱你不拘一格海纳百川的胸襟与洒脱
我爱你,深圳
你是思想解放尊重人才激活市场机制的楷模
我爱你 深圳
你是中国硅谷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行示范区
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龙头
无论岁月蹉跎
任由潮起潮落
改革开放勇立潮头
深圳永远高唱先行示范之歌
本诗获2020年4月《深圳特区报》庆祝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征文大赛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