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2.22 点评:戴约瑟、子瞳、悟婷、雅儒、明一、东方鹤、丹桂飘香、时新建等八位作家诗歌。
海滩晨餐——巴厘岛忆片之一
戴约瑟
随意,调一杯简单
随便,找一席清静
随手,拣一盘新鲜
哦,海滩晨餐,就这样
缓慢了时间的皮鞭
椰树小松鼠,就我一勺近便
池子热带鱼,嘬我一口亲昵
草地天堂鸟,让我一粒友善
哦,海滩晨餐,就这样
松懈了空气的锁链
海风,与我相捧一道体贴
朝霞,与我互敬一份赤诚
碧波,与我共进一片宽容
哦,海滩晨餐,就这样
解脱了灵魂的栅栏
今音(雍赓):
这首巴厘岛的诗则利用了地域差别比较之后的感悟,来表现出释然的一种情绪,在诗歌中凸显了数量词的“一”,来作为一段思绪的始端与末尾处的连接,其特征在于每一段里面的“就这样”的三音节处理法。这时候,诗歌的技术层面的处理手法也悠然可见。
【夏梦被无限的延长后】
文/子瞳
诠释完雄心
把狂妄丢到一边
荷尔蒙大赦后
天空回到澄澈的蓝
黑成为大魔法师时
以星宿演绎梦幻
殊夜的梦展啊
让世人秒陷痴酣
如果有心言
快快的去祈愿
树洞太小时
请萤火虫带它飞
…
今音(雍赓)点评:
子瞳这首关于“夏梦”的诗,是对应某一个事物在观察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停歇时的小结。这样的认知也可以作为各学科之间善于打通的一个方法来予以借鉴,于是,诗歌中的“雄心”、“荷尔蒙”、“魔法师”和“星宿”,才可以比较容易连贯出内在的某种联系,比如,天体演绎之变、自然色彩对比、心与心言的的底蕴等,而这一些的有限指定,都有一个对应的目标是夏梦。这其中有个因果关系。当然,其中还包含着事物运动的规律,在被某种事物影响之后的延长。这是诗歌有意指出的对事物含有特殊意的认识。这时候,诗歌的层面就可能被不同读者解构出非凡之想,当然也有一般之想,这是读者层面上和思想境界上的不同所营造出来各种阅读和赏析效果。
你是我前世的缘
作者/悟婷
你是我眼眸里
无法丈量的初见
纵有千万人与你相遇
更知无数人与你擦肩
唯有一人
一生守候
凝眸喜欢
遥远的祝福
淡淡的祝愿
情真切意缠绵
只想牵着你的手
从心动到古稀
越过万重山
时光似流年
往事并非如烟
梦里轻唤你的名字
眸里不觉泪已漫
思念打湿了心田
以文字代言的信笺
是余生不变的诺言
刻骨铭心的思念
镶嵌在生命里
温柔了岁月
璀璨了容颜
珍藏梦中的眷恋
永世不枯残
2021—12—09
今音(雍赓)点评:
悟婷写“前世”的诗歌,本着一个善意在贯穿两段二十六行。同时也是一首悬念诗。一个是“前世”,另一个是“遥远”。可望不可及的目标,始终在激励着世世代代的人,都朝着一个理想目标进发,而这首诗的进发特征,主要是运用了人物的心力。这时候可以发现无论是人物的眼眸,还是在梦里的轻唤,还有刻骨铭心的思念等,都需要用力。这首诗的看点在这个地方。看人物所持有的这一股力量,“需要越过万重山”;还要保持“永世不不枯残”,于是,诗歌人物的所持的恒心也就看出来了。
染进时光的醉
雅儒
往事闭幕后,
一个人静静品余味
时光寂灭后,在脑海又翩翩舞飞
与你相拥一曲
抛弃了世俗千缕
沉醉
泪在嘴角有甜味
丝竹咿咿呀呀
不退
独留屏前醉
轻试镜头,
笑里藏进一抹回味
爬在眼角
不退
今音(雍赓)点评:
雅儒的《染进时光的醉》突出的是一个缓劲。于“闭幕”之时的“品”,都在说明缓的细节过程,于第二段开始,一直至第四段。这时候所关注的是诗歌的细节部分。当然从其它角度也可以作多种切入,那是另外多个世界的构造。而现在这个世界的构造就是用了三段在进行铺垫。则属于倒铺。像这样的点评手法,没有像专业那样从技术层面上去作研究与开发,因为我是业余的,是以玩和乐来作为评论的前提。专业的则留给专业的人去做就可以了。那么在关注这首诗歌的第二段至第四段时,有一个诗歌的时速也可以作为赏析的要点,比如先找出人物的心率特征,也是处于一个缓节奏中,然后赏析这首诗歌的时刻特征,这有点和夜静思相似。于是诗歌的张力显示出来的是一种模糊,比如,现实中的任何人,都仿照第四段的第一行,去尝试一下“独留屏前醉”的感觉,这时候的模糊是指人群中的各色各样的人。这就是诗歌在被演绎之后所释放出来的效果。
枝蔓
文/明一
我所应用的是你不用的枝蔓
我只镊取最温柔最小的花
和一节枯枝
再扦插在沙滩上,当我仰望它时
星星象季节般走动
神情恍惚,太远的事物我分不清
分不清哪一颗是星
哪一颗是季节,哪一颗是花
如若将这些再溶铸
我断定
你要的不是诗,而是高屋
月是潮汐的按钮
久视会加重它的呼吸
呼啸而来的不止是星球
还是一次妙陀罗
冰虫井蛙荟聚东海
转身你就是龙王
龙宫珍宝无数
天地是另一项珍宝
我所叙不过是一节节枯蔓
弯腰拾起串成小棒
如若数不清
我便加上手指
远筑古道近修方文山
喜欢古典美就做尾逆游的鱼
趁夜游过荷塘,再过春江
游到杜甫和李白身边
转身你就是酒仙
三百微言书大唐
再往前就是洲洋
笔墨不追
2021.12.16.
今音(雍赓)点评:
《枝蔓》这首的重点是在表现有意放弃,讲了一个量力而行的道理。每天打开网络,成千上万首诗歌扑面而来,其中都有各自的道理。然而,烟消云散的多,流离失所的多,无人问津的多。这好比诗歌最后一段里面的“洲洋”。其中也有酒仙,也有所谓的大唐,更有一些自称的龙王。像这样的语言架构的道理所在一个目标的锁定上,沉下起伏是规律,江水入洋也是规律,能知规律和把握住,并知道“再往前”的风险,这能够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伤害。
《致 隆 冬》
文/东方鹤
我把明日
想象成欢蹦乱跳的少女
让她向雪而笑
笑在洁白无瑕的天地
再把少女
想像成淅淅沥沥的小雨
一滴一滴
汇成一条奔腾远去的春溪
于是
就算给我一个冬季
我也会种下一片生机
我把红心种进地里
等虫儿醒来后
再哼唱原来那个主题
我把绿意黏在裸枝
等冰雪覆盖时
透出来以往那点气息
把一缕一缕炊烟
捻作一丝一丝暖意
我在村口的老木桥上
眺望远在天边的那片云衣
我只想致意,那个
吆喝江山、使唤节令的你
2021.12.16
冬月辛丑年.
今音(雍赓)点评:
东方鹤的《致隆冬》着眼于人物心情的变幻在写趋阳的一面,首先它是和题目“隆冬”比照和对应的结构法,是要写出蕴含阳气的一面,比如“春溪”、“红心”、“少女”、“绿意”和“哼唱”等,这时候,诗歌人物的毅力和胆魄,也可以从中窥知一斑。同时还有愿意一试的心态,主要参考第二段。比如,“就算”、“我也会”、“我把”等。
浦津酒店旁的田野
丹桂飘香
就一小片
老实巴交的
竟喊不出一声豪言壮语
青一块、黄一块、白一块
恰似一方乡间土布
傍着这片风水
清风拂来
能嗅到你淡淡的土香
身旁,繁忙的新场地铁站
吞吐进出的列车
那疾驶中的无数眼眸
一定看见了你~~
一棚棚待采的草莓
弯弯曲曲的小河
及河面上
那群悠哉悠哉的白鹅
今音(雍赓)点评:
丹桂飘香“浦津酒店旁的田野”诗的飘逸在于跳出了某些写作的理念而是直接切入,“就一小片”。突出的是人物的个性所致,而没有任何束缚的轻巧,恰恰印证了诗歌在创作过程中的自由度掌握,完全由人物自身把握而不是在于他人的所谓教导下的完成。这也是业余作家的长项。它不需要像专业作家在表情语言的处理上去刻意一些规定动作与要求。因此,业余作家的优势可以不用专业的眼光来要求自己,尤其是年长的作家,都把诗歌创作作为一种乐趣来对待,并围绕有益健康在进行创作和娱乐。
一夜冬雪
文/时新建
悄然
轻風浪漫
扬扬洒洒舞翩翩
暮然
通宵达旦
一夜清新又相见
晶莹了红砖绿瓦房檐
呼啸而歌的瞬间
暖阳下跃金
撫慰心灵深处遗憾
洁净古墙残壁窗栏
摇曳着光芒苍凉
将梦想装点
不必再理会那些黑暗
2021.12.6
今音(雍赓):
时新建的“冬雪”诗歌,主要是以心绪来结构的。它显得很重要的地方是在于完全凭自己的真情实感在进行叙述,而不是先以某种理论来作为导向的框定式操作。诗歌创作被外界的所谓理论指导框定之后,很难写出相对自由和潇洒的诗歌。而这首诗歌的潇洒有两个看点,一个是节奏。而节奏和旋律是两回事。这时候,诗歌的段落形式也就变成了可参考的主要对象,比如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对称,已经涉及到了诗歌创作的深层理念。诗歌四段的宏观把握也是一个段落对称模式,比如一、二段和三、四段的对称,是一个简与繁的形式展现。并由形式来表现人物思想境界由浅入深的特征。比如深于辨析能力的提高和选择目标过程中的定力,如暖阳下跃金。而最后一段最后一行“不必再理会”就是思辨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