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凯《五言绝句五十法》习作
第1法:首句用一名词,次句重复改名词,可起到顶针回环、朗朗上口的作用
观蛇骨架标本
骨肉分离苦,分离又若何?
寄身千里远,不舍旧时窠。
第2法:五绝首句用一名词,次句将该名词颠倒或拆开用,意思完全不同,虽说是文字游戏,但也需要一定功底才行。
山中所见(孤雁出群格)
乱石布仙棋,棋仙不见归。
等闲松子落,惊起白云飞。
第3法:第三句用一名词,第四句重复该名词,其作用与第1法同。
相思
2021.7.14
时光类转轮,万事不由身。
莫道相思苦,相思最可人。
第4法:起承两句用对仗。五绝一般不要求对仗,但使用对仗可使诗的艺术性有明显提升。
三笑石有感
常欣三笑石,不入一言堂。
细品人间事,何曾有短长。
第5法:第三句用疑问词“何事”二字引出设问句,句意并不完整,第四句延伸,或继续问题,或回答原因。
遥祭杨虎城将军
甘抛项上头,兵谏献良谋。
何事惊闻泣,平生志已酬。
绝句第6法:第三局用疑问词“谁家”二字转折,第四句延伸。
秋夜
良夜逐流萤,秋光入眼馨。
谁家童子笑,洒落一天星。
第7法:第三句用设问词“借问”二字转折,第四句作答
大龙邮票参加93世界邮展
浮云万里长,驿路暗传香。
借问龙归处,声威卷八方。
第8法:第三句用“分明”二字转折,第四句用否定句收。
乡梦
何处话绵长? 新愁绕异乡。
分明余梦里,未有别离伤。
第9法:第三句用设想词“何当”二字转折,第四句道出设想的结果
云
漂泊岂由身,随缘不问因。
何当千万里,风雨送归人。
第10法:第三句用设问词“为问”二字转折,第四句可延续第三句的问题。
农时
时催五谷苗,雨夜即良宵。
为问农家事,何妨一折腰。
第11法:第三句用转折连词“况复”二字转折,第四句或写景、或抒情、或记事。常用的转折关系连词如:却、虽然、但是、然而、而、偏偏、只是、不过、至于、致、不料、岂知等,无需拘泥于“况复”二字。
观山
青山自不群,高韵逸清芬。
况复幽窗下,吟怀出岫云。
第12法:第三句用“至今”转折。
七夕
鹊路泪婆娑,千年又若何。
至今情未了,足以慰蹉跎。
第13法:第三句用“君看”二字,提醒或吸引读者引起重视。
悼叶挺
孽火岂无痕,流云梦不温。
君看漂泊路,谁与挽乾坤?
第14法:第三句在句首用“不敢”二字转折。
秋愁
自寻文字乐,莫负夜清柔。
不敢怜秋意,萦心竟惹愁。
第15法:第三句在句首用“不是”转折。
故乡
新归鬓已霜,旧事寄苍茫。
不是儿时景,何堪又断肠。
第16法:第三句在句首用“不知”转折
雁南飞
嘹戾展新程,高天一字横。
不知余影里,难舍旧巢情。
第17法:第三句在句首用“愿君”二字转折。
赠友
坦腹枕书眠,何来万事颠。
愿君诗梦里,明月照青莲。
第18法:第三句在句首用“欲”字转折,将结句推向高潮。
独坐
秋色上溪桥,花枝分外娇。
欲随明月影,携梦出云霄。
第19法:第三句在不同位置用“年来”二字转折,“年来”是“多年以来”之意 。
饮酒
离愁不得消,但等酒杯浇。
旧梦年来惯,何堪髮已凋。
第20法:第三句在句首用“回看”二字转折。
闻军哥战友四十年聚会口占
白首壮心存,军歌颂党恩。
回看烽火路,不见旧时痕。
第21法:第三句在不同位置用“何处”设问,结句往往似答非答而显神韵。
悼陶铸
俊逸任西东,京华万事穷。
忠奸何处辨,试问岭南风。
第22法:第三句在不同位置用“年年”二字,为结句感慨作铺垫。
玉兰花
玉盏酌流霞,馨香透薄纱。
年年春意满,沉醉不须夸。
第23法:第三句在句首用“而今”二字作今昔对比。
由于宁阳开发需要,我的初中母校宁阳十六中被拆,可拆了却没招进商来。
闻初中母校被拆
旧忆莫重温,人非物岂存。
而今情未尽,惆怅已生根。
第24法:第三句在句首着“唯有”二字转折。
赞乡村邮递员
传书不计功,百里路难穷。
唯有相思寄,风尘见荩忠。
第25法:第三句在句首着“谁识”二字转折。
品茶
清泉不染尘,落盏色香新。
谁识茶中趣,悠然物外人。
第26法:第三句在句首着“多少”二字。
独处寄怀
凡尘幸有缘,笺纸梦缠绵。
多少风波路,高吟足快然。
第27法:第三句在句首着“何如”二字,此处“何如”可作“还不如”解
山行
山色复怡心,秋风入短襟。
何如登石径,鸟语对虫音。
第28法:第三句在句首着“回首”二字,也可放在三句的其他位置。
题漫画
相煎名与利,掩面愧曾经。
回首平生误,牢中始得宁。
第29法:第三句首二字用“如何”二字转折。
游子吟
冷雨添萧瑟,秋风断雁声。
如何游子梦,再起故园情。
第30法:第四句在句首用“不识”收结。
观竹林七贤画
莫问红尘苦,林幽自可亲。
流连何所用,不识画中人。
第31法:第四句在句首用“谁与”收结。
重阳
吹帽何堪落,新添两鬓霜。
风光怜客子,谁与共重阳。
第32法:第四句在句首用“不见”收结。
蜡烛
烛火红如豆,情丝任剪裁。
堪怜新泪落,不见故人来。
第33法:第四句在句首用“依旧”收结。
祭扫烈士陵园
生死不由衷,碑前尽鞠躬。
回看烽火处,依旧战旗红。
第34法:第四句在句首用“只在”收结。
夜醉感怀
酒后不成眠, 凭栏感逝川 。
谁知天上月, 只在故乡圆。
第35法:第四句在句首用“只有”收结。
山行
丽日攀山乐,天高眼亦宽。
秋风摇落处,只有叶声寒。
第36法:第四句在句首用“不必”收结。
冯玉祥墓
只合青山老,沉浮似等闲。
此间风景好,不必念乡关。
第37法:第四句在句首用“只是”收结。
相思
往事欲言羞,思君意更稠。
今生情未了,只是梦难求。
第38法:第四句首二字用“不觉”二字,以“不觉”二字写尽心态。
登山道上
举步意飞扬,攀登自有方。
忽惊云雨幻,不觉已秋凉。
第39法:第四句在任何位置用“多少”二字。
偶感
鬓白芳华杳,无情何必恼。
人间昏晓催,感慨知多少。
第40法:第四句在任何位置用“不知”、“不敌”、“不遣”等“不”字句。
野趣
野趣竟无违,溪喧翠影飞。
只因游未足,不遣暮云归。
第41法:第四句在一二或三四位用“不是”二字实现转结,而第三句并不一定是转句。
赠邵德库先生
2021.11.6
何以解劳辛? 书香厚意醇。
敲吟真境出,不是等闲人。
第42法:第四句句首用“忽有”二字,以夺人眼球。
改诗
灵感一言开,诗情任我裁。
新成吟未足,忽有曙光来。
第43法:第四句句首用“犹自”二字。
怀念
已是断尘缘,寒衣欲化烟。
相思无尽处,犹自忆当年。
第44法:第四句句首用“疑是”二字。
月夜访友
闲步山前径,来寻处士家。
霜开秋月夜,疑是待梅花。
第45法:第四句句首用“何况”二字。
杂感
名利浮云过,无求万念空。
是非难入耳,何况枕边风。
第46法:第四句句首用“却在”二字。
夜吟
借得窗前月,吟怀夜不眠。
诗成无一用,却在慰流年。
第48法:第四句句首用“不在”二字。
战马
昂首欲扬蹄,如闻动鼓鼙。
单于穷漠北,不在玉门西。
第49法:一问三答布局。
对弈
眉锁何时展? 窗前月半斜。
残棋多变数,且饮一杯茶。
第50法:四句各重复一字,或重复更多次。
赠友
又思离别日,白雪为君来。
离别心如雪,相思一路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