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我再次阅读方英文先生长篇小说《后花园》,从中学习创作法,领悟颇多。
《后花园》中宋隐乔从城市到乡村(后花园),再返回城市的行走,生活,体验,爱恋等社会活动,深度展现、挖掘出中国式城乡的博弈与互动,对照与撕裂,人生的荒涎与无奈,理想与世俗,历史的虚妄与悲凉,纠缠与断离。
小说这种文体,经过几百年来中外最聪明文人的实践,尝试,已经成熟。想要在小说写法上再创新,看来不必过于追求了,太耗人了!就像我国诗歌,到唐代律诗成熟定型,诗歌便再无新的更高明的写法!
方英文先生的《后花园》,在创作方法上,吸取借鉴古今中外小说创作的所有的成功经验,什么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意识流;什么悬念、伏笔、线索、蒙太奇——在《后花园》里都得以纯熟运用,综合汇聚,老道自然。
《后花园》可谓小说创作法的集大成之作,可作为写长篇的范本,尤其值得小说家去研究,学习!
很多著名小说每每写人的行走(时空推移),由行走的离合交会而牵发一切悲欢,一切曲折,一切感念,如吴承恩《西游记》的取经路,杰克 • 伦敦《热爱生命》的自救路。《后花园》就是从宋隐乔由火车上行走开篇的。
很多名著结尾多以主人公归来而止,如笛福《鲁宾逊飘流记》,李汝珍《镜花缘》。主人公能否归来有时不是很分明,便在主人公爱人的等待中结尾,如沈从文的《边城》,皮埃尔的《冰岛渔夫》。这样的名著不胜枚举,钱锺书《围城》中结尾是方鸿渐徘徊在是否回家的犹豫中,托尔斯泰《复活》是聂赫留朵夫的回归——显现出人性的复活。当然,《红楼梦》的结尾是贾宝玉出走,然而薛宝钗、贾政何尝不是在等待他的归来!
《后花园》的结尾和以上名著亦有可比拟处。
总之,要学习写小说,写长篇小说的法,可以不看《红楼梦》,但《后花园》有集古今中外小说创作法之大成的特征,所以不可不看《后花园》。
看了《后花园》,你若还学不会写小说,就只能说你的悟性和功夫还没到。那就再看几遍,总会有所得。
【转自《阳光报》2021年12月15日】
康亚军:男,1981年生于山西吕梁市兴县,山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发表散文诗歌评论等各类体裁作品四百余篇,出版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刘萨诃因缘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