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诗-还在
作者:驼铃叮咚
合诵:大树、路芳
生我养我的那个叫蜗牛的小村子,还在。我俩回来啦!那些铁屑般被吸吮在村里的父老乡亲和留守儿童,还在。
村里的那座小桥,还在。河里的石头,还在。河里戏水的鸭子,还在。池塘绽放的荷花,还在。草丛里沉睡的石碑,还在;石人,还在;三间茅草屋,还在。
院墙上残红的标语,还在;醒目的广告,还在。墙缝里舞动的狗尾草,还在。柴门和搖头摆尾的汪汪,还在。院里的草垛,还在。墙边的农具,还在。弯腰的老槐树,还在;老鸹窝,还在。比老槐树的腰弯得更低的父母,还在;拐仗,还在。

“翠莲,那井台上断了胳膊的辘轳,那打水的木桶和陶瓷大缸,还在吗?”
“还在。”
“何亮,那纹身的蝴蝶,那女巫般的蝙蝠,还在吗?”
“还在。”
“翠莲,那光说不笑的喜鹊,那开了锅的麻雀,还在吗?”
“还在。”
“何亮,那墙上挂着的苞谷,那地上晾晒的南瓜,还在吗?”
“还在。”
“噢,都在!都在!”

夕阳快要下班啦,余晖脉脉地走着。家家户户炊烟袅袅,仿佛伸出无数只手,向接班的皎洁月亮招手致意。
我们久别重逢的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又吃到妈妈做的饭菜啦,正宗的迎亲捞面,好香呀,浓浓的家的味道,还在,还在。
钢花般的星星,布满天空。咀嚼亱草的马,还在。尖叫的猫头鹰,还在。清脆鸣叫的蛐蛐,还在。低沉烦燥的青蛙,还在。
清晨,一轮红日升起来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老队长用锄头狠劲敲打老榆树上悬挂的角钢,当,当,当,当,当,当……越敲越响,只是出工的人越来越少了。
我俩出去打工一年了,回家探望父母和孩子。一家人团圆的喜悦意犹未尽;然而,心中却充满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惆怅。
(作于2008年5月1日,2021年11月8日修改)

【作者简介】仝文雄,网名:驼铃叮咚。天津市人,现居新疆昌吉。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人民银行退休老干部。天马纯文学铜笔作家。退休后热衷于文学创作,讴歌新时代,绽放一束光。诗歌、散文300余首(篇)散见于各媒体、刊物及网络微刊平台。

【男声朗诵】邹坚(大树),退休电视新闻工作者,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河北廊坊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天津市老年人大学朗诵研究会委员、天津薇电台、天津朗诵艺术团等多家朗诵团体成员。

【女声朗诵】路芳,一个生长在军工大院的朗诵爱好者,爱好朗诵,用文字传递真情,用声音唤醒文字。为梦想加油!

微信公众号平台《江南诗画艺术院》创建于2016年1月31日,《桃花艺苑》创建于2016年4月20日,《红月亮诗画艺术社》创建于2016年6月21日,《晓犁文化传媒》创建于2017年6月21日。以文交友,文学之旅与您同行,美文美声与您共赏。
——总编:真真
投稿邮箱:975310694@qq.com
投稿必须原创,凡参与投稿均为自愿形式,只做推广,文责自负,无稿酬。
(配图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