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梦令-女强谢幕/德国红绿灯问路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12月3日(当地时间12月2日)晚,德国联邦国防军在柏林为即将卸任的看守政府总理默克尔举行军乐火炬告别仪式。该仪式是德国军队最隆重的典礼,由手持火炬的士兵仪仗队列队,军乐队演奏。按照惯例,德国联邦总统、总理和国防部长卸任之际都会得到这样的传统礼遇。

由于之前九月份德国大选,默克尔总理所属的基民盟/基社盟失败,沦为在野党。而获胜的现任副总理奥拉夫·朔尔茨领导的社民党,因票数未过半数,历经艰辛谈判,被迫与绿党和自民党组成三党执政联盟。因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组成的新执政联盟的代表色分别为红色、绿色和黄色,所以也被称为“红绿灯”组合。

随着统治德国长达16年的女强人黙克尔时代的落幕,现任副总理奥拉夫·朔尔茨下周预计将被任命为德国战后第九位领导人,他的任命可能预示着重大变化。
综合国际媒体分析:朔尔茨所在的中左翼社会民主党将与绿党和亲商界的自由民主党组成三方联盟,领导德国下届政府。这将令国内形势在默克尔执政10多年后发生变化。

但国际上也将感受到新政府的影响。毕竟,德国是欧元区最大经济体,也是欧洲大陆人口最多的国家。此外,在英国脱欧后,德国在欧盟内的影响力可能会大幅提升,使其能够在全球舞台上投射力量,包括借助它在2022年担任七国集团轮值主席国的机会。
即将上任的外交部长、绿党联合主席贝尔伯克将与朔尔茨一道推动这一改革议程。贝尔伯克领导下的变化不仅会在整个欧盟感受到(她很可能会在欧盟推行比默克尔团队更强有力的联邦主义议程),而且会体现在与英国有关的问题上。她和朔尔茨都对英国脱欧后继续遵守“北爱尔兰议定书”的问题表达了严重关切。

不过,德国未来外交政策的关键转变或许将针对中国和俄罗斯等国。例如,贝尔伯克主张对莫斯科采取更强硬路线,包括在默克尔推动的110亿美元北溪天然气管道二线项目上。
这条管道将把从俄罗斯到欧洲的现有海底天然气管道的输送能力提高一倍。默克尔大力推动该项目,目的是加强德国的能源安全。然而,贝尔伯克声称,尽管一些人认为北溪二线纯粹是一个经济项目,但她认为这是“一项危险计划”。从言辞上看,贝尔伯克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更接近美国政府,而不是默克尔。拜登政府尽管最近在这个问题上与柏林达成了妥协,但仍然非常担忧。
“面对北京,展示自信!”德国电视一台11月25日以此为题称,德国“红绿灯”执政联盟三个政党11月24日正式推出的联合执政协议显示,德国新一届政府“没有计划完全改变默克尔政府的对华政策,但他们想显得比以前更加自信”,“这可能将导致与北京的冲突”。

11月24日,德国社民党、绿党、自民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三党成功完成组阁谈判,并正式公布联合执政协议。协议包括序言在内共有九个章节,提出一系列核心施政目标。在对华政策方面,协议共12次提到中国,上届政府协议5次提到中国。“德国之声”称,尤其是在关于外交政策的第七章“德国对于欧洲及世界的责任”中,多处与中国有关,并直接提到台湾、南海、涉疆、涉港等问题。如协议称“希望且必须在伙伴、竞争及制度对手的维度下建构对华关系”,还称“台湾海峡现状只有通过和平方式及在两岸均表示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得以改变”。

德国电视一台25日称,执政联盟对这些话题的具体说法表明,与默克尔领导的大联合政府相比,新政府面对中国政府时更加自信,言辞更加直白。报道称,相比新外长贝尔伯克,德国新总理朔尔茨对华将更为友好。“中国政府显然会希望未来重要的外交和地缘政治问题继续由总理府决定。”报道称,新政府内部对中国最强烈的批评者可能是新任教育部长:来自自民党的贝蒂娜·斯塔克-瓦青格。在过去的几年里,她多次在涉港问题上发声。
“中国希望与‘红绿灯’政府进行良好合作”。

德新社11月25日注意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当天表示,中方重视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明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希望德国新政府延续务实的对华政策,与中方相向而行,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双边关系,把精力用在推动中德各领域务实合作上。他同时强调,台湾、南海、涉疆、涉港等问题都是中国内部事务,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历届德国政府均秉持一个中国政策。希望德国新政府继续恪守这一政策,尊重中方核心利益,维护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


笔者认为,这凸显出,德国“红绿灯”新政府的外交政策现在可能正接近“十字路口”。随着新政府上台,全世界都将感受到柏林关注重点的改变。特赋《如梦令》为评为观。
德国女强谢幕。
红绿灯前扑朔。*
车道路何方,
新政弹琴花落。
细酌。
细酌。
关注世人点数。
注*指,由于之前九月份德国大选,默克尔所属的基民盟/基社盟失败,沦为在野党。而因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组成的新执政联盟的代表色分别为红色、绿色和黄色,所以也被称为“红绿灯”组合。
——2021年12月5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