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宣纸上的歌舞,兴来自娱之。如果被人看上请题书名,则是书法派生出的社会实用性。此亦绝非小事、易事。先要大略了解书之内容,及艺术风格,以便字能匹配上。然后多写几遍,反复摆布具体书名的几个字,看看怎样组装了效果才好。若能些微起点锦上添花之效,便是阿弥陀佛了。网上搜出几本拙笔题签,以模糊记忆时间为序——

胡竹峰(安徽作协副主席):
《墨团花册》(2012年宝岛版)

《心似花开》(大众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
张亚凌,青年作家,语文教育家

《北芳散文选》(山东作家)
右手腱鞘炎,左手为延安大学李萍老师题签《文艺散论》,时在2017年

杭盖:长篇历史小说《浚稽山》

杜文涛(兰皋文联主席)《家在巴山》

张晴(陇籍北京作家):
《心中盛开的向日葵》
流涛中短篇小说集《西街往事》
《鸽子花语》,诗集,杜波儿著
王晓峰(河南作家)《木里的冬天》

潘安定大型摄影画册《蜀河古镇》(封面局部)
这个得说明一下。我不主张题签落名:一是分心了读者注意力;再是如同一碗白米饭上落了几粒苍蝇;三是老规矩从不落款。
《去看那一树繁华》,刘欢欢著,散文集

《府谷通史》(谭玉山著)
《俯拾集》(苏斌著,河南濮阳作家,书画家)
沈尹默题签,并不落款,只在版权页标注题签者名字。当然原件是落了款的。普通读者,尤其无兴趣书法者,不大在乎谁题写的,多数人不知道。总归封面不落名款,是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