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四位诗人应邀参加了
第三届博鳌国际诗歌节
第三届博鳌国际诗歌节,于2021年11月27日-28日,在中国海南博鳌亚洲论坛新博鳌大厅隆重举行。26国诗人现场出席或视频参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副主席、博鳌国际诗歌节主席黄亚洲;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博鳌国际诗歌节副主席艾子;海南大学原诗学中心教授徐敬亚;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耿占春;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车延高;中国好诗榜组委会执行主任大卫;博鳌国际诗歌节秘书长韩庆成;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文学院院长高凯;《World Poetry·世界诗歌》杂志社社长禺农,贵州省诗歌学会会长南鸥,《延河诗刊》副主编王桂林,博鳌国际诗歌节常务副秘书长曹谁以及倮倮、三泉、周宏伟、清心、牧野、陈波来、吴越、冷先桥、巴城、文博、明柍、子萱、邱明广等嘉宾以及来自全球各地的诗人大咖出席了国际诗歌节活动。

(第三届博鳌国际诗歌节参会人员合影)

(第三届博鳌国际诗歌节现场。符敦孝摄)
陕西诗人三色堇、钟灵、党水北、王彤乐也应邀参加了这次诗歌节。大会为2021年度世界诗歌网举办的四次诗歌大赛获奖作者,颁发了奖杯和证书。陕西籍诗人钟灵的《厨房哲学》获得第二届“超人杯”世界华语诗歌大赛银奖,党水北以《风在吹》一诗获得“魔梨”杯同题诗大赛季军,王彤乐获得博鳌国际诗歌奖年度新锐奖。 著名诗人三色堇以颁奖嘉宾的身份参加了此次活动。

(诗人钟灵在领奖台上,
左:牧野;中:钟灵;右:陆地。符敦孝摄)

(诗人党水北在领奖台上。
左:大卫;中:党水北;右:吴越。符敦孝摄)

(诗人王彤乐在领奖台上。
左:南欧,中:王彤乐;右:王桂林。符敦孝摄)

(著名诗人三色堇在颁奖台上。左:三色堇;中:王化启;右:南欧。符敦孝摄)
28日,在博鳌国际诗歌论坛2021年会上,出席第三届博鳌国际诗歌节的诗人大咖就“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诗歌》的应对与未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论坛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著名诗人徐敬亚、车延高、韩庆成、禹农等做了发言。

(嘉宾下榻的博鳌海岛森林海景酒店。符敦孝摄)

(徐敬亚发表讲话。符敦孝摄)

(车延高发表讲话。符敦孝摄)

(韩庆成发表讲话。符敦孝摄)

(禺农发表讲话。符敦孝摄)
会议期间,诗人大咖和领导、嘉宾还以繁星夜空为背景,在椰风海韵的伴奏下,欢聚于博鳌森林诗屋朗诵诗歌,诗人们以此抒发情感,表达情愫。此外,诗人们还亲临海南网红新锐打卡地——龙滚山钦湾,海南最美乡村沙美村等地进行了采风。

(诗人采风1)

(诗人采风2)

(诗人采风3)
附:钟灵获奖诗歌:
厨房哲学
控制局面的并不是刀子
在厨房,菜刀、砧板
砧板上的茄子、排骨与豆腐
都只听命于水火
也许是耳提面命的缘故
流水学会了克制
它抱紧自己过客的身份
只交出时间的本色与事物的真相
而绝不留下痕迹
或旁逸斜出、殃及池鱼
一台好火,也有说不完的好品质
在不断的开关中
它调和了冷与热、硬与软的冲突
被火苗舔过的锅子是快乐的
强扭的瓜,也在蒸腾的水汽中放下执念
而烟机见机行事
抽走了生活中的苦痛失意与鸡毛蒜皮
这里是她的江山
更多时候,是他们的
多像一个家的心脏啊
它一动,世界就会
再次醒来
《厨房哲学》授奖词:
生活如诗,看视很普通的厨房琐事,在诗人的笔下也会成为一首好诗。这首诗歌充斥着辩证唯物哲理和意象,诗人认为生活中任何东西都有可能成为主角,也许是刚烈(如火),也许是柔弱(如水),她们都不会畏惧危险(如刀)与艰难。不论硬的(如排骨)、软的(如豆腐)或焉焉的(如茄子),都必须屈服在生活的规律之下。任何人都必须学会面对现实,哪怕在煎熬中,也要微笑着接纳,为了自己,也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世间常有轮回,谁主沉浮尚未定论,有谁可以一直笑到最后?从这首诗歌中,可以看到,作者是一位观察细微、饱经历练的人。
(世界诗歌网副总编辑:牧野)
党水北获奖诗歌:
风在吹
坐得太久了。一切都变得虚妄
天空有轻飘飘的淡蓝
阳光橘黄,像薄而透明的丝绸
脚下大明宫殿的基石
连同基石下深而厚的土地
也在秋天的风中,哗啦啦翻动
我越来越像甲壳虫
或者一个象形的文字
在被风吹动的泛黄的纸上爬行
偶尔站起来
从阳光和风声的缝隙里,窥视
一辆马车渐行渐远,窥视
渐渐逝去的风铃和背影,窥视
风与火裹挟下,凌乱的哭声
和繁华的坍塌与落幕,窥视
时间的利齿下
花岗岩一层层剥落,齑粉飞扬
落叶飘零
纸上每个僵硬的汉字,都有
一个曾经躁动的灵魂
在这风中,被叫醒或淹没

(从左到右:王化启、静夜听雨、党水北、钟灵、孙连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