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临江仙·送钱穆父》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元祐初年时,东坡在朝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气类相善,友谊甚笃。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东坡曾赋诗赠别。时光匆匆,岁月如流,今在杭州重聚,却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了。离别的三年来,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又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分别虽久,可情谊弥坚,相见欢笑,犹如春日之和煦。更为可喜的是友人与作者都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风节,苏轼借用白乐天《赠元稹》诗句说“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道出了对友人高风亮节的赞赏,这也是苏轼对自我的写照。
离别虽苦,宦途沉浮亦愁。但苏轼始终保持泰然处之的态度,面对生活的起起伏伏和人世的悲欢离合,他不喜亦不悲。他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
书法作品:
刘建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石家庄市栾城区书法家协会主席,东坡书院名誉院长,苏东坡祖籍纪念馆馆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