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9月开学季的第一个上课铃声 ,紧张而又忙碌的初三生活正式拉开了帷幕 ,各种学习问题也如雪花般纷至沓来 ,紧张的学习节奏,一波又一波的作业攻势,即将来临的中考压力 ,都让人不禁应仰天长吟:“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是文山学海没个头 ”。 
正当大家在迷茫中无所适从时,多亏了我们张董事长的英明果敢,引进了孟国泰先生的“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和“三标课堂”。于是我们的课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翻转,座位从传统的”排排坐”改成了”面对面”。对子之间互相帮助 ,学生教学生,互相帮助 ,共同进步 。就我个人而言,这种学习方式对我的英语帮助很大 ,就拿刚学的被动语态来举个例子吧。
语态是描述了主语和谓语的关系的。英语中有两种语态,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当主语为动作的执行者时,句子就是主动语态;当主语是谓语动作的承受者时,句子就是被动语态。知道了被动语态的定义,但是我们还需要知道在什么场合下使用被动语态。对于这一难题,我们用一个口诀来解决:“谁的动作不知道,说出谁做没必要,承受之然需强调,被动语态莫忘了”。判断一个句子的语态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有了技巧,其实就很简单了。主要是由主语和谓语的关系来确定,所以找对句子的主语和谓语是最重要的。
被动语态的另一个重点是被动语态的构成,被动语态由助动词b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其中助动词be有人称数和时态的变化,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也是学习被动语态的关键。为了方便记忆,在对子教学中,我们找到了不规则动词的构成规律。
不规则动词,仔细观察他们的结构可以分为ABB、AAA、ABA和其他形式。这样在不规则中找规律,帮助我们形成了一个不规则动词形式的高快记忆。此外,主动语态变被动语态,这是一个很容易犯错的地方,特别是含有双宾语的句子以及含动词短语的句子在主动句变被动句时,都是极易错的地方,这些问题往往也是中考很容易考的都考的部分。就这些难点 我们对子之间发现了一个规律,那就是“一调二变三加by”。具体是什么意思呢?一调就是把主动语态的宾语调换成被动语态的主语;二变是动词变成相应时态的被动语态形式,“三加by”就是把主动语态的主语变为介词by的宾语后放在被动结构中谓语动词之后。
举个例子,We always clean the classroom. 变为被动语态后就是The classroom is always cleaned by us.
不错,只要掌握了这个技巧,句式变化也就信手拈来。并不是所有的主动语态都能变为被动语态,如果主动语态句子的谓语是不及物动词、be动词和连系动词时,这些句子就没有被动语态形式。还有,当主动句的宾语是反身代词或表示处所时,当主动语态的谓语是表状态的及物动词(如have,fit,suit)时,主动语态就不能变被动语态。
最后就是“to还原”了。主动语态中的使役动词let,have,make和感官动词feel,see,notice,watch和hear等,在变成被动语态时,要把省掉的to再加上。在被动语态的学习中,对于主动语态表被动的特殊情况,我还是把握不好,这也是大多数同学的空白,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以上是我对被动语态的认识,虽然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但我坚信乘坐“三标课堂”这趟高快列车,一路风驰电掣,就一定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作者:李云飞(育英学校88班学生)
编辑:焦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