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马小萌
泰州晚报总编辑翟明在推送我这篇散文时写道:“亲,年底了,赶紧订份报吧!"这是司马小萌今天在坡子街《欢乐颂》一文的最后一句,也是为全国晚报做的一个广告,此文更是今年中国晚报发行征订的最佳文创,没有第二。
我可以笑一会儿吗?
一一司马小萌
2021年11月17日《泰州晚报》12版
清晨朋友圈里,那叫一个欢乐!
缘于我发的一个帖子——
知道江苏有个镇江市吧?知道镇江市有个《京江晚报》吧?该报总编辑张翀煜,一位女文人,开辟了一个摄影版,今天新鲜出炉。“发刊词”写道:本报隆重推出“镇能拍”手机摄影栏目。请摄影大咖司马小萌教大家如何用手机拍出大片、好片。请全国摄影大腕和摄影爱好者共同参与,一起来普及手机摄影。
摄影版的“开篇作”,是我的一组照片《用手机捕捉秋天》八张。
“镇能拍”。镇江,真能拍。一语双关。妙呀!
但“始作俑者”,并不是《京江晚报》,而是它的“邻居”,泰州市《泰州晚报》,一家以副刊“坡子街”享誉国内媒体的报纸。
今年初,《泰州晚报》编辑翟文捷,按照总编辑旨意,找到我说,他们的摄影版“大家拍”,一直火不起来,很头疼,请我指点指点。
责无旁贷。谁叫俺是响当当的摄影“老司机”呢。我说,“大家拍”这个版名,太一般,不容易叫响。必须改名字。
“泰”和“太”,同音。“泰会拍”,“太会拍”。好念,好听,好记。我提议。
于是,“泰会拍”闪亮登场!后来,我从泰州报业传媒集团社长曹茂良手里,郑重接过聘书,成为“泰会拍”高级顾问兼版面指导。聘书,是曹社长用毛笔书写。这个泰州报业的掌门人,才华出众,既是作家,又是书法家。当然,这也是俺向雷锋叔叔学习的又一成果:做一个分文不取的志愿者。
好了,帮了老朋友泰州晚报一把,再来帮老朋友京江晚报一把。谁叫俺是响当当的摄影“老司机”呢。所以,当张总向我求助,俺爽快答应。如同替“泰会拍”摇旗呐喊一样,开始帮“镇能拍”呐喊摇旗。
我在朋友圈写道:年初《泰州晚报》“泰会拍”,首先亮相;今天《京江晚报》“镇能拍”,接着登场。全国媒体人和摄影爱好者,又有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相信在大家支持下,好片会源源不断。我们的报纸会越来越生动、越来越好看!
总编把关,编辑能干。十个月来,“泰会拍”每周六块版的高密度展示,让兄弟报社“望尘莫及”。轮番登场的几十个专题,吸引了众多摄影作者和读者。
而京江晚报张总,是目前各报总编中唯一一个打算亲自组编摄影版的。由于不懂行,很有些惴惴。我给她吃定心丸:不会拍片,没关系,只要学会看片就行。虽然现在你们每周只有一块版,但手机摄影专版,也许是全国日晚报中“独家”的哦。
“你,一定行!”我说。强心针,杠杠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
“泰会拍,镇能拍,太会起名字,真能起名字。”金陵晚报老报人、如今的《今日头条》大V王希凌,首先点赞。
淮安日报摄影记者赵启瑞好奇地问:“淮安怎么拍?”
“淮想拍。如何?”该报女秀才周熔熔想了想,觉得还是“淮念拍”更温馨。
对摄影挺在行的商丘日报社总编辑郭文剑,有点动心了。他说:商丘日报弄个“商紧拍”吧。
我提议“商尽拍”。又一想,不如叫“商都拍”。要知道,商朝最早的建都地、商文明的诞生地,就是现在的河南商丘啊。
南通摄影大腕钱咸华也来凑热闹:南通也要。“通通拍”!
北京摄影发烧友贺铁庆觉得首都不能“置身局外”,他建议开辟“都会拍”。
也可以“首先拍”呀,我笑称。
是谁在@郑州报业河宁? 嗯,“郑能拍”,再合适不过啦。
信阳晚报副总编华唯“信誓旦旦”:许个愿,我们“信手拍”!
扬州晚报总编辑张志虹微信留言:司马老师好,我们推个“扬手拍”!
盐城摄影大腕周晨阳问:盐城怎么办?军旅作家马誉炜马上支招:闲(咸)着拍。哈哈。不过他为平顶山支的招,还是蛮贴切的:“顶会拍”!
……今天,大家都活成了“开心麻花”。
可是,谐音不大容易组字的,就有难处了。于是北京摄影家安建军调侃道:《兰州晚报》“压力山大”……
相信我,有这么多重视摄影的社长总编,这么多心气足足、活泼有余的编辑记者,我们的报纸只会越来越出彩。
再者,遇上我这种“名不缺”“利不要”“助人为乐最上道”的好帮手,你们就偷着乐吧。
图文并茂看这里,各村各村有高招。
亲,年底了,赶紧订份报吧!
作者简介
司马小萌近影
司马小萌,北京晚报高级记者。196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新闻摄影专业。曾出任北京市政协委员十五年。在新闻摄影领域颇有建树,是国内新闻摄影公益平台的领军人物。如今“跨界”,在文字领域大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