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仕祥:贵州安顺市人,1974 年学习绘画,1985 年从事蜡染艺 术创作。其作品在:中央一台、二台、四台、贵州电视台、安顺电视 台、贵州都市报、安顺日报、黔中早报报道。2006 年从事油画写生创作,2008 年举办《马仕祥风景油画作品 展》,2010 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同年受台湾东海大学邀请参加《丹 青风华两岸胶彩.岩彩画学术交流展》。2013 年在《和平颂.钓鱼岛抒 怀书法绘画》中,文化部指导中国文化管理学会,中国艺术研究工作 委员会授予“中国爱国艺术家”称号。同年荣获“贵州省特别奉献美 术家”称号。同年在首批中国文联中国文艺支教贵州省文联自愿者中被评为优秀领队队长。2014 年安顺市文联授予“第二批艺术名家马 仕祥工作室”。2020 年推荐为“当代艺术领军人物”。同年受邀在中 国美术学院国际艺术区举办《合颜悦色一一马仕祥岩彩画作品展》。同年受邀在安顺市文化馆举办《文化点靓安顺一一美术名马仕祥岩彩 画作品展》。2010 年至 2020 年历史地域文化题材《屯堡——流逝的遗痕》油 画.矿物色。轴卷:长三十一米高一米(无分段)创作完成。
展讯:1997 年《龙》作品入国际蜡染艺术家精品展(贵州省博物馆)。2006 年 12 月《夜郎遗痕系列》油画 5 件,入纪念孙中山先生诞 辰 140 周年书画作品展,(安顺市群众艺术馆)。2008 年 4 月举办画家画安顺《马仕祥风景油画作品展》(安顺市 群众艺术馆)。2008 年《秋》入新年、新作、新意贵州省美术家协会油画作品 展(贵州省文联)。2009 年 6 月《夜郎遗痕》油画入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暨庆祝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周年贵州选拔展(贵阳美术馆)。2010 年 7 月《乳汁滋润干裂地》油画入“大写贵州精神一一贵 州美术家走近冷洞村创作作品展”(贵州省博物馆)。
2010 年 7 月《高寨》、《痕》入“艺术源”两地情”贵州油画交 流展(天津和平文化宫)。2011 年 7 月《流》岩彩画入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展(浙江省美术馆)。2011 年 7 月古代壁画临摹《敦煌第 222 窟》岩彩画、《克孜尔窟》 岩彩画入中国美术学院展(象山校区)被中国美术学院岩彩画研究所 收藏。2011 年 10 月《甜》、《屋外有雨》入东方华彩中国岩彩画展暨中 国岩彩画二十年发展论坛展(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2011 年 10 月《流》岩彩画获东方华彩中国岩彩画展暨中国岩彩 画二十年发展论坛优秀奖(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2011 年 11 月《流》、《甜》入中国岩彩画展(山西国贸大饭店) 被收藏。
2012 年 5 月《秋韵》入丹青风华两岸胶彩岩彩画展(台湾东海 大学)。2012 年 7 月《生命的遗痕》入“传承、历史、未来——海峡两 岸岩彩.胶彩画学术展”(厦门美术馆)。2012 年 10 月《夜郎遗痕》入“高原.高原一一第二届中国西部 美术油画年度展”(陕西省美术博物馆)。2013 年 5 月《天地之间》岩彩画入“和平颂钓鱼岛抒怀书法绘 画展”(北京)。2013 年 10 月《冬去春来》油画获第三届美术专业大赛铜奖(贵 州省博物馆)。2013 年 11 月《山路弯弯》获多彩贵州吾土吾民油画展铜奖(贵 阳美术馆)。《屯堡——流逝的遗痕》油画,3100cmx100cm 2014 年 3 月综合材料绘画《岁月》获“美丽中国梦多彩贵州风” 庆祝建国 65 周年贵州省美术大展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贵州选拔展) 银奖。2015 年 9 月《青铜人类文明之.天籁之音》油画在中天未来方舟 全国美术、书法作品网络大赛获银奖。2015 年 9 月《青铜人类文明之.鼎盛时期》油画在中国(贵州) 第一届国际民族民间文化产品博览会绘画类获铜奖。2015 年 10 月《克孜尔壁画临摹》岩彩画在“思路”丝路 2015 克孜尔石窟壁画国际研讨会暨千年叙述中国岩彩画作品文献展”中,荣获特邀参展。2015 年 10 月《丰收年》岩彩画在全国“群星奖”贵州选拔展荣 获铜奖。2016 年 12 月《福》作品在第二届“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美好 黔图”活动中被评为优秀作品奖(最高奖)。2018 年 9 月《金秋》岩彩画在中国美术学院国际艺术区举办的 “第十三届中国岩彩画作品展”中获铜奖。2020 年 5 月受邀在中国美术学院国际艺术区举办《合颜悦色.马 仕祥岩彩画个展》。
2020 年 7 月受安顺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邀请在市文化馆举办:文 化点靓安顺“美术名家邀请展”马仕祥先生岩彩画作品展。
资讯:2011 年 3 月“初识岩彩画”文/载入岩彩艺术 3 期。2011 年 3 月“古代壁画临摹与写生”三幅作品载入岩彩艺术 3 期。2011 年 5 月《流》岩彩画载入美术报 915 期。2011 年 5 月《流》岩彩画载入岩彩艺术 9 期。2011 年 5 月《流》岩彩画载入岩彩画学报 5 期。2011 年 5 月浙江省仙居采风“感受最前线”文/载入岩彩画学报。2011 年 7 月《流》岩彩画截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3 周年” 浙江省美术作品集。
2011 年 9 月“跨越时空的艺术”文/截入岩彩艺术 9 期。2011 年 10 月《流》岩彩画截入“东方华彩中国岩彩二十年发展 论坛画集”。2011 年 7 月《甜》岩彩画截入美术报 921 期。2011 年 8 月《屋外有雨》岩彩画截入岩彩画学报。2011 年 9 月《甜》岩彩画截入岩彩艺术 9 期。2011 年 9 月《屋外有雨》岩彩画截入岩彩艺术 2011 年 10 月《屋外有雨》岩彩画截入美术报 932 期。2012 年 1 月《秋韵》岩彩画截入岩彩艺术 1 期。2012 年 5 月《秋韵》岩彩画截入“丹青风华两岸胶彩岩彩画创 作展”画集。2012 年 5 月岩彩画“创作理念”文/截入丹青风华两岸胶彩岩彩。2012 年 7 月《生命的遗痕》岩彩画截入“第二届海峡两岸岩彩. 胶彩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暨学术展览会作品集”。2012 年 10 月《夜郎遗痕》截入“高原”高原一一第二届中国西 部美术油画年度展作品集”。2013 年 5 月《天地之间》岩彩画荣获“和平颂.钓鱼岛抒怀书法 绘画中国爱国艺术家”银质奖牌(北京),入编该展大型画集被中国 文化管理学会、中国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收藏。2013 年 6 月被评为中国文艺支教贵州省文联自愿者优秀领队。2013 年 9 月《冬去春来》油画载入贵州省第三届美术专业大赛 画集。
2020 年 7 月出版《文化中国》聚焦当代艺术名家画册。2020 年 9 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百年百家——马仕 祥》邮集。2020 年 9 月《盛世中华传世经典——马仕祥》邮集。2020 年 10 月《文化复兴.砥砺前行——马仕祥》邮集。2021 年评选为中国岩彩画创作基地(安顺)。2020 年 10 月载入《中国书画家大百科》画集……
前言
洪武十三年(1380年),云南元梁王巴匝刺瓦尔密举兵反叛。
第二年,明太祖朱元璋封颖川候傅友德为征南将军,
永昌候蓝玉为左副将军、西平候沐英为右副将军,
率领三十万大军征南,史称“调北征南”。
大军进入贵州后,将指挥中心设于今日的安顺市西秀区
境内。
经过三个月征战,叛乱基本平息。
事后,朱元璋意识到西南稳定的重要性,
于是命三十万大军就地驻屯,史称:"军屯"。
为稳定军心,下令将留守将士的父母妻儿送至戍地。
数十万军士及家眷分别在屯军之地建寨安家。
之后,朱元璋推行“就宽乡’’移民政策。
下令把地少人稠的中原、湖广、江南等地的大批农民、手工业、工匠、商贾、破产流民、获刑犯官、罪民等迁至黔中。史称:”调北填南”。由此形成了众多的军屯军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构成了安顺一带独特的汉族文化——安顺屯堡。
这里所看到的全是:“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面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
这便是屯堡人们居住的环境特征。
屯堡村寨除讲究风水理念择地建寨而外,民居均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为了长期的军事防御选择能阻燃的石头建造石墙、居室和碉楼。
为此,民居临巷不建窗仅设条状瞭望孔,整体布局以一条主巷道和多条支巷道构成,将各家各户连成一体。
从高往下看,一片灰白,错落有致,布局精巧。
寨内巷道互相连接,纵横交错,街邻相望,巷巷相通。
形成点、线、面为一体的防御体系。
这是中国最具有明代风貌的屯堡古村落建筑群。

《屯堡——流逝的遗痕》局部一

《屯堡——流逝的遗痕》局部二

《屯堡——流逝的遗痕》局部三

《屯堡——流逝的遗痕》局部四

《屯堡——流逝的遗痕》局部五

《屯堡——流逝的遗痕》局部六

《屯堡——流逝的遗痕》局部七

《屯堡——流逝的遗痕》局部八

《屯堡——流逝的遗痕》局部九
密宗油画 千秋之功
——记著名画家马仕祥的人文杰作《屯堡.流逝的遗痕》
中国画在千秋流传的过程中,有三大照耀古今文化的丹青杰作。 一是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是谓表现道家思想的经典。二是王希孟 的《千里江山图》是院体派的巅峰杰作。三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是人文画卷的珍品。当代著名画家马仕祥用油画的方式,精心创作《屯 堡.流逝的遗痕》与前面三件作品,可以合成中国画史的四大圣妙佳 作!这件作品以独特的画法与富有情怀的文化温度,展现出当代画家 借古开今,传承中华文明史的卓越建树!
屯堡是山水、是民居,是天人合一的文化见证!六百年前,先民 逢乱世,有幸能在山水之间找到安身生息的家园。一代一代构建起依 山为屏,与水为临的劳作天地,成为农耕文明的世外桃源!所以屯堡 风物正是华夏文明最为质朴的遗风!画家马仕祥得益屯堡山水的滋养, 也得授屯堡乡土文化的熏陶,所以他知之为深,念之为切,就有了把 屯堡的山河民居、石径碌碾画进丹青里,完成为屯堡文化树碑立传的 文化誓愿!
誓愿既有,行动卓修!如何把百里屯堡的自然品质和文化内涵浓 缩在一张画里?这是一个走遍屯堡一角一落师造化的艰难过程!正如 黄公望画《富春山居图》四年观览富春江两岸风行雨霁,终成杰作。 区别在于黄公望用的是水墨之法,马仕祥用的是油画之功!虽事殊世 异,但其心一致,所以《屯堡.流逝的遗痕》也是为中华文明写真的 杰作!
他的画法虽然是油画的法度,但是结构却采取了中国画的长卷模式,在竹帘布上画出了长三十一米,高一米的人文长卷,这又与《清 明上河图》通过散点透视刻画大宋文明的法度相通相合。所以他的这 件油画作品,是真实的洋为中用,是杰出的文化布道!为了让画面呈 现出古风质相,他选用核桃油研磨矿石材料,拥有秘籍般的材料调制 机密,虽然是油画,却并非是全西式的油画,而是带有中国画色彩的 制取机理,是开天辟地式的“中国式油画”所以他的油彩更富有流丽 质感,更具有东方审美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的特色!独特的画法,把屯 堡可以画得感动中国,也可以惊艳世界!
不可否认,因为现代文明的冲击,屯堡文明正在急速退化。屯堡 文明的消失,将会为中华文明带来“断代”的危机。马仕祥的《屯堡. 流逝的遗痕》既是对非遗类文化留存的及时挽救,也是对屯堡文明的 有效传播!唯有传播,才可以光大!
沿着这幅画里的屯堡遗迹观赏,生活在万般匆忙中的人心,一定 会有一个放慢脚步,让心得以安抚的机会。寻觅屯堡遗风,不仅是文 化之根的追寻,也是修心养性的佳遇!马仕祥以统摄人心的创作方式, 把屯堡带进了当代审美空间,为人们带来人文沉思的一段精彩!艺术 价值不可估量,人文价值可传春秋!所以国家版权局为其庄重授以版 权!
密宗油画,千秋之功。国家层面的保护,正是屯堡文化得以传承、 文化旅游得以兴发的先期铺奠。当屯堡人文成为文旅精品的时候,《屯 堡.流逝的遗痕》一定会成为这段 600 年前文化史的图腾!岁月流行, 家园永固,马仕祥不但有精湛神奇的画法表现,还有传播文化的站高瞻远,他用心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如此致力古堡风物可以复活,传 统文化可以复兴!
著名书画评论家 史峰
2020 年 11 月 29 日
后记
我的童年是在屯堡歌谣中度过的,父辈们讲述的调北征南和调北填南的故事,深深嵌入了我的脑海。
当我流连于山清水秀的屯堡村寨时,总想去寻觅它的魂,探究它的根。
这一切,曾不止一次地激励我拿起画笔,去描绘这片将要逝去的屯堡村落,记录下这浓浓的乡愁家园。
六百余年的沧桑变化 ,那些曾经造型各异的屯堡建筑及石器,随着社会的发展,已失去了原有的功能。
不能满足现代生活居住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屯堡民居被闲置和荒弃。
为了再现这片承载数百年风雨的历史文化建筑,唤醒更多的人们去认识和保护现有的地域文化,我历时数年,行走于安顺周边的屯堡村落, 进行实地写生和考察,并着手进行这幅长卷的构思和创作。
《屯堡一流逝的遗痕》终于如愿以偿,创作完成。
整幅画卷长三十一米,高一米。
主要采用中国传统绘画中散点透视的构图方式,融入了中国画、岩彩画及自己新探索的技法。
选用核桃油研礳矿石调制作颜料,以表现因长期风化的石材、木质等的沧桑岁月。
画面中没有挑逗的色彩与笔触,只以一种纯朴而又微妙的冷暖变化,让人们随着画卷的展开和视线的移动渐渐地穿越六百余年的历史时空,去追溯、去沉思、去遐想……
海百合
贵州关岭是一个世界古生物的惊奇之地,这里集中埋藏着两亿多 年前不同生活环境的生物化石,堪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晩三叠纪海生 爬行动物和海百合。其中海百合形态如同百合花,被称为海洋棘皮动 物,它并不是陆地上的百合花植物,并且不能离开海水生存,但它漂 亮的外表与百合花相近,它不仅不是植物,而且还是向脊推动物进化 过程中处于过渡分水岭的一类,是不可多得的无脊椎动物。
海百合是生存三叠世时期的关岭地区处于一个残留的海盆中,气 候温暖湿润,丰富的有机质被河流不断带入海中,为海百合提供了丰 富的营养物质。
晚三叠世卡尼期,这一地区逐渐由浅海陆棚向局限盆地演化,印支构造运动使海湾多次封闭,使海水处于缺氧状态,大量海百合生 物死亡并沉积,保留下了现今的化石。
海百合是一种具有科研价值,考古价值和艺术价值化石群, 它那千姿百态和五彩缤纷的色彩让我时刻都在创作的激情中,如能够 把它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更能提升到另一种审美,特别是用岩石矿物 质颜料来创作更能达到艳而不俗,更有视觉冲击力,又使它不只停留于原化石视觉中,又能表现它的最终生命过程,如在溶岩中的挣扎, 海水中游离,干旱中的绝望,寒冷中的不适等等……。
马仕祥 2020.5

《海.百合——》系列一,岩彩画

《海.百合——》系列二,岩彩画

《海.百合——》系列三,岩彩画

《海.百合——》系列四,岩彩画

《海.百合——》系列五,岩彩画

《海.百合——》系列六,岩彩画

《海.百合——》系列七,岩彩画

《海.百合——》系列八,岩彩画

《海.百合——》系列九,岩彩画

《海.百合——》系列十,岩彩画
意韵传神,匠心独运
——马仕祥的岩彩画
马仕祥自 2010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他有着坚定的艺术信念, 对艺术的赤诚和热爱是他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创新的源源动力。在从绘 画理论到实践创作的探索之路上,他经历了长期坚持不懈的探索过程, 也因此积累了扎实的绘画基本功,无论是在造型能力还是在色彩的把 控上都有着出色的表现水平。
在中国美院学习期间所接触到的敦煌莫高窟岩彩壁画、克孜尔石 窟岩彩壁画等传统岩彩壁画给予了他莫大的创作灵感,加之对诸多岩 彩画家的了解熟知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许多帮助和启迪。他在色调、 用笔和氛围的营造上都富有生动的表现力,在画面细节的表现上更是 笔触细腻、色调高雅,表现了他与众不同的艺术视角,凸显其深厚的 艺术涵养。从中国美院回到本土,历经近十年的艺术探索,马仕祥雕 琢出了独属于他的绘画语言,通过海百合等一系列作品,把以往所学 的技法与岩彩进行了融汇,实现了艺术探索上的飞跃和审美上的升华。 他把自己心中艳而不俗的色彩,对于生活浓烈的热爱寄托寓意在画中,追求自己朴实生活中的艺术的形式感,在岩彩画领域中独树一帜。
他画海百合系列作品,通过对本土两亿多年前海百合化石的再现 与表现来描述他内心的艺术构思与绘画理念,淋漓尽致地凸显了东方 文化中独特的中国传统岩彩壁画魅力,同时画面风格的高度概括及提 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画风。他笔下的海百合刻画细腻,利用了岩彩 颜料独有的特性表达出了海百合极具年代感的“活化石”的特征,古 朴、斑驳而又绚丽,变幻多姿而又空灵,极具灵动感和神秘感。 他的画不仅画面清奇且透露不俗风骨,不仅达到了审美情趣以及 装饰性、文化性,还让我们感受到了马仕祥孜孜无怠,求索进取的心 境,还有在方寸须臾之间蓬勃的艺术力量。 愿今后马仕祥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砥砺前行,在艺海苍茫 中勇立潮头、乘势而上。
中国美院:王雄飞
2020 年 08 月 05 日
意象唯妙 独树一帜
——记著名画家马仕祥
油画创作有画法统一化的现象,不同的画家因为掌握着同样的画 法,所以无论创作何种题材,都难免有同质化的问题,所以画法的创 新就成为突破油画同质化的出口。观赏当代著名画家马仕祥先生的油 画作品,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的特点一目了然!他在全面传承油画技法 的同时,又为自己的油画打入了意象独特的标签。妙中增妙,新中更 新,让当代油画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拥有用油画表现东方文化气象的新境界!
首先需要认定一件事,既是马先生创作油画拥扎实的有古典主义 根底,专业能力特别强,并不是油画的玩家,而是油画创作的高段位 专家。所以从技法上来看,他的油画无论是在色彩渲染还是光影跃动, 或是结构透视等,都做到了精湛无碍,娴熟致纯,拥有专业油画艺术 家令人折服的形神塑造力,在油画艺术界立其艺立其言,以实力著称, 法不欺人,功不欺世。
在全面而娴熟地掌握了古典主义法度体系之后,马先生的油画在 塑造物象上就不失于形,不会有粗头乱服令人看不懂的粗糙感,尽是 笔笔相生一丝不苟的细腻刻画,与大众审美保持着非常通畅的沟通管 道。把油画造型的功夫磨砺到炉火纯青,然后再论创新拓展,这是马 先生油画拥有传统技法作支撑,然后再有创新动能作拓展的双轮驱动 进程的重要原因。
在油画创新的思路,他有三个价值选项。一是审美格局的选项, 让东方审美的意象与油画相融合。二是创作对象的独特选项,把东方 文化体系中的海百合意象、青铜文化、龙文化作为创作主体。三是新 材料新画法的创新,把精湛的油画功夫与岩彩颜料相结合,创造出当 代岩彩画表达生命与文化质感的绚烂。这三个创新选项,成为他的艺 术创新如立鼎三足,造诣非凡,无论是油画还是岩彩画,皆是独一无 二不可复制的个性上品。
他是海百合的知音,把这种生物的生态进化视为人文内涵的寓言。 知之为深,画之为神,把这一独特的物象酝酿成人文画题的独特。一叶一花总关情,流丽朴茂寓哲思,用岩彩画海百合,突出了色彩的质 感和动感,极致地渲染出光影下物象的神秘感,光感奇幻,统摄心灵。
背景与物象不作特别鲜明的层次区分,而是写意成砂砾岩画的紧 凑空间,用扁平式的构图方式,让画面呈现出活化石的观感,画出岩 画斑驳朴茂的远古印象,具有非常强烈的审美张力,也有独特的文化 装饰价值。如若收藏,则会因不可复制而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潜力! 因为在用文化心觉和印染形态进行油画创作,所以独特的画质只 马先生可以完成。要知道,马先生除了是一位专业的油画家、岩彩画 家,还精通印染独家秘诀,画里独特的印染风貌,唯有他能画,别人 不可以!独特的才华,让他的画必有收藏的独特性!
意象唯妙,独树一帜。青铜器也是马先生琢磨的又一个独特画题。 因有琢磨,所以他画青铜首先对青铜文化有一个非常体系的把控水准。 有考古、考证方面的深厚积淀,文化修养在其前,然后执笔画青铜, 画得不仅仅是器物的精彩,还有文化的丰满,让每一幅青铜作品,都 拥有了文化的性灵,让人目游其间,可以有今之视昔亦如后之视今的 感叹!唯有在文化层面有与众不同的修养,才可以让绘画创新拥有独 树一帜的独特文化表现!
著名书画评论家史峰
2020 年 7 月 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