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读《孟子三章》,忽有此感,不确之处还望诸位多多指正。
您与孔老,
皆为儒家。
您俩的文字,
穿越了数千年。
您俩的文章,
启迪了多少人的思想,
又照亮了多少代人昏暗的人生。
想必,
孔夫子一定是慈眉善目;
而您,
必定是目光犀利;
您一定高居讲台,
孔夫子则一定是席地而坐。
你讲起话来一定是侃侃而谈,
孔夫子则必定是娓娓道来。
你说理时一定是严密雄辩滴水不漏,
而孔夫子则必定是言谈从容不疾不徐。
你说话也必定是势如破竹无可阻挡,
孔夫子则必定是细雨浸田润物无声。
不论,
你俩的风格有多大的差异,
而你俩心中所期盼的
也是您俩文字里要张扬的
更是您俩倾尽一生的主张
这,
就是数千年来,
流动在在华夏民族血脉骨肉中的“仁”。
尤其是您,
即便杀身,
也要舍身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