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刊所载,玉耶石耶,评以试之,故名“每周试玉”。《诗经》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玉润光华,申发将利于欣赏;玉瑕微疵,点到或益于成器。诗友切磋,交流碰撞,集思广益,是所望也。评者公心,诗家平心,读者赏心,编者用心,持此四心,共襄雅事,岂不快哉!本期小楼《每周试玉》栏目,邀请嘉宾在【小楼周刊(262):2021年第四十四期】中,自选数首点评并刊出。(有自愿参加小楼【每周试玉】栏目者,请先关注公众号,由下期嘉宾从每期周刊或者周刊后面留言,自选数首点评并在小楼所有平台刊出。小楼各类点评作品会选用在《中华诗教》纸刊上固定的【小楼荐诗】栏目组刊出。如有异议的诗友请留言跟小编联系。)

陈仁德点评:全诗元气淋漓,呼应得体,写景则历历在目,寄情则沉雄悠远,颔联精妙不可多得,尾联忽然宕开,意在言外。允称佳作。张庆辉点评:一二四联,俱出以景语,甚切季候,且非纯景语,有莫名惆怅在焉;第三联本欲代入个人身世之慨,如老杜“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类,然下语空疏,不够典型,终觉流于一般了。
陈仁德点评:有唐人《题都城南庄》韵致而别有新意。写当年女子之奇,不言其他,只言“灰蓝时代独红衣”,着墨不多,其鲜明形象即已跃然纸上也,留下巨大悬念任凭读者想象。惟起句稍弱。张庆辉点评:色彩比对鲜明,尾句亮了;灰蓝时代红衣女,想来应是改开前后的七十年代末吧?确系奇女子,年代故事引人遐思;“认新知”三字,稍凑泊,略费解,可酌。
张庆辉点评:借鱼佛对视之图,讽信任缺失之世,立意甚好,亦达之。刘鲁宁点评:绝句写得颇为幽默,运笔活;往深里想,更富哲思,立意深。大赞!
陈仁德点评:首联对仗精妙,寥寥十字描出桂花形神,尾联以小见大,想落天外,发人深省,犹见胸襟之雄阔。
张庆辉点评:为时代画像,且出以细节,出以诗家语,可补史。
张庆辉点评:有情景,有细节,读来亲切温暖,直欲随秋入画。
张庆辉点评:一般游子回乡感受,前二句典型细节丰富,的是故土风物;尾句直以抽象词“旧时光”出之,稍泛,不若继续结以典型景语,感染力或更强。
刘鲁宁点评:通过表象,作者敏锐地看到了它的另一面,这一面,或许极少,但赤裸裸地存在。这也是讽喻诗为大家称道的原因之一。
刘鲁宁点评:无论俗雅,能感动读者的便是好诗。转结精彩。
刘鲁宁点评:有声有色,有静有动,布局得体,造境唯美。
王震宇点评:霜风横几许,不敢看残枝——由花兴感,意绪虽觉消沉,实能写出人生暮年之感,读之令人低回不已。
王震宇点评:章法婉转有致,前半渲染,不动声色。第三联转出一层,逗漏消息,结意便有归宿。
王震宇点评:完全口语,诙谐玩笑中,婉而有讽,自具作意,神似启功。此类诗颇不易作,如无一点儿趣味、见识,只成贫嘴而已。
本期嘉宾简介

陈仁德 网名虞廷。重庆市忠县人,一九五二年生,中华诗词学会2、3、4届理事、重庆市诗词研究院院长、重庆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四川省诗词学会前副会长、香港诗词学会首席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
张庆辉 1970年生,重庆云阳人,定居云南昆明,《小楼听雨》诗词平台评论委员。曾任某都市报评论部主任,现自营传媒公司。爱诗词,好交游,性旷达。
刘鲁宁 网名老刘茶舍。《小楼听雨》诗词平台策划委员,上海诗词学会常务理事。王震宇 1975年生。辽宁省葫芦岛市人。师从孔凡章先生。著有《辽西三家诗》(合著)《独笑楼诗存》《剑南诗选》。《小楼听雨》诗词平台评论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