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诗歌周刊》蓝棠诗评•麦进通(32)【总第1159期】
中华诗评:
《踏莎行·郴州旅舍》简评
作者:宋 ·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评呗: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隐隐约约的雾霭中,数座楼台依稀可辩。迷迷朦朦的月色中,渡口在夜幕降临之中可见可不见。理想中的桃花源在望尽天涯中无处觅寻。可是,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怎能忍受得了?不解人意的杜鹃声声哀啼。斜阳西下,暮寒料峭。作者在前阙里细致生动地描绘了楼台烟雨与残阳孤馆在春寒料峭的意境中,表现了独身漂泊在外的游子情思,在一声声杜鹃萋啼中更加激化了漫天飞舞的孤愁绪。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驿馆里寄生的梅花,似乎承托着远方友人的音信,正如古乐府中传说的尺素之书,传递着温暖的关心和嘱咐,然而,却平添了我无法历数的别恨离愁。郴江啊郴江,你多么幸运绕着你的郴山流淌,却为何又偏偏要远行离彬山,孤独地流向潇湘而去呢?作者触境生情,一口气写下了后半阙传世佳句,以郴江对郴山的缠绵依恋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压力的感受和对人间桃源美好生活的向往,使纯粹写境状物的词章,升华了全篇作品的品位,激发了读者爱自然,爱生活的情怀,在词里高雅的意境里陶冶了美好心灵。
(译评:蓝棠)

【诗人简介】
麦进通,六O后网络诗人。喜欢游历山脉河流,考察人文地理。九十年代曾任青年文学会主席。中华诗社社长,中国诗歌周刊报社长,香港国际诗歌文学评论家。散文、小说、剧本和文学评论散见诸报端。超象诗派创始人。超象诗派宣言主张文学以真善美为本。诗歌的特性是抒情,诗歌的特征是语言美,诗歌的特点是审美不审丑,诗歌的特色是成熟的𠆤性语言表达。诗歌是本体抒情的语言艺术。诗人肩负语言的继承与创新。诗歌的形式终极意义是创造美。美是客观的存在,艺术创作是把美用形象展现出来。形象不仅是具象,抽象的意义形态也是形象。作者给予诗意的形象是意象。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意象是可以超现实的,意象的变化体现了诗歌的风格和流派。意象的组合空间是超象。一个或多个超象完成诗的神性生命。每一首诗都具有独立的生命。诗的文字是独立生命的载体从而可以修改和翻译的。诗是神性的语言,神性是人性的升华,至真至善至美。诗人是神性的觉醒者,诗人不仅仅是关注自己还更关注身外。诗人是现实时空的时代产物是宇宙的一个分子而不仅仅是诗的信徒。诗歌创作反对信徒式的山寨与克隆。每首诗歌的文字后面都有神性的独立存在。诗人在创作时才是诗人。诗人是自己作品的第一读者。

《中国诗歌周刊》
诗社机构简介
顾问:桑恒昌 非马 恒虹
诗评委: 蓝棠 西风 陈传燕
美术、书法顾问:
柯林胶 许广纪
社长:蓝棠
副社长:兰馨月儿 柯羽 羽君
主编:兰馨月儿
副主编:今生无悔 谭绿松
执行主编:羽君 思雅 江南
梁兵 高凉之子
美术总监: 曾志强(诗刊封面设计)
钟沛任
编委:
思雅 素宏 江帆
羽君 时光 一禅
吉祥 你若安好
大江 苏凌 娇君
景谦 黄山 阿郎
葛烨
宣传部长:强弓
主播团长:江帆
主播副团长:紫菱菱 曹钧 京鸽
主播总监:兰馨月儿
金牌主播:
远方的家 徒步 岁月如歌
蓝调 宝泉 刘静 思雨
问道 阿郎恋曲
宽厚的微笑 光沐
一、古诗词选稿中心
二、现代诗选稿中心
三、精品系列创作中心
(国风雅韵、新诗美韵)
四、专题创作中心
五、诗评工作室
六、“华之韵”朗诵团
七、审稿中心
八、音像工作坊
九、编辑工作室
十、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