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命运抗争的女人
文/潘云国
奖状、鲜花、掌声………
在南山火锅一条街开火锅馆的朱定兰,2004年被重庆市南岸区授予“自强自立的残疾人”荣誉称号时,当时她的眼眶湿润了,颤颤抖抖的走上领奖台,伸出弯曲的右手,接过这份生命中最珍贵荣誉。是的,这份荣誉对朱定兰来说来,来得大晚了,来得太不容易了。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朱定兰,现年57岁、作为一名残疾女人,从事火锅经营,不知不觉已度过了35个春夏秋冬。
穿越时光的隧道,岁月停留在1966年8月某日。那天,天高云淡,艳阳高照,天气闷热,让人喘不过气来。刚满2岁,天真活泼、生性好动,走路不稳的小朱定兰,摇晃着幼小身体,到隔壁生产队的窑子锅看叔叔们熬糖。
一场悲剧发生了!因屋里地面不平,刚走到锅边的朱定兰,不幸掉进高达100度开水锅里。在沸腾的水中挣扎,发出一声声的惨叫。虽被工人及时救起来了,但她那幼稚的身体己被严重烫伤,小生命己是奄奄一息。
父母得知情况后,用竹蔑提兜装起,立即将她送到重庆市内各医院抢救。时值文化大革命期间,医院乱糟糟的。在医院找不到医生,找到医生也没有药品,没有它法的父母,忍悲含痛的把她抱回家里。
望着浑身烫伤痛苦不堪的小生命,母亲含泪背着背兜,上山去采草药,精心给她疗伤。一个奇迹发生了,小朱兰竞顽强的活了下来!
伤愈后的小生命,身体弯曲、筋骨萎缩、双手变得僵硬、头发也落光光了,昔日幼稚可爱的脸蛋,布满了疤痕,模样十分难看。
幸运的是一双眼睛没有受伤,仍然是那么明亮。朱定兰就是靠这双明亮眼睛静观世界,审视人生。抱着残缺不全的身驱,凭着坚强的意志,付出艰幸的努力,读完了小学、初中、高中。
高中毕业后的朱定兰由于身体残疾,不能下地干农活。
“那时,我只能呆在家里帮助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以减轻家庭的负担。”但年青女孩内心却是十分不安的,因自已的重度残疾,前途渺茫,渐渐的产生了自卑感。
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了大地。1982年,父亲凭借党和国家政策好的机会,在老厂老街开了一家火锅店。
开火锅馆需要人手,勤奋好学、不怕吃苦的朱定兰从此有了用武之地。每天在店内帮父母择菜,打杂、算帐、收款,很多事情一学就会,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这样干了几年之后,充实和丰富了她的生活,消除了内心自卑感,点亮了她人生前进之路。
父亲渐渐老去。在父亲的坚持下,兄弟们的支持下,朱定兰接过父母的火锅店,变成为了老板。
作为一名残疾人,她不甘吃闲饭,意志坚定天地宽,暗喑下定决心,要经营好火锅店,“健全人能办到的事,我也能办到,并且能办得更好!”
往后经营过程中,朱定兰吃的苦,受的嘲笑,遭人白眼,也是一言难尽。
开门办店,必须对顾客身体健康负责,各种食品要洗干淘净,保证食品新鲜、越新鲜越好。我从不卖腐烂变味不干不净的食品,赚昧良心的钱。时值改革开放初期,供电紧张,照明常常都难保证,老厂地区三天两头停电,更别用说使用电冰箱。
她始终坚持小菜就地买,火锅店最好卖的要数毛肚、鸭肠,牛筋、牛肉、杂碎等,那时这些食材都只能在市中区大阳沟市场才有卖的。当时的老厂又不通客车,她就每天早晨3点钟就起床,不论三伏酷暑、数九寒天,都背着背兜走路到龙门浩码头,乘船到望龙门下船后,再爬坡上坎到大阳沟市场去进货,买好食品后,再费力淘神背到望龙门码头上船,乘车返回老厂。背不动了的时候,只好咬紧牙,用残疾的双手挽着背兜的绳子,使劲的拖,拖到有梯坎的高处,一只脚半蹲着,再弯腰驼背的继续背。后来长江索道开通了,改乘索道过江进货,轻松方便了很多。


有一件事,让朱定兰十分伤心。记得有一次到大阳沟去进货,有一个老板见她全身上下疤痕累累,一双僵硬变形的手,连钱都拿不稳,就在人背后悄悄议论说,长得像个丑八怪,看一眼都吓人,哪个还敢进店吃火锅哟。他说的话,深深的伤透朱定兰的自尊心。
朱定兰生性好强,痛骂了那人一顿,非要他赔礼道歉才依教。以后再也没有人这么议论了。
有人说:当两个人相遇,接下来不是故事的故事就发生了。朱定兰开了火锅店,火锅也成了她的红娘,在店中她遇了人生的另一半小严。命运把两颗心紧紧的连在一起,爱情的火花在这个小小的火锅店熊熊燃起。“我不嫌他家穷,他不嫌我人丑,我俩从认识到相知,最终走上婚殿堂姻。”从此你帮我助,心心相印、安家立业、抚养孩子,家庭有了温暖,人生走出了低谷。夫妻双双挑水浇园,日子越过越甜蜜。两人共育的儿子也特别争气,完成大学学业后,从众多应聘人员中脱颖而出,被海南航空有限公司录用,成为客机上的一名空中安保。
跟火锅打交道有40个年头了,不少当年一道开火锅店的老板,有的店多次易主更名,有的店因亏损人去楼空,而老厂老火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却长盛不衰,屹立不倒,这其中有什么奥秘?
“作为个体户,生意人,奉公守法,诚信经营、热情服务是前提。”朱定兰说。
她始终把顾客当自己的亲人朋友,衣食父母,买单结帐,亲兄弟、明算帐、明码实价、不能亏顾客,来我店吃火锅的,都是熟人回头客。
为人做事应先学会做人。做人要有孝心,办事要讲良心。朱定兰母亲已经80多岁了需要照料,老公的母亲也要照料,还要照顾无法行走瘫痪的哥哥,朱定兰没有一句怨言;凡到店吃火锅的顾客,不论生人熟人,坚持钱足量够,一视同仁,算帐收费,决不多收一分钱。
对待员工像兄弟姐妹一样关心、关爱他们。凡员工不论生疮害病,家庭有困难,她都会热情帮助,主动替他们分忧。员工家办红白喜事,她会主动凑份子钱。店里的厨师和服务员,有的跟着她干了三十多年了,大家同甘共苦,共同创业。
老厂老火锅立足重庆,面对工薪族当地人,决不随意跟风搞豪华装修,决不随意涨价。坚守自已的底线,不贪大、不求名,不计较钱嫌得少,在激烈的竞争中只要不亏本,有点钱赚就好。
“我虽是一名残疫人,人残不可怕,可怕的人残志也残。残疾人也应当自立自强。”几十年来,朱定兰总是用这句话自勉。

(南岸起风景——南岸区作协/南岸区私个协联合采风行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