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踏大地 仰望天空
——记我的同学张兴源兼及其诗
高旭明
我的同学张 兴源是位立足于大地,仰望天空的诗人!
我的另一位同学权正民把张兴源比作追日的夸父和推石上山的西绪弗斯,诚如斯言!这是再恰当不过的比喻啦!不幸的是我正是那个平平庸庸、慵慵懒懒、不思进取的同学,无法写出确当的评论,来评论兴源同学于万一,只能发些感想来敷衍,以慰同学厚望!
我对兴源同学的第一个印象是仰望天空,这是写实。他的头总是向上仰起再仰起,仿佛天空里有些什么要他寻觅,他所搜寻的大约就是所谓的缪斯之神吧!即使在教室里,听课时也是这样,仰起的头颅,执着的眼神,似乎要穿越天花板,与缪斯之神交流,神游万里,心驰八极,斯之谓也!那时的我还无法理解他!同学权正民说,读张兴源的诗,会使你找到心灵的慰藉所,精神的栖息地,感情的释放阀,让你感到中国文字文学文明的优雅优秀优美!恕我语拙,找不到更好的语言来形容啦!传说苍颉造字,“天雨粟,鬼神泣”,语言文字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能够掌握它的人,一定也非等闲之辈,兴源也注定是诗坛里运用语言文字的腕儿!
仰望天空,是他在神游;倾听祖国的心跳,而又使他成为立足于大地的大地之子。他的精神像那只鸽子:“飞过/飞过/飞过/飞过了大洋/大洲/高山/湖泊/跨越高山险阻”,无论什么样的障碍,都无法阻挡向往缪斯之神的精神穿越,而“鸽子/翅膀/下面/却/清楚地写着/中国”,这显示出诗人又是立足于祖国大地的!他又是植根于黄土地的树木,他在倾听着祖国的心跳“静静地贴在地上听母亲的心跳/再用一只手紧紧按住我自己的胸口/呵呵母亲的心律跟我一般平稳/她贵体无恙啊我微笑着”……真可谓赤子之心! 立足大地,仰望天空,发于歌咏,这便构成丁这位性情中人的诗情世界!
我对他的另一个印象是,他富有激情,这同样是写实。他激情澎湃,诗情湧流,最能反映这一点的,是他的那首很适合朗诵的《献给青年》。请听:“最美丽的花朵不是玫瑰不是芙蓉不是牡丹/是最明媚地开放在少女肩头那璀璨的笑脸/最秀丽的风景不是桂林不是西湖不是黄山/是诗的天空恣情遨游的双双白鸽对对雨燕/最明亮的星辰不是北斗不是牛朗不是织女/最动听的名字不是主席不是总理不是议员/而是潇潇洒洒地踏响了人生桥梁的当代青年”这就是他所讴歌的当代青年。他(她)们的笑脸最美,他们的激情如飞鸟在诗空中遨翔,他们的星空最美,他们的名字最响亮!诗句仿佛泉水湧流而出,一泄而下,不可止息。所引后两句不禁让人想起高吟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太白。不仅是蔑视权贵的傲岸品格,也是当代青年的特质,这是他对当代青年的期待,他所讴歌的,就是这种既有美的品质,又有傲岸性格的青年才俊!“诗言志,歌咏情”,没有激情是写不出来这样的诗句的!
兴源的诗有现代派的风格,这仍然是写实。80年代,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文学艺术界也迎来习习春风,诗歌领域也西风东渐,吹进了现代派诗风,诗歌里诡谲的意象,不加标点的意识流诗风,让人耳目一新,大开眼界,原来还可以这样地认识世界,用这样的手法写诗。当时中国诗坛的诗人们,特别是年轻诗人,都或多或少受到这种诗风的影响,兴源就是其中之一。
高建群先生说他“出道很早”,大约说的就是这个时期。当年,他让我看他诗的手稿,我就能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这些特点,在他的处女版诗集《岁月的浮雕》里就有体现,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献给青年》这首朗诵诗也反映出了这一特点,整首诗运用,“不是…不是…不是/是…”的句式,文不加点,一气呵成,让人感到痛快淋漓。“最晶莹的不是星辰不是仙后不是大熊不是天狼/是闪烁在母亲心头对江河与大地的深深眷恋/最动听的名字不是诗人不是教授不是学者/而是勇敢地创造着辉煌人生的当代青年”湧流而出的诗句如江河奔流,一泻千里,是何等让人快意!
在他诗句里可以窥见艾略特的影子,却没有《荒原》里病态社会病态的人病态的场景,诸如不死不活的,亟待精神解救的人,老鼠踢着白骨的令人毛骨悚然。即使在他的第六辑《灵魂的鞭》里自称“粗鲁的诗行”的五首诗中,也充盈了满满的正能量,在《生活充实的人们》一组诗中,也只是在善意地警醒人们不要再浑浑噩噩,沉溺于无聊的日常生活!《贪官》一诗,把贪官比做庸医,“贪官/其实就是庸医的别称/他们的职业/乃在于把民众培养成/理想的病人”,“而他们的最高理想/是要把整个国家/变成一座外科病院/以便他们的屠刀/在任何一块/无病的组织上游走时/找到合理的借口/并能写出麻醉效果最好的/主刀结论”,这是对贪官直诛其心,配合了反腐倡廉的国家意志。现代派诗风的借鉴,只是为了一种诗歌表现形式的突破,诗歌表现手法的创新!借用新的表现手法,突破固化了的诗歌表现形式的藩篱,通过张兴源的诗我们可窥其一斑。
张兴源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作家,这一句更是写实。他的诗作诗句有昂扬激越奔放之情,他的朗诵诗就是写照,他也不乏柔情,倾听祖国的心跳,迷踪情海,体现了他的儿女情长,他曾遗憾没有抛弃工作俗务专事创作,让成就更加辉煌。其实正是他不能割断与祖国与大地与厚重的黄土地的联系。“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厚厚的四本专著,足以引以为荣,又能泽溉后人了,遗憾似乎是不必有的了!立德、立言、立功,有其一,立于斯世,于愿足矣!
有幸与这位“上句艾略特,下句韭菜园”的诗人同窗,有幸与这位扬起鞭子,在厚重的黄土地上犁出道道犁沟,击碎一抹晚霞,又被女人臽进陶瓷盆里,演绎成故事,在北方的河,杏子河畔笔耕不辍,扬起精神之鞭,时时烤问着灵魂的诗人共享他的精神食粮,我之幸也!愿这位站在“脚印磨不直/单车碾不直/风吹不直雨打不直”弯弯曲曲像毛细血管一样的,延伸着北国野性和幽怨文明的小路上的黄土地诗人放歌长啸!愿他永远脚踏实地,仰望天空,在诗的星空更加璀璨耀眼!
2020年12月30日于宝鸡植物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