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阮郎归-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
2021年10月25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日。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这是新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也是世界正义力量的胜利。

50年来,多边主义快速发展,世界格局深刻改变。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极大增加了维护和平与发展的力量。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并以自身发展书写了人类进步的传奇,为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50年来,世界各国利益日益休戚相关,命运更为紧密相连。如今,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人类面临多种风险挑战。全球性挑战需要强有力的全球性应对。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主张以联合国为平台,凝聚国际共识,共同应对挑战,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正确选择。

“我们将继续积极推动中国同联合国合作迈向新台阶,为联合国崇高事业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是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讲话时,中国国家主席开宗明义向全世界作出的重要宣示。

联合国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座重要桥梁。对中国而言,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至少有三方面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这一历史性事件为中国逐步融入以联合国为核心的战后国际体系打开了大门。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这一事实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从政治、法律、程序上得到公正、彻底解决,为中国深入地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奠定了基础。


正是以此为开端,中国加入几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参加了600多项国际公约及修正案,成为国际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其次,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并被视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战胜强权政治和霸权行径的胜利,深刻影响了世界发展趋势和格局,为全球和平力量注入积极因素。
再次,为中国融入全球市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中国逐步参与到联合国经济发展领域合作中来,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途径,推动了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对此后50多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不仅让中国进一步融入了世界,也为联合国更好地发挥作用,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注入了巨大动力。
正如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吴丹所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绝不会成为真正的联合国。因此,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最大的出兵国,中国迄今参与了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支持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前10年实现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去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发起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紧急人道行动,积极兑现把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承诺,有力支持了联合国相关努力。

对于中国在联合国的贡献,现任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中国是联合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和主要参与者,也是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的支柱,发挥着核心作用。”


笔者认为,中国与联合国的合作不仅为中国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提供了更多机会和广阔平台,更推动联合国各项事业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值此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之际,面向未来,相信中国将与联合国一道,坚定捍卫多边主义,在世界和平与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和公共卫生危机、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作出更大的贡献!特赋《阮郎归》为评为纪。
万邦联大五星鲜。*
理正始入弦。
乾坤晴朗逐云烟。
世情惊觉眠。
暴雨过,荷池潺。
维和花欲然。
霸凌失道渐边缘。
大同追梦圆。
注*指,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
——2021年10月26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