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省非,1941年出生,湖北省浠水县人。曾任某军区宣传部处长,湖北省轻工业厅办公室主任。退休后任《湖北诗词》执行副主编《荆楚对联》主编多年,2009年被选为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2014年被聘为中联会顾问。同年被中联会授予中国联坛最高奖第二届“梁章钜奖”和第二届“联坛十杰”称号。出版有《省非联选》等。

民歌是乡愁酿出的声乐酽酒
——说说为什么编《浠水民歌选辑》
郭省非
中国民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工具书将民歌定义为:劳动人民口头传唱的诗歌,包括山歌、号子、小调等。有时泛指歌谣。内容多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感情。
我理解,“民歌”的灵魂就是一个“民”字。民歌首先是人民的歌,说得通俗点就是老百姓唱的歌,是大众唱的歌,也即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唱的歌。民歌还是民族的歌,中华民族有56个不同民族构成,如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等,各个民族的民歌各有各的韵味特点,甚至一开口就能辨别出来。民歌又是民间的歌,是民间男女老幼一代代口口相传继承下来的音符,是乡土味很浓重并且活泼无比的话语。民歌也是民俗的歌,地域性地方性很鲜明,不仅各省有各省的民歌,甚至不同的县唱同一首歌也有腔调上的差异,而方言则是民歌民俗性的显著特点。民歌更是民心的歌,说的是心里话,唱的是心里事,是真心的袒露,是真情的表白,是心的原汁原味,一点也不掺假。民歌是年深日久酿出的乡愁酽酒。如果是有过背井离乡体验的人,一定会记得当听到家乡民歌时,每每会产生流泪的激动,那种亲切感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我曾在东北生活过26年。对浠水民歌的爱恋无比强烈。
浠水民歌,很多是与英山、罗田为一体的。我是浠水鸡鸣河人,那里正是三县交界处,很多民歌是分不出县域的。1949年我8岁,听到过大人们唱的很多很好听的民歌。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一段时间里还有传唱。但在极左时期一些传统文化被当作“封资修”而统统打倒,民歌几乎断了层。1978年12月改革开放后,一些健在的老人开始将几近失传的民歌又重新传唱起来。
近些年,我回到从鸡鸣移民到大马的闵新桥村,老伴王少芹邀来她年轻时的姊妹吴莲香、周凤春、许淑英、郭明香、徐军、周水鱼、张细桂等在一起集会,有时回忆性质地哼哼一些老歌。现在网络发达,点开浠水民歌,也能有歌唱视频和歌词。但是,有些传唱的民歌中夹杂有不健康的词句,有的在传唱中走了样而不符合客观实际。有鉴如此,我动了个念头,搜集了一些仍然在传唱的民歌,对于有些不合时宜的词句进行了必要的修改,有的作了部分补充,有些就原有的曲调重新创作了一些歌词,还收录了几首黄梅戏歌和外地的民歌。从而编出这部《浠水民歌选辑》,以飨浠水的乡亲父老和兄弟姐妹,并以此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献礼!
2021年10月1日于汉口南京路汾阳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