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红
原创 陈昌华 朗诵 李晓军
音乐设计 李晓军 制作 一方文化

第275期
这是晚舟归航引爆的热词
从那袭红色旗袍到那封空中来信
一下传遍了万里神州
心心相印的红色基因
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传统
春联剪纸鞭炮红灯笼
五千年长河波澜壮阔
源远流长的一脉传承
根深叶茂的中国红
生生𣎴息的中国红

这是翠亨村种下的共和
辛亥革命扭转了乾坤
驱散了封建王朝的黑暗
开始了改朝换代的新生
这是南湖红船开辟的航线
铁锤镰刀的交相辉映
南陈北李率领着13位船夫
驶入了惊涛骇浪的征程
开天辟地的中国红
史无前例的中国红

这是八一打响的第一枪
被宰杀的羔羊如梦初醒
血债只能用血来偿
革命必须用枪拼命
这是井冈山播下的火种
炸响了黄洋界的炮声隆隆
只有用农村包围城市
中国的红色政权才能生存
土枪土炮的中国红
星火燎原的中国红

这是遵义会议的绝路逢生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
踏平了万水千山的险阻
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这是延安窑洞的油灯
点亮了论持久战的光明
十四年的腥风血雨
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欢庆
万水千山的中国红
血战到底的中国红

这是百万雄师渡大江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浪淘尽青天白日旗
升起来八一军旗红
这是韶山冲升起的曙光
照亮开国大典的旭日东升
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万里神州唱响东方红
日出东方的中国红
翻天覆地的中国红

这是仁人志士的前赴后继
纪念碑下的无数人民英雄
黄河长江的后浪推前浪
鲜血浇灌了基座碑身
这是跨过鸭綠江的英雄儿女
打败了美帝为首的侵略军
爬冰卧雪的长津湖
坚守胜利的上甘岭
鲜血凝成的中国红
保家卫国的中国红

这是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
这是东方红卫星的乐曲声
这是神州大地最美的图画
这是沧海桑田最新的风景
这是焦裕祿的鞠躬尽瘁
这是王铁人的铁⻣钢筋
这是欧阳海的青春之歌
这是雷锋的普通一兵
奋发图强的中国红
顶天立地的中国红

这是改革开放的洪流
春雷春雨春潮春风
春天的故事改变了中国
古老的华夏焕发了青春
这是百年游子的回归
香港澳门两个双胞胎弟兄
一前一后扑进母亲的怀抱
总设计师伟大的发明
一国两制的中国红
中国特色的中国红

这是绿水青山的生命线
这是金山银山的聚宝盆
精准扶贫拔掉了穷根
富裕路上大步飞奔
这是来自地球的中国公民
神舟飞船搭载着中国梦
和浩瀚星球握一握手
会一会宇宙的老友新朋
鲲鹏展翅九万里
扶搖直上的中国红

这是兩个百年新的启航
新时代开始了新长征
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万众一心,砥砺奋进
这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挑战和机遇共同并存
还得坚持基本路线𣎴动摇
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加繁荣昌盛
不忘初心的中国红
薪火相传的中国红

这是九千多万党员的信仰
入党誓词还那样庄严神圣
同志们仍须继续努力
对党忠诚,奋斗终身
这是14亿人民的选择
咬定青山𣎴放松
龙的传人龙的子孙
定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东方𣎴败的中国红
世界花园的中国红
2021年10月5日

(作者:陈昌华,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历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宝安风》杂志社社长,深圳市企业报刊协会会长,现任深圳市文学学会诗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作品曾见于《诗刊》《解放军文艺》《飞天》《青春》《牡丹》《人民日报海外版》《工人日报》等。出版诗集《印象与烙印》《旗帜咏叹调》《深圳编年诗》文集《企业常青藤》。副主编《九都诗踪——洛阳四十年诗歌选》,主编《诗路花语——洛阳七十年诗歌选》五集电视剧《贴廓巷56号》编剧、制片主任,18集电视剧《白居易》制片,打进好莱坞的第一部中国电影《砚床》制片主任。)

(朗诵: 李晓军,一级播音员,洛阳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业务指导委员会原主任,资深播音员主持人。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朗诵艺术团洛阳团艺术总监,九州风雅颂朗诵艺术团副团长。多次担任洛阳市牡丹文化节和洛阳市重大活动的主持播音工作,2004年担任前中央军委主席阅兵现场解说。一位致力于朗诵、表演艺术的传播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