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文学的深度评论,不要去考虑点击量】
现在网络上也有以点击量多少来衡量作品好与否的依据,这是个误区。在网络以娱乐为主和导向的实际情况下,含有深度的文学评论究竟有多少人在问津之后能够耐心看的,也有的点击量甚至几十万的事实,能否证明其中的有效成分都已经被吸收了的真伪,是无法衡量和鉴别的。
面临这种情况也就给评论人提出了一个定位意识,则如何更加确证、确真、确实。从相对论的角度看,任何文学作品的阅读量,一般都按读者群的层次来分别的。但是作为评论这一块,就不会出现离奇的阅读量的认为,是指对所评文章的最终消化和吸取的量比参考。这也是很多传统的评论家不愿意参与网络评论的原因,也是草根作家们迟迟没有出人投头地的原因之一。
因此网络评论和传统的纸质评论之间的差距和矛盾不可能调和。同时,老死不相往来的和互相瞧不起的潜意识,也在日久天长的影响着网络和文坛。这个现象不可能解决和统一。
这时候,以点击量的多少来衡量所谓的繁荣与优劣,具体到一篇文章上,说服力如果深究的话,恐怕值得商榷。也就出现了网络上拉选票,拉投票的怪象。比如,拼命转发,让大家打开看,而不是处于自愿。这种现象还会继续发展下去,直到出现拐点为止,但这个拐点在什么时候出现,以什么形式出现,只能顺随。
还是要说一句,既然选择了做深度评论,就好好做下去。因为阳春白雪,和者盖寡这个道理,有些人是知道的。
202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