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长江6300余公里,中国第一大河,是我国河流中水流量最大的。历史上,却发生过两次长江水“突然”消失,也就是“断流”。“断流”地点,只发生在一个地方,就是江苏泰兴。这事引起我极大兴趣。
长江第一次断流,历史记载,发生在1342年,元朝。断流持续了两天,很多渔民亲眼见证了江水从有到无的过程。第一天大家很害怕。第二天,就有胆儿大的下到江底捡鱼虾。当更多的人进入江底时,汹涌的江水从上游奔流而下,很多人来不及逃命。
第二次发生在1954年1月13日下午,平日里波涛汹涌的长江,突然没水了,江中的船,纷纷搁浅在裸露的江滩上。直到两个多小时后,“消失”的江水才重新奔流而下,恢复正常。
历史上仅有的两次长江断流,为什么都发生在江苏泰兴呢?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地球板块位移;更多的学者倾向于“古裂谷”之说。但大家还发现泰兴位于北纬32度,也就是“神秘的北纬30度”附近。在北纬30度,存在着许多神奇的自然现象,例如尼罗河、长江、密西西比河等世界知名大河,都在这一纬度入海。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埃及金字塔、魔鬼百慕大三角等,也都在这条纬度线上。
无法解释。我笑问:“是外星人来过泰兴吗?”
此刻,我们站在泰兴的“健康长江泰州行动”指挥中心的四层楼楼顶远眺,前方就是曾经的长江断流处。咱们把手机镜头往前推着看。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下一次“断流”。
我发现指挥中心一楼大门的玻璃反光有点意思,于是大家假装“外星人”拍了张剪影。好玩嘛。
近年来,泰兴市委市政府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划出50%的岸线实行永久性保护,实施12公里长江生态湿地和绿色廊道建设工程。
这里是泰兴长江生态湿地和绿色廊道。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棒棒哒!
刚到达这里,我们的手机就收到警告短信:“你已进入长江泰兴禁捕区域,贯彻长江保护法,严厉打击非法捕捞和垂钓行为,涉嫌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十年禁捕、功在千秋!”【泰兴市禁捕办】真好。
到泰兴市,黄桥古镇是要去的。这里有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1940年,陈毅粟裕领导的黄桥战役就发生在这里。这场战役奠定了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坚实基础,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
黄桥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名镇。近年来,泰兴通过不断挖掘,充分利用黄桥古镇独特丰富的红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这里还有何氏宗祠。
在黄桥古镇,我们与泰州晚报副刊“坡子街”的刘姓三兄弟作者见面。他们虽在不同岗位,却同样出色。
三兄弟之一的江苏黑松林胶粘剂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鹏凯告诉我,他们这里还兼任化工作家协会秘书处。才三十多人的厂,却办有《黑松林人》季刋和《黑松林文学》。
作为泰州晚报摄影版“泰会拍”的顾问兼指导,和泰州晚报副刊“坡子街”的作者,我这次应泰州晚报总编辑翟明邀请前来过国庆。在古镇我们自拍一张。请注意照片的背景:远远的两位路人进入镜头,增加了照片的现场感。
黄桥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至今保留完好的明清建筑就有2000余间,以及少量的宋代建筑。现有东、南、西3片传统古街区,总面积近30公顷。
哦,全国著名的“黄桥烧饼”就来自这里了。2003年黄桥烧饼荣获“中华民族小吃”的称号。
沿街一走,看到小朋友们在学下棋。这个小胖丫头表情丰富极了,特别可爱。
晚上,我们坐在凤栖小镇星乐餐厅看夜景。挺美的。
不妨透过玻璃窗向外拍。室内室外浑然一体,有点新奇感。
在泰兴,交了一个好朋友。这个开朗活泼的美女陈丽,就职于当地宣传部,同样是泰州晚报“坡子街”的散文作者。
这样拍,那样拍,陈丽成了我手机镜头中的模特。她得意地把照片发给好友们浏览一番。
回到泰州城,我和陈丽在泰州晚报总编辑翟明家里做客。熟透的柿子、残存的无花果,都是我们的“战利品”。热情的翟太太董玉兰,跑前跑后,乐不可支。
《萌姐支招》是《北京晚报》的名牌栏目,出过书,司马小萌著。
司马小萌近影
司马小萌,高级记者。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摄影专业,曾任《北京晚报》摄影部主任、家庭生活部主任。是第八、第九和第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十届北京市政协常委。近年来,一直在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号《司马小萌走哪拍哪》中,进行手机摄影公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