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文学评论写成新闻通稿时】
传统评论家看不起网络评论的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网络评论的千篇一律的通稿模式,这也形成了固守意识的继续传承。但也不排除其缺少活性意识的持续发扬与光大。世界上的灯盏有无数和多型的存在,也给文坛评论界的万紫千红带来了某些注释。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其理论滞后的现象,其实也和文坛的评论现象如同出一辙。文学评论的滞后现象,仅仅从数量上和人员上,已经远远落伍于创作队伍的后面。尽管各省市都有评论家协会,但真正为草根作家摇旗呐喊的有多少,自己心里有数。
草根作家的风起云涌,以其突破的态势而显得势不可挡的事实,有多少人在正视与扶持。这是谁家的任务。现实中大量的文学作品在等待所谓的评论人出现,当然也需要评论家们站在幕后给予指导的可能与计划,应该在筹划或者在某地实施当中。但愿如此。
草根作家的数量远远超出了体制内作家的数量之上的事实,在如何引导和发展中,最切忌空淡的就是评论人员和数量,以及对象的接轨上等这些细节的落实。各种冠以评论家的协会和人员,抽空尤其给草根作家一些有用的指导乃是当务之急。不要一讲此话,就可以骄傲,因为你一旦挂了名就要起作用,哪怕一点点也行。反之,徒有空名有什么意义呢。
202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