湼岂吾缁 孰重后歌
一一送 别 白 航 先 生
鄢家发
幸因腐草出 敢近太阳飞
一一杜甫

一位老人静静地走了,
在中秋临近的夜……
高楼病榻,没有鲜花与挽辞,
今夜月未空升,平静如初
他合上一双百年睿智深遂忧沉的眼晴
比刻,满城灯火,留给大地旷野暗夜《萤火虫》的光亮……
从河北高阳路台营小村,燕赵子嗣,涉易水,滹沱河畔,
唱《雁阵》南飞之歌,剑门关隘,存剑南诗稿,浣花流经
啸秋风草堂赋,益州禅院旁,咏萤火小虫敢近太阳之飞……
归来者归来,写《往事.》,咏《故园九咏》,挑灯疾書,
一间小小的木板编辑室,《星星诗刋》杂志社,诗垦地,
家园,油墨清香, 一字字,一行行簿如云霓之天籁
流莹,一夲夲,厚重如大地斑斓承百年苍桑与憧憬……
何谓诗与远方与梦想
《星星诗刋》 成都红星路布后街二号
行进的战士,燃火的诗情
负重前行,百折不饶,一颗燃烧闪耀的星
承载着星星人无限思念怀想……
今夜,让夜色退去,敝开所有的台窗
天堂之上,仰天穹星际,一颗是青春,一颗是爱情
还有一颗是诗与远方……
漠野,高岺,溪峪远山和雪……
布后街二号小院的月桂与铁树,蝉鸣高梧,泥土
残砖角下的一只蟋蟀,一把临北墙的滕竹旧靠椅
古色古香的芬芳……
恍兮惚兮,逝者如斯 都快半个世纪了,
难忘的一九七九,文学春天,《星星诗刋》复刋的日子,
归来者,创办人,诗歌前辈,编辑同仁,共同开拓
诗的辉煌,星星点灯,照我今生今世,岁月难忘难舍……
昨夜,梦来,木格子窗棂上 己落满菊英,
仿佛仍有您的问询的声音,星星样书出来没有
谢谢,然后埋下头去,扶一扶那白色深度眼镜……
窄仄的编辑室,信函稿件堆积,如一座座小山,
还是那间角落里,一张斑剝落漆的松木案桌上,
我,仍为先生您,泡着一盅新茶,三花茉莉,
正冒着热气……
都秋分过了,起风了,屋外风凉露寒,天高路远,
布后街二号,仍等您回来坐上一会儿,歇上一歇……
吾师白航,白航先生……

写于辛丑年中秋,重写于辛丑八月
二十六日 成都龙泉驿洪河白鹤乡宅

中秋己过,秋分时分……
秋夜阑珊,晓梦残延,龙泉山下,忽然一阵又一阵的风雨袭来,好象在不停地洗礼,这一座城市夜的喧嚣与火尘,东郊之远,山地,丘壑和路衢……
《白航告别会》。 凌晨六时,白鹤乡驿,经三圣乡,夜途穿行,先生家人亲属,《星星诗刋》龚学敏,自国,萧融,海兵,黎阳,枫叶等新老编辑同仁,送别《星星诗刋》创办人、原主编白航先生最后一程。星星人送星星人。

回家的路,先生安祥地走了……
相儒以沫,家人邓治德说,孩子刘彦从海外几千里匆匆赶回(因疫情隔离),还未见父亲一面,原想疫情好转,接他回来,全家过个中秋,想不到突然走了,赶过去和他父母亲人团聚,去了天堂那边,白航回家……邓治德老师无尽伤情叹息……

悲乎,壮哉,先生离家,十一岁,北上求学,追随革命,白洋淀,滹沱河,紫荆关,过易水,太行鏖战,南下西南,夺剑门关隘,涉罗江,留剑南诗篇,戎装列队,古城春晓……
北上巴山,川北建政,嘉陵江畔,年青的文化战士,谱写共和国新歌新曲……
壮燕赵悲歌,逐鹿西南边陲,御戎投戈,笔走龙蛇,草堂宅畔,益州禅院,撷英汇萃,创办《星星》,共和国苐一夲诗刋。五七年风暴,因《草木篇》懼祸,流落荒野二十年,金沙江畔负荆,饥饿,流浪,开矿,垦荒,深山牧羊人,经历人生险阻坎坷……

夸父逐日,精卫填海。
读《山海经》,惺惺惜惺惺,拳拳初心,十年《星星》平反路,,星星重光,归来者一路走来,鲜花重放,呕心沥血,秉烛夜书,承杜翁诗笔,人间苍痍,写《杜甫与李白》,解放思想,校正航向,包容并兼,纳百言,百花齐放,饮风沭雨,呈《星星》百年诗歌灿然自由之路……
流沙河先生说,诗歌蔡元培。老诗人艾青说,白航不白航,石天河老人说,我们糊糊涂涂就老了,那个时代已不存在,但活下来,“落得个一身清白”……

湼岂吾缁,孰重后歌。
先生于我,知遇之恩,1979年入职《星星》始,同室编輯生活近五十年。老师前辈,同舟共济,共忧患共喜乐。先生历经屈辱,待人却仁慈宽厚,没有一点作派做上的架子,律己宽人,严正清廉,平易谦和,关心同辈下属,79年冬天,流沙河先生平反归来,暂住一间潮湿的陋室里,先生主动凑钱,嘱我送去一个烤火的蜂火煤炉子和简单的家什;白峡老人从康定回来,孤身一人,先生因我年轻,时叮嘱我,按时送去新出《星星》,并代问起居……许多边远的青年作者的作品,尽力遴选刋登,当得知作者生活上有困难,还汇去款额,以解危难之急,亲力亲为,默默而无声……
独立特行,坚持诗歌创作的纯洁性,记得八十年代中期,先生无意说了一句,“诗,离政治口号远一点,离生活近一点”,而受责难,无奈的捡查与抗争。创《朦胧有人爱》专栏,开诗坛先河,对朦胧诗的包容与引领,办中国星星诗歌节,评选北岛,舒婷,顾城,叶文福,傅天琳,李刚等,《中国十大青年诗人》。
复刋以来,同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作品,不参与夲刊举办任何评奖活动。编辑人员的作品在本刊发表次数,也有名文规定。严已宽人,以身作则,坚守办刋方向。面向青年,面向边远基层的诗歌作者,面向全国新老诗人。

耳濡目染五十年,纳于言,敏于行。但先生有两句话,却让我铭记于心: “做编辑,多读点书,要耐得住寂寞;写诗,真情实感,贴近生活,热闹的地方少去。” 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写诗……
天堂那边,仍有星星……
写于2021年10月3日成都龙泉东山白鹤夔石山房

作者简介:
鄢家发 ,男,汉族,当代著名诗人。1946年出生,重庆万县人,曾用笔名劳燕,春华。1988年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政治系。1968年中专毕业后参加工作,历任四川省武胜石油工程学校教师,成都石油总机厂干部,《石油报》编辑,《星星》诗刊编辑,作品组组长,编务室主任,副编审。1971年开始发表作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蝴蝶帆》《寂地》《边地雪笛》《永恒的漂泊》《回望与歌谣》《散落的烛光》等多部诗集。
获奖荣誉:四川省第二届优秀作品奖、全国首届冰心杯奖、第四届四川省文学奖、全国首届大红鹰杯文学奖等16次、曾经6次获全国马年杯奖、作品入选国内外多种选本。
──选自涂鸦路上《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