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佳林,也就是在网上经常看到的晴耕雨读。我只有高中文化。做过代课老师、当过乡广播报道员、乡企会计。88年开始发表作品,以散文见长。陆续有作品获县、市、省、国家级大奖。散文《咱村的青年街》获2007年度全国农民散文大赛一等奖。作品在央视十套子午书简播出,央视名嘴朗读。所写的作品见诸刊及网络平台。你知道不,我还有一个最大的爱好:就是有声演播!播的咋样?一会儿你听听不就得了!
书归正传,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谁?风雨一度。谁是风雨一度?董志勇呗。
这董志勇,1978年出生,和我一样是满族,中共党员,工作在北镇我的老家,他在综合执法服务中心上班。这年轻人岁数不大,可他喜欢北镇历史文化,擅长古诗词等,是个典型的北镇文学爱好者。他就是喜欢家乡大山大河、历史过往,热衷于宣传北镇的悠久历史、不俗辉煌和光辉灿烂。
这不,他在工作之余,记录了大量的北镇的人文历史。我的老朋友、梦圆医巫闾平台主编程占全把它整理出来,让我给大家讲述讲述,还特意整了个专题叫《佳林开聊之风雨一度说北镇》下面你就听好了——佳林正式开聊!

有诗云:
天开静域辟河川
雾锁红尘听汩泉
乱世繁华空寂寞
席文枕典不孤单
祖居木叶朝东向
道隐石棚避暑寒
河浚功成铭百世
诗词雅句逾千年


一首诗过后,我们就开始:佳林开聊之风雨一度说北镇第二回——
木叶山庄隐居人
北镇市龙岗子村小石棚,有辽东才子刘春烺隐居过的“木叶山庄”。 木叶山契丹人的祖山,也是契丹人祭天之所,是辽朝“天人合一”的神圣之地。刘春烺的“木叶山庄”虽然不是真正的契丹人祖山木叶山,也可谓是天工开物的世外桃源。石棚悬于崖边,谷底流水潺潺。登临高岗,盘山路而下,青岩松影婆娑,溪径晨雾缭绕,恍若仙境。厌倦了俗世的纷纷扰扰,繁华中切感无味。便携好友李龙石隐居木叶山庄,吟诗作赋,游目骋怀,别是一番滋味!
光绪20年,新民柳河泛滥。朝廷驻奉天将领左宝贵将军推荐他去治理。刘春烺独任其事,带领民工日夜奋战,如期完成治理柳河任务,受到柳河沿岸百姓的称赞。使台安、辽中、海城、盘山、镇安(黑山)等县潢潦之区变为沃壤。今天,辽河一带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全省重要的商品粮产地,刘春烺当年付出的心血功不可没。
庚子之岁,义和拳起,俄军占领关东。兵匪相仇,淫抢烧杀,民不聊生。刘春烺虽已以隐居闾山,由于辽河两岸民众呼吁,与李澍龄一起出山,会同德彬、冯绍唐四人起草《为设大团四乡公启》和《两河同盟书》等文件,禀明大宪。并牵头成立新民厅招抚局,招安绿林豪客,按地筹饷,设立大团。保荐冯麟阁、张作霖等多股土匪弃暗投明,使辽海地界的社会局势得到初步稳定。
刘春烺一生创作大量诗歌与散文。据李龙石在《李龙集》中说:仅在1900年以前两人在木叶山庄隐居时统计,就存有6000多首诗词,他仅留下一部《看云听涛馆集》,在台安、海城、北镇和盘山县志上均收藏他的诗作,但总共仅有160首,此外还有一些散文、呈启、奏折之类的文稿,这是他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富的文学遗产。

策划监制:程占全
作者:董志勇
演播:徐家林
编辑:佳美 艳玲
合成:苏佳美
总监制:王东
系列节目:《佳林开聊之风雨一度说北镇》由中国 北镇 梦圆医巫闾多媒体平台 出品
更多精彩,请关注《梦圆医巫闾》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