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一场“结缘诗歌,疗愈心灵”的微访谈在微信视频号上展开。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曲樑接受视频号“田雨诗疗愈”访谈,讲述了自己如何结缘诗歌、自我疗愈并转型音乐发行人的故事。

主持人田老师问了如下几个问题:
1、你是如何接触上诗歌的?
曲:始于2014、2015年在农村基层岗位时期。由于生活缺乏娱乐、沉闷无趣,导致我不得不寻找精神寄托、寻觅和培养乐趣。有时候面对着蓝天、森林、古墓、田野、河流,不经意间就会有句子脱口而出: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由于在诗歌中找到了太多的同感、共鸣,曾经一度在诗歌的世界中沉浸至深!
2、诗歌给你带来了什么?
曲:诗歌给我带来的是对自身文化修养的提升。为了写诗,思维会极大的发展,说不定会联想到什么,有时候触碰到一些陌生的知识就会网上去查,因而也拓宽了知识面。同时也改变了我的内心世界和形象气质。因为这个兴趣爱好,也结交了很多有共同爱好的文朋诗友,很多也成为了日后的合作伙伴,产生了共同利益。所以,我结缘诗歌,不光起到了疗愈心灵的作用,也给我带来了很多超出诗歌本身的价值。
但是我不提倡把诗歌与物质利益强拉硬扯。诗歌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是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片净土。如果硬与物质利益强拉硬扯,那是俗气和没水平的表现。当然这并不是说诗歌不能给我们带来物质利益,只要采用自然恰当的方法,它完全是可以的。
3、你在写诗方面有没有启蒙老师?是不是从小就有这方面的特长?
曲:没有,我在这方面没有启蒙老师,小时候也没有这方面的明显特长。虽然大学是学中文的,但是对文学专业并不热爱,那时候也没有写出一些像样的东西。后来是历经世事浮沉,受现实所感,写出了一些自认为还不错的东西,同时也得到了一些名嘴的认可,还参与了6次出版。
我的这个小特长主要是被现实启发而来的,当然与学生时代老师的教育、亲人长辈的教导也是密不可分的。
4、可以分享你的两首诗歌吗?读一下
曲:朗读了自己的诗歌《美美与共》,并讲述了这首诗歌是如何改编成歌曲的。

进而讲述了“诗音计划”的想法:为现代诗爱好者制作和发行歌曲。
5、总结感言:
跳出自我,把自我变成大我;
艺术相通,热爱诗歌可以扩大艺术视野;
通过诗歌也可以增进友情、拓展合作(但绝对用“能不能挣钱”这种俗问题来“调戏”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