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风古韵品中秋
作者:马文超/ 国铁郑州局集团公司退休干部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文人墨客喜欢把酒言欢、对月抒怀,写出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词。
唐诗宋词里的中秋憧憬的是人月团圆的良辰美景。

李白在《月下独酌》里这样写道:“花间一壸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花好月圆夜,诗人不甘于月下独酌的冷清寂寞,遂举杯邀月,对影成三人。诗人把举杯明月成伴、低头身影相伴的悠然自得和洒脱,用浪漫的笔法表现裈淋漓尽致。
在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中秋明月又是另一番模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人举杯问月,向往美好的明月,可是认为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不如留在人间于月光下翩翩起舞。词人的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在天上人间自由飞翔,尽显词人豪放洒脱的性格。苏轼通篇咏月,在词中寄托了他对天下有情人的美好祝愿。特别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亲人即使远隔千里,只要明月在,亲人们就能通过仰望同一个月亮,把彼此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这与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写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异曲同工之妙,给人以美的享受。

古时明月今犹在,今年中秋又相逢;满地花明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今年疫情防控少扎堆,减少传染机会,居宅期间看书读报,在古诗词中品中秋,可以让人逃离 喧嚣的尘世,静下心来欣赏生活之美,过一个富有诗意的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