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推介
(自动播放老歌,可调低音量)
“大跃进”纪事
杨大沛
1958年冬,实行人民公社体制,(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全县划分成10个人民公社,随之开展狂热的大跃进运动。各个地区、各行各业大鼓干劲,争放“卫星”。为了提高工效,各地全面实行军事化管理,县为劳动大军城步师,公社为团,大队为营,大队以下属连排建制。因而,全县各社、队鼓干劲,争上游,放“卫星”,捷报频传。
据当年12月3日的《城步报》载:花桥楠竹砍伐排50名战士,每人除手提斧头外,腰间还挂一把柴刀,砍伐楠竹工效由日砍30根提高到120根、320根,一步一步向前飞跃。排长某某还以冲天的干劲放射了日砍楠竹410根的高速“卫星”,真是“双刀砍楠竹,卫星射得高”!

(双刀砍楠竹,卫星射得高)
当时我在大联人民公社办公室工作。有一天,时任大联公社党委书记的杨宗林同志把我找去,说要组织全公社劳动大军去四区砍伐木头,实行大兵团作战,一切行动军事化,因此要按团、营、连、排四级正、副职别佩戴符号标志,要我设计8种符号标志,经公社党委审批后加快印制。
我是学生出身,不懂军事编制方面的事,不敢接受这项任务。杨书记就严肃地批评我。我吓得不敢再讲什么了,闷着头脑回到家里,焦急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第二天还没吃早饭,我就跑到好友王正文家。王正文问我:“这么早,有什么急事?”我把遇到的难事告诉他。他当即安慰我说:“不要紧,这个我清楚。”他是退伍军人,在人民解放军部队当过排长,对官兵符号标志非常清楚。

(他对军衔标志非常清楚)
当天下午,他就把在纸上设计好的军官符号标志式样交给了我。我十分高兴地当即拿去请公社党委杨书记审查。杨书记问我:“是你画的还是哪个给你画的?”我说是一个当过解放军排长的友人画的。他笑着表扬我脑子聪明,很有出息。
第三天,公社党委审查了这套符号标志,同意拿去印制2600余个,每个符号须用三层白布(两层粗、一层细)。我立即找到分管财贸的党委副书记周道同志批了一张购买白布的条子,去商店购买了粗、细各两捆大白布,运送到当时县城唯一的仅有两台石印机的县印刷厂,找到厂长,说明这是党委布置的紧急任务。厂长二话没说,当即安排赶印,迅即行动,只用了三天时间就赶印出来了。
接着,我又去到县服装厂,向彭厂长说明急需的意图。他当即把全厂的20台缝纫机都安排赶制符号,约半天时间就全部钉制完毕。

(20台缝纫机紧急开动……)
从设计、印刷到钉制成符号,总计花了6天时间,圆满完成了任务,为全公社民兵大兵团作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这是我参加工作后闯过的第一大难关。
(本文源于2012.3《苗岭文艺》。责任编辑叶飘)
那年那歌-《我们走在大路上》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