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微 信 诗 歌 学 会
安 徽 分 会
(第 38期 总第 038期)
本期诗人:江志成 吴淞 汪礼江 车夫 纪良发
本期编辑:苏东山 校对:黄冬松
本期组稿:纪良发

作者简介:
江志成,原池州市文联正处级专职副主席。安徽省第四届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报告文学》杂志特约作家;曾任新华社通讯员、安徽省散文家协会副监事长、安徽省文联委员。迄今已出版《叶新太的故事》《春华秋实》《昨夜星辰》《秋月唱雪》《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等文学专著。报告文学作品《灵山开九华》《画里画外的精彩人生》发表在《中国报告文学》杂志;长诗《红船赞》《中华龙》发表在《清明》杂志;作品收入20多种文集,获得各类文学奖项30多个;名录收入《中国作家大辞典》。
影 子
有时影子是破碎的
像阳光剪破的花朵
有时影子是完整的
那是梦里发出的笑声或者哭声
影子走在我的前方
眼睛看得见
跑步追不上
影子跟在我身后
不敢用灵魂回头看
影子追着影子
影子重叠影子
人的一生——
谁没有追寻过的影子?
谁没有想甩脱的影子?
人,
常常和自己的影子分分合合
真真假假,实实虚虚……
有的会为一个想得到的影子
奋斗一生、痛苦一生
有的会因失去一个怀抱的影子
后悔一生、自责一生
我不知道:
人,如果没有自己的影子
他的肉身
该不该行走在大地……
中国脊梁
——致袁隆平院士
您是一生踩在水田的农民
您是一生戴着草帽的庄稼汉
您是一生守望稻田的殉道者
您是“杂交水稻之父”
您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
在炎炎烈日下
您挥汗如雨
——只为让天下人都能吃饱饭
多产一斤粮,就能多活一个人
在余震不断的试验田头
您安稳如山
只求杂交稻苗能震中平安
从“南优2号”到“叁优一号”超级稻
您用56年的日月星辰
种出了中国的脊梁、种出了世界的希望
在中国和世界的沙漠地、盐碱滩
您种出了想都不敢想的“海水稻”
种出了大爱无疆的稻花香
您是中国粮食安全的英勇卫士啊,
您是世界粮食发展的卓越功勋!
——我们端起饭碗就想起您
想起您躬身在田间在地头的劳累身影
想起您“要做一粒好种子”的座右铭……
从今天起,
我们应流一身热汗
用汗水汇成浩荡的海洋
升起您“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的航帆
从今天起,
我们应做一天农夫
把您的那粒种子
播洒到世界更远的地方
从今天起,
我们更应节省每一粒粮食
用饱满的杂交稻谷
为您建造一座不朽的金色的丰碑
……

作者简介:
吴淞,1966年6月生,安徽贵池人,民盟盟员。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在《池州日报》《精神文明报》、《京江晚报》《绍兴晚报》《潮州日报》和《东方青年》《中国文艺家》《安徽文学》《中华诗词》《星星诗词》等报刊上发表散文、诗歌二百余篇(首)。《秋浦歌十九首》获“美丽池州”有奖征文诗歌类一等奖。
贵池风景诗五首
九月九日登大楼山
我今不为度闲愁,一路欢歌上大楼。
飞瀑流泉流幻境,层峦叠嶂叠清秋。
数声鸟语堪清耳,几处山花可养眸。
不叹归来无好句,山村夜饮亦风流。
【大楼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梅村镇黄田村。《嘉靖池州府志》:大楼山,在城南四十里,其山为府治之面,孤撑碧落,若空中楼阁之象,李白诗“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又诗“溪当大楼南,溪水正南奔”。
雨后游棠溪石门高村
山花一路是谁栽?千载石门为我开。
四面青山云驻足,三朝旧宅燕归来。
乡人遥指言神迹,我辈徐行踏绿苔。
来去匆匆生感叹,几多心事落尘埃。
【石门高】位于省级老山自然保护区境内的贵池区棠溪镇,穿越15里白沙岭石板古徽道可直上九华山。石门村因“山为城,石为门”的古老传说而得名,据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因高姓村民聚族而居,故称石门高。石门高古村落整体风貌保护完整,已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现有高氏宗祠、桃花坞、八卦墓等古建筑一百多处。
秋日游九华天池
龙池漫步至天池,一路风光令我痴。
飘砾苔生成写意,晴川叶落赋清词。
断崖断处藏仙迹,飞瀑飞时见逸姿。
掬水幽潭邀素月,不因夕照叹归迟。
【九华天池】位于贵池区马衙街道,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安徽省首批风景名胜区、安徽省首批森林旅游示范景区。景区自然生态原始,景观奇特,既有峡谷、溪流、飞瀑、竹海、奇树怪石、高山平湖、冰川漂砾等自然景观,也有红色山村、电站、茶园等人文景观。幽深的树林,清新的空气,静态的巨石,动态的瀑布飞流而下,形成了“天河挂绿水”的奇观,被誉为江南的“阿里山”。
初夏登齐山绣春台
雨洗巉岩石刻新,鸟鸣深树少行人。
荼蘼已落江南道,谁在齐山织补春?
【绣春台】《图画志》、《江南通志》:在齐山东崖之巅,巍然屹立。宋代吴潜《满江红·齐山绣春台》:“十二年前,曾上到,绣春台顶。双脚健、不烦筇杖,透岩穿岭。老去渐消狂气习,重来依旧佳风景。想牧之、千载尚神游,空山冷。 ”
仰天堂看油菜花
秋浦蜿蜒锦带裁,玉屏峻峭寺门开。
仰天堂下花如海,固守春风待我来。
【仰天堂】是一座始建于唐朝的佛教庵堂,位于池州市贵池区殷汇镇灌口村玉屏山之巅。山上古松参天,翠竹蔽日,山下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每年三、四月间,于仰天堂芙蓉尖俯瞰,则见油菜花盛开如海,秋浦河蜿蜒如带,美不胜收。

作者简介:
汪礼江,1963年,桐城人,当过海员和兵,少年时期从事诗歌和小说创作,并少有见诸书刊,现为平天湖书画院院长,安徽省民间艺术家协会理事、安微省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会员、池州市市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池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池州市民俗协会副主席、池州市政协书画院书画师、池州市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唐茶村落总设计师师、皖南民俗馆总设计师、新四军第七师沿江困文史博物馆总策划、杏花村文化研究院杏花村艺术馆馆长、池州市徽风茶文化公司董事长。主要代表作品是2017年总策划总导演的大型实景文艺晚会《月明秋浦.画中矶谁》六十万人看了直播,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安徽卫视相继播出。
渡 口
佛说
众生渡尽,方证普堤
我在渡口等你
春风都吹了十年
佛说
众生渡尽,方证普堤
我在渡口等你
春风都吹过了十年
又十年
佛说
彼岸有花,正是春天
我在渡口等你
从春天等到秋天
十年又十年
下 雪
期望在下雪的日子与你邂逅同行
告诉你,不用打伞
雪
很干净
然后,我便可以一脸坏笑地证明
此生,你
一不小心
和我
白头走过
归去归兮
甲午秋黄石溪写生题画诗
寒林萧萧
归去归兮
只怪这个深秋太暖
连大雁也错过了归期
枯了的心思
夹杂在黄叶间
借着秋风
随了黄石溪
因为太多太重
连飞流也推不动
归去归兮
独身穿过这片寒林
没有人陪你成就这个冬天的风景
红尘如烟
吞吐多了成瘾
戒掉了
人也干净了
心也宽松了
走吧!
归去

作者简介:
车夫,1953年12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七星墩文化研究会研究员、池州市文史专员、池州市博物馆顾问、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写作学会调研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荒地》。
荞 麦 (外二首)
其实
大乔小乔的故事未必苦在铜雀台
因为她们的容颜没有胭脂粉黛
只有荞麦与草说着一朵白花的姻缘
那时
大乔小乔走远了
不忍愧称净肠草的你远比诗经早熟几千年
苦的本性带雪修行
你是雪的后裔
一叶白花
一场大雪
四环素牙
我生命的引力丧失在一群惊飞的麻雀中
几粒稻谷
苍然落地
留下的
飞走的
抛弃了我的眼神
年代的四环素牙像霉变的里程碑录下了炎寒
不容毁坏的历史
上联是父亲种下的芽黄
下联是母亲填写的档案
入梦的麻药从黑夜出发
我知道我潜伏在晨曦的草里
露的亲情
不仅有水与甜蜜还有四环素的模样和花粉
松动了
告别牙床的日子带着一味苦药
从我口中吐出
又见桃红
五月
失眠了
海的呼唤让雨水冲上沙滩贝壳洒满天空
黑夜
卷起我的铺盖让浪潮带离故乡
雪天
我一直没有回来

作者简介:
纪良发,《皖江晚报》驻池州市记者站站长、资深报人、安徽省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九华山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池州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方面卓有成就。皖江文化、抗战史研究、红学研究学者。1999年出席安徽省骨干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会上作题为《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的长篇发言。2005年应文化部邀请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抗战60周年颁奖典礼。已发表新闻作品1万余篇。发表文学作品200余万字,获全国各类文学作品奖、新闻作品奖、社会科学奖60余次。作品入编多种选本。代表作诗歌《祖国万岁》,报告文学《图腾》《龙腾虎跃》。
东流 东流(外一首)
茫茫浔阳九派
东流东流
站在菊江大堤
采一朵南山菊
将泪水拔高
让风雨交加
看日月星辰
看大江东去
战争 硝烟 江中号子
江南江北大营的 枪炮声
百万雄师过大江排山倒海的 呐喊声
仿佛就在眼前
仿佛又那么遥远
陶渊明 黄庭坚 辛弃疾 曾国藩 甚至
屈原 李白
只隔一缕香的时光
只隔一弯月的距离
楚辞 唐诗 宋词 元曲
高山流水 一泻千里
东流东流
一块风流地 一本线装书
一声鸟鸣 一抹流霞
一朵浪花
都有诗意
一片瓦砾 一口枯井
一条老街
一截断墙
都有故事
风花雪月 金戈铁马
踏浪行吟
对酒当歌 以及
高耸云天的双塔
都有传奇
江堤上 岸柳下
老牛吃着嫩草 小山羊咩咩
平平仄仄仄平平的波光
在黄昏 在残阳照射下
千百年就这样不断地流淌 涌动 激荡 翻卷
江水滔滔
东流 东流
石 城
二月二
村庄田野 群山
在春风中复活
站在玉屏山
站在仰天堂
遥望古城历史烟云
黄盖 任过石城长
昭明太子玉镜潭牯牛石上伸长杆
垂钓
诗仙李白 仗剑行吟
秋浦歌
地灵人杰鱼肥水美
石城虎踞龙盘
吉祥喜瑞之气
袅袅升腾
泥湾府灌口县殷家汇
是一个金銮殿
二月二
在灌口在旧溪
赏花节开锣
山花盛开百鸟争鸣
金灿灿的油菜花铺天盖地
一望无际
成千上万的村民与游人载歌载舞
踏浪花海
二月二
在江南在灌口 在旧溪
嵆山横山 笔架山 郎山崖
山山竞秀
驿站茶坊 凉亭 酒肆
旗幡猎猎
二月二
秋浦河宛如游龙
龙抬头
萧梁虽走远
千古仰风流……
中国微信诗歌学会安徽分会
顾问: 王寒山 朱鹤年 孤城 李商雨 老巢
会长: 黄 平
执行会长:倪雯
副会长:孙启泉 李劲松 方华 纪良发 苏东山(常务)
秘书长:倪 雯
副秘书长: 梁作成 王恩斌
编辑部 主任:黄冬松
编辑部 副主任:苏东山 朱先贵
外联部 部长:李远波
外联部 副部长:张承斌 端琼
投稿邮箱:179317445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