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君,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创作。诗,散文,小说均在《文学报》《上海文学》《北京文学》《劳动报》《都江堰》《新民晚报》等报刊发表。2003年北京文联出版社出版《行囊》诗集。2008年获上海市五一文化散文金奖。2008年获北京文学散文三等奖。2017年长篇小说《弄堂深处有人家》由丹飞传媒有限公司签订改偏电视剧的合同,2016年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诗集《魔都咖啡》。2017年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无法刹车》长篇小说。2020年12月获得苏州河公共艺术奖并将诗句镌刻于苏州河公共空间。2021年8月一首观舞剧《永不消失电波》的诗得到中共中央宣传部推送。
党 参
佩 君
我的情人
你是否用泪水
化开了郁结之气
春天的门
仿佛一夜间被推开
花期未曾迟疑
有多少分枝缠绕
当我打开心结
一株野草的呼吸
遇上了红晕
在抵抗外来虚寒侵袭
只想做一个下凡的女子
此刻,月牙面色苍白
你我是否照世间的悲喜
【今音评论】
从诗歌的微循环角度去理解其内涵
这首诗歌《党参》的功能和效果是众所周知的,但结构进诗歌里面的用意,同样也有一个扩张血管和改善微循环等作用,这就涉及到了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如何才能被视为上乘。
这种意识有无存在,都和微循环有关。于是,对这首诗歌也从微循环入手去进行赏析。首先,这首诗歌的循环方式的由里及外的第一段表述,这样的特征也颠覆了有的诗歌在第一段切入时的由表及里的方式。
诗歌创作法有万千种,不能单一以教科书来予以衡量其是否对路。这也是能够看出诗歌的创作特征是否按常规和常态等套路出牌的样式。而第一段第一行“我的情人”不是由表及里,而是由内向外散发的一个心理状态,其特色在于真。
现在有的诗歌一看就是假惺惺的,尤其从题目就可以看得出来,在相比较的情况下,这首诗歌的第一段的率真,它兼顾和综合了两个方面的元素,一个是“党参”的本身功能,另一个是人物的心理状态与“党参”有着同样的功能就是“微循环”。
一个微字显示一个度,诗歌里包含的度“我”和度“你”。相比之下像这样的人称设置,要比第三人称的他,显得更加有味道,这个味道就在于人物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这时候用电影的分镜头语言也可以对这首诗的第二段结构进行分解和诠释,其结果会和赏析第一段发生一些细微的变化,而细微就是力量。两段十四行,显六、八分段而不是在于对衬,却是在做实“党参”的功能与效果,比如第二段第六行,便是实“只想作一个下凡的女子”。
现实中想上天的不少,这个天是指享受型的安逸与贪图。如果把此比作权衡这首诗歌审美价值的附带条件,就会发现欣赏诗歌有时候也可以采用数学求解三角形的划辅助线来求证。这是文理相通的似乎能够借鉴的地方。这也是诗歌人物的眼光与识别事物的能力的表述。在行政意义上有述职之说,而在这里,我们试着述段或述行甚至述字的做法,都是为了把这首诗歌人物的实,介绍给读者,然后供读者参考。欣赏。
评论作者简介:今音,王荣根,出版长篇小说15部,评论25部,中短篇小说选、诗选各1部,合集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