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子瞳(姜传春),性别:男。生于南国长于北疆,江南的水给了他灵性,北方的风教会他硬朗,天地万物皆可入诗,灵魂独舞时,夜话成行。吟游诗人,现居北京……
【圆觉在秋凉之上】
同一个秋天啊
成为不同孩子的母亲
白昼变换阵法
让果实演绎不同的甜
霜花派来叶红
替艳丽顶起花朵之冠
草药风中含笑
写医者扶本固正之方
…
【今音评论】
在不知不觉中的先人一步
子瞳的《圆觉在秋凉之上》是指一个经过炎热之后沉淀下来的心境的认知层面,在“秋凉之上”,而不是之下或之中的说法,显然已经相对落伍了。由此显示出来的差别,它会功用于人的神态、举止和言语,而且每天都在和社会发生联系和关系。
这首诗歌具有了在运动中不断认识和纠正的方式,就其行为而言,它的本身就是在造福,比如,造淡定之福、造心静之说和造从容不迫之态度。如果把这些都归结在一起,就不难发现,所谓的人生的真谛这里面也有,关键要把它找出来首先为自用,由此达到自为而不是自在的说法,已经从更高的层面上,给塑造灵魂和心境的说法,又增添了一些光环。这是诗歌带有宽泛义的运动之说。
尤其在当下,如果想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话,这首诗歌可以提供一些借鉴,比如第一段第一行尾的那个“啊”。这是诗歌在平淡的文字中能够显出奇异和新鲜的标志,关键要深入其中去进行领悟,领悟“啊”的形成和无病呻吟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物的态度取决上,而这首诗歌的人物态度,可以由该行的“啊”作引申和转折,以不同寻常的转势来直接说明和“母亲”之间的关系,这也就克服和避免了有的作者要用许多行或许多段来证明这种关系的弯路,这也是诗歌创作凸显简练的做法与标志。
“圆觉”是带有佛教含义的词语,当它被结构到诗歌里面以后,同样会发挥它的咒语作用和力量。这样谈和认识,是想把创作的触角直接在更多的空间里去展开联想,这也是符合诗歌创作其中的一个特征。
这时候可以给圆觉作个归纳,它就是诗歌里面处于秋之上的草药和医者。这两个现象首先是脱离人物自身以外的客观存在,而对一个人的生命走向起绝对作用的、不可忽视的两个动因。于是觉敬畏、觉谦卑和觉平和心,也是这首诗所要倡导的核心精神。人的精神可以有许多种样式,而不止一种。如果觉出了笑意,所谓的扶本固正的说法,在这个人物的身上就显出了灵验。这是诗歌中含有的智慧。欣赏。
评论作者简介:今音,王荣根,出版长篇小说15部,评论25部,中、短篇小说选、诗选各1部,合集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