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经故事之庄姜
马建华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美女,人们自然会想到“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四大经典美女。但少有人知道的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女子就以美貌著称,有“春秋一堆‘姜’”之说,其美女多至不可胜数,以至于引起人的妒忌,如陈风《衡门》里就有“岂其取妻,必齐之姜?”之句,意思是难道娶妻非齐国之女不娶吗?可见齐国之女在当时如日月一般被人仰视。
姜为齐国贵族的姓氏,齐国贵族多为姜子牙的后裔。女子出嫁后随夫冠以称谓,其中武姜、庄姜、宣姜、文姜、定姜为代表。而《诗经》《硕人》所描写的主人公庄姜最富盛名,是最早出现在《诗经》里的美女,也是中国第一位女诗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此句一出,她的形象跃然纸上:高挑的身材,华丽的衣着,纤纤玉指,肤白如玉,天庭饱满,脖颈柔软,齿白而齐,堪称完美无缺、美丽非凡!但最动人心魄的美是她的一颦一笑,莫不顾盼生辉。“巧笑倩兮眉目盼兮”一句,清人姚际恒称此言“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是为绝唱”。方玉润言:“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语”。
庄姜不仅貌美,更兼才华横溢,贤良淑德,是外貌与灵魂完美结合的人间尤物!但却命运不济,为了齐国的利益,被嫁给暴戾昏聩的卫庄公。齐庄公之女,卫庄公之妻,门当户对,国运相济,但独独没有期盼中的幸福和爱情。婚后,端庄矜持的庄姜既不会谄媚奉承,又因无所出,而备受卫庄公的冷落和嘲讽。卫庄公又娶陈国之女厉姒、戴嬀,宠爱嬖妾。在戴媯死后,庄姜将其子视若亲生尽心抚养,但对嬖妾所生之子州吁,因其骄奢淫逸、好兵黩武而厌恶至极。曾屡次劝说卫庄公对其严加约束管教,这却导致卫庄公对庄姜更加憎恶。事实证明庄姜见识不凡,州吁在卫庄公死后,祸乱卫国,让卫国灾祸连绵,国力渐衰。若不是庄姜有强大的娘家做后盾,考虑到卫国的利益,估计卫庄公早已将庄姜夫人之位腾挪。庄姜和卫庄公就像是两辆相悖而行的马车,终究走不到一起。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三观不合,勉强凑合。庄姜的美丽、淑德、仁爱,在淫荡昏聩的卫庄公面前都黯然失色。在无边的苦海中,在清幽的深宫中,唯有孤灯相伴,孤独无依的庄姜度过一个个漫漫凄冷的长夜。
也许诗歌就是一个苦难的文学。就在这漫长凄苦的长夜里,她唯有把满腔的愁苦和哀怨寄托在诗词歌赋里,才能熬过一个个日夜,但也因此,诞生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女诗人。朱熹认为《邶风》中的五首诗,即《柏舟》《绿衣》《终风》《日月》《燕燕》为庄姜所作。此说虽有争议,但我宁愿信以为真。因为唯有这样,她暗淡的岁月中才有一抹光亮。“觏闵既多,受辱不少”、“胡能有定?宁不我顾。”“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耿耿不寐”、“忧心悄悄”。她的痛苦,她的委屈,她的倔强,都留在无法与人诉说的诗词里。流传千古的《燕燕》更成为千古送别诗的标杆之作,被后代诗评家推为“万古离别之祖”。“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情感真挚,感人肺腑,足见庄姜的善良和才华。
张爱玲说“人生就是一袭华美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虱子”。光鲜亮丽的外表是给外人看的,内心的薄凉和身体的痛痒只有自知。纵观庄姜的一生莫不如此。“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身份显赫,地位高贵,已是艳羡了无数人。奢华盛大的婚礼更是亮瞎了众人的眼:“肆牡有骄,朱幩镳镳”“庶姜孽孽,庶士有朅”。车马粼粼、华车徐行,红绸飘飘,雉羽纷飞。盛装的陪嫁侍女,勇武的从嫁武士。还有一路相伴的欢唱的河水、茂密葱郁的芦苇,昭告着婚后的幸福生活即将到来。但,繁花落尽,唯留满目的苍夷。婚后才知所嫁非人,一生的凄凉幽怨,与出嫁时的繁华喧嚣形成鲜明的对比,无不令人哀叹。卫人故作《硕人》以悯庄姜的不幸。如若庄姜可以重生,我想她定不愿再生于帝王之家,更不会嫁作卫侯之妻。她所向往的定会是《女曰鸡鸣》中那样幸福和美的、有情有爱有趣的凡夫俗子的平淡生活:“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庄姜的身影虽然远去,她的美貌、美德千古流传,她的不幸令人哀伤,她的遭际令人唏嘘!
2020.7.6

马建华,笔名忘忧草,枕草子。喜爱读书、写作。在《中国建设银行报》、《淮安日报》、《淮海晚报》《情感文学》《淮安文艺》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数、短小说。现为淮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清江浦区作家协会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