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静好,原名王静,英籍华人。现任海外凤凰诗译社社长兼总编、世界名人会荣誉社长,作品散布在各网络平台及报刊杂志如《人民日报》《中国诗刊》《国际日报》等。多次获奖,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会员,联合国《世界生态》杂志顾问。

疫情下英伦的真实生活 (九十三)
— — 宅家日记Day492
作者|静好(英国)
7月27日,星期二,晴。今天先生带我去参观一个古老村庄Stow(斯托),那里有一座英国最古老的教堂。
斯托是一个距离林肯市约30分钟车程的历史小村庄,它位于林肯市西北 11 英里(18 公里)处,人口365人。
在古罗马时代,Stow 是一个中转站,位于托克西较大堡垒的稍北,罗马公路穿过特伦特河之前的位置, 在小说“Antonine Itinerary”(安东尼行程)中提到的古罗马公路。
进入这个村庄,可顿时感受到历史的悠久,许多房屋仍是几百年前的石头房子,有的甚至是茅草屋顶,少数几家现代砖瓦屋点缀其间,但并不违和,古代与现代交相辉映,兼容并蓄,反映了历史的厚重与前行。在斯托教区,村里有一间酒馆、十字匙、一个教堂和一座大型大教堂的遗址。

在村庄中心,矗立着一座非常古老的圣玛丽大教堂,据记载在 公元870 年丹麦人到来之前,在此就有一座教堂, 丹麦人进入后烧毁了那座教堂,成为了废墟。直到 公元1040 年,主教Eadnoth II在旧址上重建了一座修道院,现被英国遗产机构指定为特定的古代纪念碑,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基金会2006 年世界 100 大最濒危遗址名单,盎格鲁-撒克逊部分的拱门是当时英国最高的拱门。

因为现在是疫情期,为保护该教堂,减少进入参观人数,现教堂每周只开放一天,于每周的星期四对外开放,村民如举行婚礼等,需另行联系教堂管理人员,零时安排。
不能进入教堂内部,我们只好围着教堂外围走一圈,欣赏教堂的外部。教堂四周的草地上,矗立着各种墓牌,有天然石头的,水泥的、木头的,各种各样。因为年代久远,有的墓牌上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且我发现越古老的墓碑制作越精制、考究,我问先生为什么?先生答:年代越久越,那时只有富人才能买得起墓地,才能葬入教堂,因而他们的墓牌也越考究。

在这些墓牌中,有一个用天然石头雕刻成的墓牌特别耀眼,它像一块大陨石,我细读墓文,发现主人是一位女士,在她三十多岁时去世,其丈夫为她立了这块墓牌:上面刻着:这里躺着的是一位贤妻,永远爱着你。仔细欣赏这些墓牌,可以发现很多人死于早年、中年,可能是由于过去医疗水平不高,人们生病了,医治不愈,死于非命。

在教堂附近的草地上,矗立着一个古老的木桩(十字锁)、它的顶部左右两侧有半个8字型的铁制活动部件,可以打开、可以上锁。我不知道其用途,于是问先生。先生答:这是古代惩罚犯人用的刑具。我不知道古代英国人是怎样用这刊具惩罚犯人的?于是请先生详细讲解,先生边讲边做示范,他说把两侧的铁扣掀起,把犯人的手伸过去,然后把铁扣放下,扣住犯人的左右手臂后,再把铁扣锁住(相当于现在用的手拷),犯人无法伸出他的手臂,因而无法逃跑。犯人站在木桩前,行刑的人用皮鞭等抽打犯人。看到这,我联想到古代中国的一些刑具,感叹:虽然国家不一样、体制不同,但惩罚犯人用的刑具大同小异。这个十字锁固定在教堂旁,且制作成十字形式,是否也有当权者代表上帝对罪犯的惩罚呢?我不得而知。

在参观教堂后面的墓牌时,我注意到教堂附近的一户人家在他们前院门口摆放了一张木凳,上面放有一个纸箱,写着Free take 。我很好奇,想去看看纸箱里放的是什么?于是我离开教堂,走到那家院子,望紙箱里瞧,但没看到什么,是一个空箱子。这时男主人打开前门,抱歉地对我说:“对不起,已经被人拿完了。”我微笑着回答:“没关系,我只是看看。”
以前我们游览过英国很多不同的小村庄,在这些村庄,村民们常把自家树上结的瓜果、自己种的蔬菜等摆在前院,当做Free gifts, 邻居和路人可随意拿走。

离开教堂不远,我见一院子的前院放有一张全新的两人座雕花椅,也是Free Take。我问先生:我们把这张椅带回去,放在花园好吗?先生回答:No. 我问为什么?先生说:我们家有足够多的椅子。

我是三毛的粉丝,觉得她的拾破烂很有趣,变废为宝很好玩,有时我也想学三毛,把心仪的他人不需的丢弃的物品拣回家,不浪费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但我只是有此想法而已,从未付诸过行动,因为先生不允许。我家先生有一股傲气,他从来不会买二手市场的商品,更不用说拿“Free Take”的物品回家,先生还有一个优点是知足,不贪,乐于给予。他认为凡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要,免费的物品即使最好他也不拿;他还时常把我们自家不需的物品捐给慈善机构,这也许是他骨子里与生俱来的骄傲和与他早年良好的家教分不开的。
当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Stow时,我再回首看看那矗立在风雨中一千多年的教堂,它苍老的容颜,见证了多少故事?但仍然沉稳地立在那里,默默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再见Stow, 下周四当教堂开门时我们会再来,参观教堂内部。

本期审核:闻喜(印尼)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本期配图部分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