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翘楚,教师,中国诗歌网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兵团朗诵学会会员,兵团美协会员、兵团女画家协会理事、本地朗诵学会秘书长,书画协会理事、文学协会会员,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多次在报刊上发表书画、文学作品。爱好书画、写作、唱歌、摄影、朗诵。

耳房
作者|翘楚(中国)
朗诵|玲子(英国)
今天,去医院体检,被医院的环境和花花草草所吸引,现代化建筑的医院非常有气派,在院中心的位置,一座二层破旧的礼堂,显得非常的突兀,大概建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也是这所医院现在唯一留下的建筑,和周围的建筑形成很大的反差,不知道为什么依然留存到现在。我放下欣赏美景的念头,急步来到礼堂的耳房,去寻找我中学时代的记忆。
耳房建于礼堂的后侧,靠西面有两个窗口,门开朝南,进入耳房,要上大概七八节台节才能,但现在的台节已经残缺破旧,上面堆乱七八糟的杂物,门上的一把大锁生满了红锈,整个礼堂的外观也已经找不到当年高大上的影子了。在七八十年代,在我们这偏远的地方,二层楼的建筑非常少见,可以说这个礼堂,在当年也是凤毛麟角。我最好的闺蜜霜霜就住在这个耳房里,她爸妈为了让她有个好的学习环境,所以给她找了这间如“宫殿”般的耳房,没想到这间大概十六平方米的小屋成了我和霜霜初三时期的“世外桃园”,在这间耳房里留下了我们快乐的时光。此时,我站在耳房前,仿佛听到我和霜霜的欢声笑语还在耳房里回荡,我们一起学习、抓石子、翻家家的情景历历在目,当时的一举一动都清晰的浮现在我的眼前。
小屋不像现在有各种华丽的摆设和装饰,只有简单的家具,就是一单纯无邪的小小世界,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书架、一台小收音机、一座粉色台灯,素静优雅的小屋,就是女中学生干净优雅的样子,只要进入小屋,就感觉到温暖如春,阳光从窗户照射到书桌上,简单的小屋,没有浮华、只有少年时代的纯真,我也记不清我和霜霜多少次在这间小屋里一起写作业,那种稚嫩的纯真,就是一种唯美、一种惬意,在世外桃园的小屋,展现出超脱纷繁的境界。
在这里我和霜霜鼓励共勉,比学习比读书,看谁作业写的认真,看谁背课文最快,看谁的字写的整齐认真。偶尔在学校遇到不开心的事,只要走进明亮的小屋,别样的温馨就会驱赶所有的不开心,笑声和歌声立刻把小屋装的满满的。

那时,我和霜霜夏天会采些野花回来,把各种鲜花整理好放进一个玻璃杯里,整个小屋增添了无限的生气,沙枣花开的时候,会摘几枝沙枣花,满屋子的散发着扑鼻的清香。
星期天休息,我到小屋找霜霜,我们都会商量,今天玩什么,我们春天会去小河捞鱼,夏天跳皮筋打乒乓球,秋天拔沙枣摘苹果,冬天到雪地上打滚堆雪人,什么好玩就玩什么,有时打开收音机听故事,有时在里练弯腰劈叉。想想那时的玩耍和现在五花八门的遥控玩具比起来更接地气。
小屋也是我和霜霜谈理想的地方,霜霜的父母是医生,霜霜说:我的理想是长大当医生;我的父母是军人,我的理想是长大去当兵,后来霜霜当了护士,我当了教师。小屋里留下少年的身影和幼稚;小屋里有好朋友难忘的记忆;小屋里留下了我们年少的畅想、憧憬和希望。
每个人都有快乐的童年,童年里都会留下难忘的记忆,但有些记忆却是刻骨铭心的,虽然岁月流逝,时光赶走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童年离我们已经很远很远,但这段难忘记忆中的快乐时光好像还在小屋中弥漫着,轻轻碰触一下记忆的大门,那斑斓的痕迹和温暖,好似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和影像立即定格在眼前。。。。。。
小小的耳房,结下了一生的友谊,是单纯童真的心停泊的港湾,蓄存了我们一生最难忘的快乐财富。
我从回忆中走出来,用手机拍下耳房现在的苍老,去合并我记忆中年轻的耳房。


金牌主播简介:
玲子 (杜希玲),旅居英国伦敦的北京人。【海外诗译社】双语主播。英国北京联合会副会长,英国北京艺术团团员,伦敦华人爱乐合唱团团员,英中表演艺术成员,世界精英朗诵团成员。愿意用声音和真情传递真善美,担任多家平台的主播。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