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东香人,真名朱双顶,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以读书为乐,不时写点随笔、札记、散文、诗歌等,近一年多在数个微信公众号发文二百余篇,多次获奖。

神话中的婚俗故事
作者|东香人(中国)
人类文明的传承,应是先从神话传说开始。原始的神话以故事的形式,在人们的口头中代代相传,经过慢长的时间,才由文字记下一鳞半爪。从中不难看出,它充分表现了远古人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敬畏与神化,幻化中的神就成了他们心中的英雄,具有无所不能的超自然的力量、变化和法术。正是这种不自觉的幻想艺术再现,不断地积淀并流传下来,才构成了今日文化之源。世界文明如此,中国文明也不例外。所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就不能不讲到中国的神话传说故事。今天,就来分享一下神话中的婚俗故事。
“红盖头”,遮羞扇的前身,女娲造人的祈盼。原来,新娘出嫁蒙“红盖头”源自天皇地母的传说。据唐《独异志》里说,当初宇宙初开,天地一片混沌,世间仅有伏羲、女娲两人。他们原是天上的神仙后裔,本为一对兄妹,被天帝派下人间掌管苍生。为了广阔的大地上有生气,二人决定成亲繁衍。但是两人碍于兄妹身份,羞于结合。于是,伏羲带着女娲来到一片空地,祈求上天说:“上天如许我兄妹二人结婚,允许我们繁衍生息,就让白云将我们二人环绕。如若不然,云朵都散了吧!”说罢,伏羲和女娲便被云团重重环绕。为了遮羞,女娲用草叶编了个团扇将脸挡了起来。古语中,“扇”与“苫”同音,有盖头的意思。后来,民间便效仿女娲以扇遮羞,后逐渐演变为新娘出嫁时蒙盖头的习俗。虽然这仅是古书中记载的一个美丽神话传说,但“红盖头”的习俗却得以真实形成并流传至今。

自从汉代“盖头”的雏形初成,到如今缤纷多彩的“红盖头”的发扬光大,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结婚前的“男女授受不亲”礼教束缚,让红盖头充满了神秘色彩,让新郎在揭下它的一刻,才得以见新娘庐山真面目的激动喜悦之情。而今“红盖头”虽已失去原意,但仍被年轻人喜闻乐见用于婚礼之上,以图喜庆热闹之气氛。
“拜天地”,男人报怨的产物,新人拜谢的见证。传说,女娲造人之初,只造了一个男人,天地万物都归他所有。这个男人物质生活虽然丰足,但精神世界却十分空虚,整天一个人形影相吊,寂寞无聊至极,只好每晚对着月亮,抱怨生活的单调无味。一个月圆之夜,他又开始喋喋不休,引得月老按捺不住,无奈跑到女娲那里去求告,请求女娲再造个人给这个小伙子做伴。于是女娲就再造了个女人。正在小伙子唉声叹气之时,白胡子月老带着姑娘出现在他的面前,令他喜出望外。月老为二人主持了婚礼,说:“你俩人先拜谢天公地母,今后的生活还要仰仗他们啊。”一对新人就这样拜过天公地母。以后,凡新婚皆拜天与地,“拜天地”的婚俗就这样流传开来。

自唐代开始,到宋朝时风行全国,“拜天地”就成为婚礼过程中最重要的大礼。新娘头蒙红盖头,由新郎以红绸牵着走过红地毯,然后司仪官高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拜天地就成了古人婚礼必不可少的仪式,惟有此,才算成为合法夫妻。现如今,拜天地这种结婚礼仪仍作为婚礼上的重要环节而演绎。
“闹洞房”,聚阳压阴、驱鬼辟邪的举措,人们热闯的庆祝。相传,紫微星经常到凡间游玩。一次,紫微星看到一户人家正在娶亲,便来到他家凑热闹。浩浩荡荡的迎新队伍敲锣打鼓而来,场面很是热闹。但是在迎亲队伍的后面,却跟着一个常人看不见的披头散发的女鬼,欲伺机行恶。紫微星便悄悄地混进了迎亲队伍中,观察动向。谁想,在新人拜天地时,女鬼不见了。紫微星四处寻找,在洞房门口,闻到了恶鬼的气息,便守在门口,在众人簇拥着新人欲入洞房时,拦住新人并告知说:“房内藏有恶鬼,虽厉害,但毕竟阴气过重,只要众人一起入内,阳气就旺盛,大家欢声笑语闹到晨光乍现,恶鬼无奈就只得返回阴间。”于是,本应夫妻二人独处的洞房花烛夜,就成了众人欢闹的“吓鬼”夜。到了五更,恶鬼果然飘走了。后来,民间便流传有“洞房之时闹一闹,妖魔鬼怪都吓跑”的说法。
如今,闹洞房虽无此意,但却成了年轻人最爱,以此既宣告了新郎单身时代的结束,又庆祝了新人的喜结连理,也让新娘子于热闹中与亲朋好友熟络,为新人增添了洞房情趣。
神话也许仅是一个传说,但这种传说却蕴含着人类对超自然能力的膜拜,更是对自我认识的幻想。正是有了这种膜拜与幻想,才产生了人类文明的起源与传承。婚礼的习俗,虽只是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小缩影,但仍烙上人类文明的踪迹。我们应该去了解,传承就在了解中行进。
(二〇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本期配图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