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静好,原名王静,英籍华人。现任海外凤凰诗译社社长兼总编、世界名人会荣誉社长,作品散布在各网络平台及报刊杂志如《人民日报》《中国诗刊》《国际日报》等。多次获奖,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会员,联合国《世界生态》杂志顾问。

疫情下英伦的真实生活 (八十九)
——宅家日记 Day463
文|静好(英国)
6月28日,小雨,我们结束在牛津的周末旅行,开着房车回家。
星期六上午从家出发,经过近4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牛津房车营地。此房车营地位于牛津郊外,距离牛津市区大概15分钟车程,房车营地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
我们在门卫处登记,然后在专门的加水处为房车加满水,再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停车到指定的地点。

疫情期间,房车营地加强了防疫措施,房车与房车之间加大了间距,各公共设施如洗手间、冲凉房、洗碗处等为保证两米的社交距离,营区工作人员做了很多工作,如停止使用邻近的设施等,工作人员定期清洁公共场所的门把手等接触处,进入洗手间都需佩戴口罩。只有严加管理,且每个人都遵守规则且严加防护,是不会轻易感染上病毒的。
疫情下,出国旅游受阻,大部分英国人都选择房车旅游,所以现阶段,各房车营地都是满满的,我们想开房车去苏格兰,暂时都预定不了任何房车营地。

英国民众是乐于互相帮助,见义勇为的。当我们把房车设置好,一切安排妥当,已经是下午三点左右了,房车外阳光明媚,草地绿油油,见邻居房车的主人都坐在房车外晒太阳,先生建议我们坐到房车外的草地上喝下午茶,我同意了。于是我准备茶点、水果,先生则在草地上摆好桌椅,不一会儿,丰盛的下午茶就准备好了:有糕点、水果和英国红茶。我们坐在阳光下,悠闲地享受着下午茶,突然听到咔嚓一声,先生坐的活动椅散了,先生脸朝上倒在地上。
我一惊,赶忙去扶他,隔壁左右房车的主人也纷纷跑过来问先生:“你没问题吧?”一位男士问我:“我可以帮忙扶他吗?”我回答说:“当然可以,谢谢。”我们合力扶起先生后,这位男士拾起倒在地上的活动椅,告诉先生:“你的活动椅没有固定好,所以散了。”然后他做示范给先生看该怎样固定好活动椅,做完,他又来检查我的椅子,说:“你的也没固定好,我来帮你固定。”然后他动手帮我的椅子也固定好,并说:“这样你们就不会摔了。”我和先生忙向他道谢,他的夫人站在一旁笑着说:“他自己曾经也没固定好,摔倒过。”男士嘿嘿地笑着说:“我摔倒过,所以有经验了。”我们向热心的邻居道谢,然后继续享用下午茶,同时也感叹:吃一堑长一智,以前从来没有认真看过活动椅的使用说明,非要摔倒了才知道。任何事,只有疼过,才会记忆深刻。
星期天早上,吃完早餐后我们想去游览牛津大学。在房车营地外,有公交车去市区,以前我们都是坐公交车去,很方便。现在因为疫情,我不想坐公交车,防止被感染,故向先生提议:我们走路去市区吧。先生同意了,于是去问营地工作人员怎样去市区?工作人员给我们一张打印出来的纸条,上面有详细的介绍。

我们拿着纸条,沿着上面的指示,越过营区外的公路,经过一个人行道,来到风景秀丽的泰唔士河边,视野豁然开阔:河水清澈,两岸绿树成荫,繁花盛开,河面上有很多划橡皮舟的人。
看到此情此景,我突然想到了剑桥的康河,康河比这条河窄,但游客更多,撑船游河的人也很多。先生也由此河想到了剑桥的康河,他喃喃地说:剑桥的康河游人更多。我笑着问先生:“你知道为什么康河的游客更多吗?因为中国诗人徐志摩在哪里写过一首著名的诗《再别康桥》,很多人因为读了他的此诗,所以去看康河、去康河撑船。”我边走边跟先生讲徐志摩的故事,不知先生听懂了多少,但徐志摩为康河带来了更多的游客却是不争的事实,每年夏天,多少中国游客不远万里专程去剑桥、去康河,去看徐志摩纪念碑,去游康河。

泰唔士河没有撑船可坐,但有游轮,我同先生说:我想坐游轮游泰晤土河,先生同意了,他说我们先去河边餐厅吃饭,午餐后再坐游轮。
我们来到河边室外餐厅,这里游客虽多,但不拥挤,疫情期间,为了避免减少近距离接触,此餐厅的点餐、付款都在网上执行,这样对年轻人很方便,但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游客就不方便了。
在阳光下,在风景秀丽的泰唔土河边享用美味地午餐,微风轻拂,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悠哉乐哉。
午餐后,我们先游览了附近的基督学院,虽然是疫情期,但来此学院参观的游客还是很多,校区不对外开放,游客只能游览学院的花园,从外围观看学院的古老建筑等。

下午三点,我们来到游轮码头,购票上邮轮。因为疫情,来此处坐游轮观光的游客不多,也许大部分游客还不知道这里有游轮游泰唔士河。如果这次我们选择乘公交车,也不会知道这里的。因为选择步行,我们发现了这个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旅行要学会随遇而安,淡然一点,走走停停,这样方可发现异外的美景,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收获。


本期审核:闻喜(印尼)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本期配图部分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