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一 ,我心中的最爱
马家华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走过了100年的路程.我同全国人民一样,热烈庆祝党的百年诞辰。在这特别喜庆的日子里,我想对党说:七一,我心中的最爱。
一 、党的光辉照我心
有一首歌耳熟能详,传唱迄今:“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其实,这首歌也唱出了我的心声。
我1945年出生在扬州东关街的一户贫困工人之家。1949年家乡解放,我于年底四五岁时就上了小学,这个得益于父母对我的培养与期望。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父亲于1953年我8岁(四年级)时突然病故。这如果是在旧社会,无疑是家里的天塌了下来。但是,我幸运地生活在新社会,政府让我们家享受了救济户的各种待遇。尤其是让我享受了助学金待遇,使我相继完成了小学、中学、大学的学习过程,于1967年从扬州师范学院(今扬州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
试想:没有党的光辉照耀,能有我的今天吗?
二、立足淮安报党恩
我是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我从心里立下这样的誓言:听党话、跟党走,时刻听从党召唤,以报答党的恩情。
毕业分配时,我听从校党委的号召,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主动申请分配到当时的淮安县。一方面淮安县属重点支援的苏北贫困地区,二是我心中仰慕的周恩来总理的家乡。1966年,我曾两次见到过周恩来总理,被他的旺盛的革命精力与过人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我如愿来到周总理故乡,在淮安县前进中学任教,后被调入淮安师范学校、淮阴师范学校,后来又进入淮阴师范学院(数学系)。在教师的岗位上,勤恳工作三十九年,将我的青春、智慧和激情,奉献给了淮安人民。
我的妻子是苏州观前街人,与我同在淮安县的中学教书。改革开放后,也有苏州和扬州的学校向我们发出邀请、要我们去任教。但是我们不忘初心,坚持当年的信念,认为淮安更需要我们,淮安就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要扎根淮安作贡献。这是党的事业的需要,这是革命工作大局的需要。于是,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在淮安奉献了54年。为总理故乡培养人才,将总理的家乡建设得更好,将祖国的城乡建设得更好,实现了自己的誓言和抱负, 我不后悔,我骄傲。
三、发挥余热献真爱
我于2005年从副教授岗位上退休了。但是,退休不褪色,共产党员的党性不能减,人民教师的职责不能丢。发挥自己的数学特长,发挥自己的余热,既教书育人、有益社会,又怡情养性、提升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自2005年起,我在本校(淮阴师院)和江苏食品学院、江苏信息学院、淮阴财经学院等多所高校代授高等数学课。有的学校慕名而来,说学生都欢喜马老师的数学课,由浅入深、简明易懂、饶有趣味。同时,我还在数所高校教授书法课,教学生写好硬笔书法与传统书法,弘扬与传承祖国的书法文化。还经常下乡,教授乡村中小学的教师如何写好粉笔字,提升教学业务水平。
有人会问:马老师呀,这些年你也是苦了不少钱吧?其实,在我退休后的这些讲座活动中,我坚持了“四不”原则:不用车、不收礼、不收费、不吃请,纯粹义务奉献、志愿送教。共产党将我培养成为大学老师,已经给了我很高的待遇和荣誉,要那么多钱干什么?正因为如此,我受到所兼授学校和有关方面的好评。我多次被淮阴师范学院、江苏食品学院等高校授予“优秀教师”称号。2010年和2020年,我两次被淮阴师范学院党委授予“优秀党员”荣誉。
四、百年党庆抒情怀
我们的党建党一百周年了,我始终沉浸在兴奋与喜悦之中。作为一名党培养的知识分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拿什么向党的百年诞辰献礼?我想到了用自己擅长的书法,向党的生日献礼,抒发自己对党的崇敬之情与感激之心。
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发出通知,邀请全校师生中的硬笔书法爱好者抄录周恩来的诗词书信。我在完成学院图书馆的任务后(获特别奖),又精心地用毛笔小楷抄录了一遍。我现在身患严重的糖尿病和高血压,右眼几近失明。五月份又不慎摔了一跤,脊柱骨折。在恢复期间,仍然坚持抄录。6月25 日,我带着腰托,冒着酷暑,从健康西路乘坐公交车,专程来到周恩来纪念馆,将自己用毛笔小楷精心抄录的80页的约1.2万字的周恩来诗词书信,赠给周恩来纪念馆,以了自己的心愿。周恩来纪念馆发给我收藏证书,我感到十分荣耀。
七一前夕,我每天都抄录毛主席诗词,发到网上和朋友圈,以表达对伟大领袖的敬仰与怀念。
我又抄录周恩来诗词书信一份,赠予周恩来故居,被馆方收藏。
抄录陈毅诗选,赠予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被馆方收藏。
用简体与繁体两种字体,毛笔小楷抄录了总书记给淮安市新安小学的回信,被新安小学和新安旅行团纪念馆收藏。
抄录《共产党宣言》,被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收藏。同时抄录的作品被北师大、新四库全书筹备处和淮安市档案馆收藏。
我们党经历了波澜壮阔的战争与建设的岁月,党的领袖与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与丰功伟绩,值得后人学习与景仰。笔笔丹心,页页倾情。我用书法作品抄录言志的独特的方法,抒发了自己的热爱党、热爱领袖的情怀。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作为一名77岁的老党员、老教师,我对党完成了第一个百年的任务感到无比欣慰,对党的下一个百年目标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七一,我心中的最爱。永远跟党走,始终不懈怠。
2021年7月10日
















手机:13951476398
地址:淮安市清江浦区健康西路
160号淮师文华苑7--2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