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矗立在祖国大地的丰碑
——《建党百年朗诵诗选》之三十四

第237期
江上青(1911——1939)
——100位红色英雄谱之三十四
原创 陈昌华 朗诵 孙小琴
音乐设计 孙小琴 制作 一方文化
没有子承父业悬壶济世
却投身革命献身了主义
17岁刚刚转入杨州高中
就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獄
18岁就读上海艺术大学
又因学潮被捕入獄
前后两次铁窗生涯
让他历尽人生风雨
面对“九一八”山河破碎
他写下“前进曲——东三省事件”的长诗
诗句浸透着血和泪
激励着民族的奋起

面对“七七事变”日寇的枪声
他难抑悲愤的万千思绪
一篇“卢沟晓月”的深情文字
呼唤着民众拿起武器
从江都出发,溯江而上
沿途留下抗日宣传的足迹
他利用自己犀利的笔锋
激励民众上前线杀敌
从皖东北到大别山
他和战友们马不停蹄
一路播下革命的种子
四处点燃战斗的火炬

借助专业公署秘书的身份
他的统战工作风生水起
推动创办了军政干校
培养了一大批学员前赴后继
皖东北打开了抗日局面
日伪顽开始步步紧逼
身为皖东北特委委员
他跟随张爱萍坚守根据地
打出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的招牌
鼓舞着军民齐心协力
1939年7月20日
他遭遇了地主反动武装的伏击

身中数弹,英勇牺牲
壮志未酬,为国捐躯
他留下妻子和两个幼女
长兄长嫂悲痛无比
遂将次子江泽民过继给他
以告慰此情绵绵无绝期
多年后江泽民祭扫父辈
九泉之下含笑安息
“拼将瘦骨埋锋镝
常使英雄祭血良”
他用生命实践了誓言
他用热血写下绝句

“天涯奔走风尘客
杜宇声声可忆归”
他的伴侶用一首七绝
回应了他的再无归期
2020年5月7日

——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 陈昌华:原籍安徽,一个老三届、新三届。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宝安风》杂志社社长,深圳市企业报刊协会会长,现任深圳市文学学会诗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作品见于《诗刊》《解放军文艺》《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工人日报》《学习强国》等。出版文集《企业常春藤》、诗集《印象与烙印》(两卷)《旗帜咏叹调》《深圳编年诗》主编《中国企业报刊大全》《诗路花语——洛阳70年诗歌选》等。5集电视剧《贴廓巷56号》编剧、制片主任,18集电视剧《白居易》制片、电影《砚床》制片主任,创办《人间诗舍》《九州风雅颂》《永远的老三届》等公众号。)

(朗诵者:孙小琴 出生于军人家庭 山东荣成人 1971年一1998年在部队服役,1999年一2016年在深圳海关缉私局工作,任分局政委,现已退休。九州风雅颂朗诵艺术团团员,热爱生活,热爱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