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瓶灌注生理盐水证书注射器全假货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
7月7日人民网、新民网等综合印度多家媒体消息,
当印度网民为欧洲不认可印度生产的新冠疫苗而愤怒时,却没想到印度后院失火。据多家媒体5日报道,印度国内出现新冠疫苗造假丑闻。

据悉,到目前为止,已确认至少有2600余名受害者,而且事发地点是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印度孟买及其周边。目前印度警方已封锁了一家医院,同时至少有10家疫苗接种站正在接受调查。

14人被捕,这起印度疫苗造假案的开端,颇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由于不少人在接种印度版阿斯利康疫苗Covishield后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于是一些接种者产生了怀疑。这些接种者登录印度政府提供的追踪疫苗接种的在线门户网站,发现自己接种的疫苗并不在其中。后来,他们发现接种站声称隶属的医院,也与接种证书上的名字不相符。在有心人选择报警后,这桩疫苗造假案才逐渐显露冰山一角。

据印度媒体报道,至少12次大规模假疫苗接种活动发生在5月底至6月初之间,当地卫生部门对这些疫苗接种站的开设并不知情。疫苗疑似由一家名为希瓦姆的私人医院向接种站提供。这家私人医院此前获得印度政府许可,可以为民众接种疫苗,但并未获得许可在居民区开设疫苗接种站。然而,这家医院先从政府机关购进大批疫苗空瓶,并伙同他人在灌注生理盐水后提供给疫苗接种站。骗局的策划者,39岁的马亨德拉·普拉塔普·辛格是一名被医学协会组织除职的失业人士。今年4月,辛格因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被工作了15年的马拉德医学协会开除。但是,他凭借在职期间积累的人脉,策划了这起骗局。目前,印度警方已经以涉嫌欺诈、谋杀等指控逮捕了包括多名医生在内的14名犯罪嫌疑人,并对案件涉及的十余家疫苗接种站展开调查。警方还表示,假疫苗从生产证书到空瓶,再到注射器全是假货。印度警方披露,这些涉案者向前来接种疫苗的民众收取每剂10到17美元的费用,而警方初步没收的涉案资金高达2.8万美元。疫苗紧缺孟买高等法院表示这起案件涉及的指控“着实令人震惊”,并敦促政府采取行动,“确保无辜的个体在未来不会受到欺骗”。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并非印度疫苗产能不足,而是印度政府为了所谓的“疫苗外交”向国外大量出口疫苗,从而导致国内疫苗紧缺。印度到今年6月7日,才宣布为18岁以上的成年人免费接种疫苗。此前,印度只有老年人和一线医护人员能够免费接种疫苗,而18岁至45岁的成年人要想接种疫苗,就必须承担不小的开销。正如《印度快报》所报道的,“受害者中,很多都是受过教育的专业人才,他们没有想到,会在受到各级政府严格管控的新冠疫苗上被骗。”

今年4月至6月初,印度遭遇第二波疫情的沉重打击,一度出现连续20多天单日新增确诊超过30万例的情况。病患死亡率的迅速增加,以及毛霉菌病等罕见疾病的大规模暴发,提高了印度民众接种新冠疫苗的意愿,却也为不法分子利用假疫苗牟利提供了空间。截至目前,印度国内完成疫苗全部接种的人数仅约6200万,占总人口的4.5%。而印度的疫情,仍处在美国之后的全球疫情第二大国之列。

对于一直想充当世界大国的印度,谨在新冠病毒抗疫上,屡屡曝出惊天事件,乃至此次干脆曝出假疫苗骗局。真的让世人为莫迪的印度政府的无序治理,捏一把冷汗。特赋《乾荷叶》为评为观。
空瓶罐,
水盐装。
证 件充金榜。
贼人坊。
疫苗跄。
阿三大胆假医郎。
骗局江湖上。
——2021年7月8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