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张进铭,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江西财经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首届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专家(全省10名)。

再回首,那场伟大的战争
作者|张进铭(中国)
朗诵|薇薇(中国香港)
今天是2019年正月23,在公元1626年即明天启6年的今天,在中国的东北大地上,曾经发生了中国历史上一场非常重要的的战争——宁远之战。所以,我忍不住提笔写下此文,以纪念这场伟大的战争!
2019年1月18日晚上,我正在诗词天地诗友群中和诗友们聊天。在聊到旅游的时候,一位辽宁的诗友非常热情的邀请大家到东戴河去旅游:东戴河比北戴河更新更漂亮,而且离山海关很近!我心里一动,便问这位诗友:你那里离山海关很近,离宁远也很近吗?然后,我们俩就互加了微信:经过一番"热"聊之后,他称我为兄,我称他为弟(我们都姓张)。我直接对弟弟说:我很想到你那边看一看——看看那座神奇的宁远城和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东北的兄弟确实非常豪爽,对我说:哥,你过来,我请假陪你!
第二天傍晚,我就乘高铁到达了北京。我的一个学生来北京西站接我:我们一起到圆明园的一个地方去吃饭——我的导师武汉大学的郭教授正好在北大开会,晚上和他在北京的学生聚一下。当郭老师走进包厢,一眼看到我的时候,不禁大吃一惊:咦,你怎么会也在这里?我笑着对老师说:听说老师在北京设有饭局,我是专门赶过来吃饭的。然后,我就把认识那位弟弟,并且马上去辽东考察的情况,告诉了老师。郭老师点点头,说:没想到我的学生现在这么潇洒——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1月20日中午时分,我到达了弟弟所在的绥中县。弟弟非常热情的接待我,在请我吃完午饭以后,便陪我开始了山海关—渤海—宁远的考察——开着他自己的那辆越野车!

山海关始建于明洪武14年,是明万里长城的起点,也是拱卫明朝京师北京的一座非常重要的关口——被誉为"天下第一关"。听了电子语音的讲解,我才知道为什么此关被称为叫山海关——它是从山上一直修到海里(它延伸到海里的那座建筑叫做老龙头),有26里长(其中,山海关城本身的城墙长度就达到了4公里左右)。山海关城墙高14米,厚7米——它就像一条巨龙,又像一把长锁:把努尔哈赤和他的后金军牢牢的锁在山海关以东,即当时所说的辽东。所以,到了山海关以后,我才真正的理解了什么是闯关东?迈出山海关,方为闯关东!
站在雄伟的山海关上,站在那座著名的书有"天下第一雄关"的箭楼旁边,看着关上那些被夕阳照着的几百年的苍松,看着关下宽宽的护城河中冻得严严实实的厚厚的冰,看着关外那连绵无尽的远山和无比辽阔的大地,我不禁想起了毛主席的两句诗:"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事实上,山海关从未被后金军队真正的攻破过:当年,李自成的大顺军和吴三桂的部队在山海关的西边血战的关键时刻 ,后金的八旗兵突然出现——正是吴三桂打开关门,让清兵入关!在夕阳的余晖中,那一刻仿佛又出现在我的眼前:雄关漫道真如铁,染尽多少英雄血?
苍茫的冬日暮色之中,弟弟专门开车带我去看另一处奇观:九门口水上长城——这是明万里长城中唯一的一道水上长城。水上长城的长度长达100多米,并且与两边山上的长城连为一体。宽宽的九江河水,从九门口水上长城下的九道水门直流而下。"城在山上走,水在城下流。"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傍晚,水上长城另有一番壮丽的景象:宽阔的九江河面上结上了一层厚厚的冰——这厚厚的冰难道就像历史那张冷冰冰的脸吗?
开车过了关口以后,就有一个小村庄:弟弟告诉我,这是河北省的一个村子。也就是说,在关外就是辽宁,过了这道关门就是河北了。所以,我才知道为什么明朝的时候,这里的总督被称为蓟辽总督。

讲到蓟辽总督,必须要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孙承宗。孙承宗是明末最伟大的战略家——他不仅提拔、培养了袁崇焕,还一手设计了一个伟大的防线:山海关—宁远—锦州。这是一个令努尔哈赤欲哭无泪的防线:在孙承宗督师蓟辽的几年中,努尔哈赤几乎没有任何作为,只能是望关兴叹。只有在孙承宗被魏忠贤等诬陷去职以后,努尔哈赤才敢发动了真正的进攻!
终于,弟弟陪我来到了我一直心驰神往的地方——宁远(现辽宁省兴城县)。在见到这座神奇的古城的那一刻,我内心非常的激动:我终于来到了我心中认为的中国历史上一场最伟大战争的现场——民族英雄袁崇焕"独卧孤城,以当虏耳",以大无畏的勇气和热血,一举击败不可一世的后金骑兵,并且以红衣大炮击毙了不可一世的努尔哈赤——史称"宁远大捷"。据有的史料记载,在这场战役中,袁崇焕率领17,000名大明士兵,顽强的守住了这座在外人看来已经绝望的孤城(其他的城池都被放弃,人马人口都被当时的辽东经略高第撤回了山海关以内),而后金军的伤亡达到了1.7万人!(对于这场伟大战争的过程,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去读读当年明月的那本《明朝那些事儿》中的叙述——描写得非常细致和精彩)。

当我和弟弟漫步在宁远古城的城墙上的时候,不尽思绪万千,同时又生出无数的感慨!当年,这里发生的一切,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而当我看到那几门红衣大炮(在炮口上仍然残留着刻上去的几个大字:明天启四年制重伍仟斤)的时候,我在想:到底是哪一门大炮干掉努尔哈赤的呢?
写到这里,本应歇笔了。但总觉得意犹未尽,所以,我在最后给大家呈上这次辽东考察所写的一组诗:
山海关宁远系列,
雄关漫道真如铁。

山海关宁远系列
山海关
由山下海水清清,
关外汹汹满悍兵。
廿六雄关龙静卧,
大明天下月明明。
水上长城
沧桑历史自留痕,
水上长城九扇门。
冰冻九江河冽冽,
关东内外任我分。
山海关松
平生首次闯关东,
走进大明历史中。
山海关宁远大战,
残阳如血照苍松。
咏孙承宗
孙公伟业史书夸,
明末第一战略家。
拓建宁锦防线大,
举家战死报中华。
红夷大炮
红夷大炮五千斤,
散尽硝烟炮口清。
命中努尔哈赤泣,
宁远城外月明明。
努尔哈赤
纵横关外太嚣张,
小看宁远意气扬。
大炮红夷一弹啸,
一声惨叫命将亡。
咏吴三桂
冲冠一怒为红颜,
山海关前火漫天。
落锁开关兵满入,
骂名三桂万千年。

咏袁崇焕(一)
萨尔浒战大伤明,独自出关探御情。
请赴辽东我自守,第一关外水清清。
咏袁崇焕(二)
孤城关外战云起,
一万明军六万敌。
浴血重重鸣大炮,
枭雄一代毙离席。
咏袁崇焕(三)
辽东失尽剩宁远,
独卧孤城志不悬。
众志成城一万士,
红夷大炮奏凯旋。
咏袁崇焕(四)
红夷大炮毙枭雄,
铁骑关宁血染红。
死后大明无玉柱,
忠魂依旧守辽东。
咏袁崇焕(五)
独卧孤城冽冽空,
红衣大炮毙枭雄。
万仞加身何惨烈,
忠魂依旧守辽东。


金牌主牌简介:
黄薇薇,【海外诗译社】三语主播。任职香港某私营机构国际业务部主管。
Mary Wong, engaged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with a private enterprise in Hong Kong.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图片来自网络。
